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2013 年10 月12 日,时隔十一年,我和童小语终于再相见。闲叙后,她突然认真地问我:“你信命吗?” 
“我信!”没等我回答,她笃定地说,“我告诉自己,现在遭遇的一切,都是前世欠下的,要用这一生来还。” 
“所以要不憎恶,不嫌弃,要接受,要和解。” 
眼前的童小语已年近三十,依然时尚、漂亮,可眼角眉梢再没了当年纯真的模样。她的话让我感到深深的不可思议,那个不谙世事、活泼无邪的小女孩,怎么有一天会这样沉重地说话? 
我心疼,却不知道如何安慰。时隔多年我们还能坐在一起聊聊天,已是莫大的缘分。 
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什么? 
我什么都不能做。 
除了对你深深地祝福。 


童小语,分手后,我写下了这本书。分手三年后,我出版了这本书。分手九年后,我再版了这本书,今年是我们分手的第十五年,我依然忘不了,放不下,所以我要再一次修订它,出版它。 
童小语,时光荏苒,我已历练世事,每一次回望曾经,都有不同感悟,所以每一次修订,我都会增加一些话,删除一些话,增增减减间,也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个是你,哪个是我记忆中的你。 
这样其实挺好,因为始终放不下,所以你从未远离,因为还能回忆,所以我们的故事永远那么年轻。 
所以,我们从未分开。 


记得本书第一次出版后,我立即寄给了童小语,并附言:童,这是写给你的书,以及我能为你做的最好的事。 
于我而言,这更是一种证明,证明“我做到了其他人永远无法为她做到的事”。我想当然地认为她会感动,然而结果却是完全意想不到地尴尬——她并不高兴,甚至拒绝。理由是,为什么要把我们之间的事全写出来?这有意义吗? 
是啊,我们都分手了,还说了那么多绝情的话,流了那么多伤心的泪,这样做,有意义吗? 
我很想回答:有意义。可是我不敢。除了立即消失,饮泣而眠,再也不敢有半分辩白。 
事实上,在我们分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在强烈的自卑中度过,我一直根深蒂固地认为童小语之所以离开我只是因为我不够优秀,没有跟上她的成长,所以我必须改善,必须证明。 
可除了文字,我不知道还能怎么证明。 
现在,这唯一的优势都被她否定了。 
所以,我念念不忘的爱,从那一刻开始,彻底宣告了失败。 
也就是那一刻,我决定离开。 
很快我收拾好了行囊,来到北京。这里没有童小语,也没有我的伤心和失败。 
在这里,我决定重新开始。 
重新开始工作,重新开始生活,重新开始,去爱! 


十年,一晃而过。 
感谢时间,裹挟着洪荒之力,将我们都雕刻成了另外一种模样。 
那些曾经忘不了的、放不下的、过不去的、无法原谅的人和事,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淡若云烟。 
我也从一名实习图书编辑成了拥有优渥资源的出版人,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2011 年,我决定修订、再版这本书,还换了更好听的书名叫《那时年少》,请业内最知名的设计师负责整体装帧,又请李荣浩的唱片公司量身定做了一张同名CD。此外还拍了各种宣传视频,上了很多访谈,在一百多所高校进行了专场讲演,读者好评如潮,书也非常畅销。许多读者给我来信,说从我的故事里看到了他们的青春和爱情。 
我真的很想把《那时年少》再送给童小语,不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怀念。 
可是我依然不敢,十年了,我经历了太多是是非非、苦辣酸甜,自忖内心已经足够强大,可是,我依然无法承受童小语对我的否定。 
我以为,她一定还会否定。 
而我,就算赢得了全世界,在她面前,还是那么脆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