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总的来说,古代高昌地属边鄙、位居形胜,东连东土、西通西域、南扼丝路、北控草原,这一特殊的区位使得高昌曾向四方输出自己的商品,而且也在不断地吸收四方文明。也正因此,可以说一部高昌史就是一部交通史,高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打上了不同文明的烙印。
     早在秦汉时期,高昌已经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地区。
     塞种人。这些深目高鼻、头戴尖顶毡帽的人被大量的考古发现证实,与西方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的“头戴又高又硬的尖顶帽”也相符。按史书记载,这些塞种人中的一部是由楼兰西奔到达姑师的,他们本世居敦煌,为大月氏迫逐,后举族西迁。西迁必经高昌,部分塞种人便留居在此,成了高昌的一个重要民族,为丰富多彩的高昌文明添上了娇艳的一笔。
     月氏人。吐鲁番壁画中藏有蓝眼睛、红头发的人像,所获吐鲁番文书中也常见印欧语系的吐火罗文专这些吐火罗人便是月氏人的一个部落。当月氏人向中亚迁移时,这个部落不知由于何种原因被阻留在了吐鲁番,他们构成了高昌人重要的一支。
     乌孙人。他们中的一部分在从敦煌向伊犁的迁徙过程中留在了高昌。
     匈奴人。他们本生活在北方草原大漠之中,游牧民族的好斗使他们四处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于是看上了高昌这片地方。为了控制西域,他们由北方南下,一度使高昌依附于它,也因此引起了中原汉王朝的不满,展开了“五争车师”的历史图卷。
     十六国时期,羌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氐人吕光建立的后凉、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等都相继统治高昌。汉人的麴氏高昌灭亡后,唐朝设置都护府,改高昌为西州。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高昌,再到由仆固俊带领赶走吐蕃人建立高昌的回鹘,后又服膺于契丹人建立的西辽,再到蒙元占据高昌,好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换将似的变换着城头大王旗。在这里,谁都不是看客,谁都心安理得地收获着作为主人的喜悦。
     这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多文化碰撞的地方,这里比其他地方 具有文化包容力。佛教、摩尼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各种宗教都在这里找到了生存的空间,他们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格格不入,而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互相包容、互相接触。
     处于交通 ,注定了她不能过着桃花源似的生活,不论乐意还是不乐意,外面的世界总会找到你,这就是高昌,天生的“外向型”性格。她是幸运的,各种文明都会被输入进来,丰富着高昌人的生活。然而,她又是不幸的,种种是是非非一发不可收拾,以致一次次被卷入痛苦的纠纷之中,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毁灭后,又一次次被重建起来。
     比起其他政权,高昌 觉得是被动的、不自主的,她似乎只是一个舞台,上演的主角却并不一定是她自己,只在落幕之后,孤独地去享受曲终人散的感叹。直到后来麴氏高昌王国才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
    麴文泰文治武功,似乎走向了独立之路,“杯具”的是,就是这种试图排除外力的举动带来了身死国灭的结局。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