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母子俩在宫女们的簇拥下回到迦毗罗卫城王宫后,净饭王请来几位婆罗门为婴儿祝福,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悉达多。 悉达多降生后7日,摩耶夫人病逝,嗣后即由同时嫁给净饭王的摩耶之妹摩诃波阁提夫人,担起了抚养的重任。 悉达多王子天资聪慧,相貌端正,且出生奇异。净饭王对他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希望他长大成人后,能继承自己的王位,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能统治全印度的君主,因此从小就从各方面对他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养。不仅让他向婆罗门大学者学习文学、哲学、算学等,还让他跟武士学习兵法与武艺,所以悉达多不但知识广博,还善骑射击剑。 然而,悉达多却不愿意成为父亲所期望的“转轮王”(轮是古印度一种锐利无比的武器,形状像个轮子,转轮王就是统**下的圣君)。当时,古印度社会分成四个等级。*高的是婆罗门,是握有祭祀文教大权的僧侣阶级;其次是刹帝利,是把持政治、军事的国王和武士阶级;再次是吠舍,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及自由职业者;*下等的是首陀罗,是没有任何权利的仆役、奴隶等*低层阶级。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悬殊,界限很严。悉达多自幼就爱沉思,世间现象无不引起他的感触和忧虑。 14岁时,早春的**,他随父王出城巡视,当时正值繁忙的春耕季节,他看见农夫们光着上身,用鞭子抽打着水牛翻耕土地,被犁铧翻出的幼虫在土里蠕动着。不一会儿,飞来了一群鸟儿.将活活的虫子啄食了,他顿时对昆虫产生了怜悯之心。他又看见老黄牛喘着粗气正吃力地拉犁,身上浸出了汗水,颈上勒着绳子,皮破血流,还要受农夫的鞭打,竟对牛的遭遇也可怜起来了。再看看耕田的农夫,他们穿着破烂,在炎热的阳光下暴晒,一个个因劳累过度,面容憔悴,骨瘦如柴。他忽然感悟到,茫茫世间,便是如此的残酷悲惨!自此以后,他再无心寻乐,只觉得所见皆苦,触目惊心,便急转回宫,静坐思虑:应该怎样才能解救众生(人类和一切动物),让大家过上安乐的生活呢? 迦毗罗卫城的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外各有一处景色秀丽的花园。有**,他在许多随从的陪同下,准备到城东花园游玩。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须眉皓髯,弯腰驼背,正拄着一根拐杖,艰难地行路。他想,这人年轻时也一定生气勃勃、精力旺盛,但曾几何时,就眼花耳聋、精力衰竭、行动艰难了,有什么办法能使人解脱衰老的痛苦呢? 过了些日子,他奏请父王,出南门游玩。不料他刚出南门,就遇见了一个瘦骨嶙岣、面色苍白的人在路旁呻吟。他忙问:“那是什么人?”一个随从回答说:“是一个病人。”他用怜悯的眼光看了病人许久,他想,人难免生病,生病必然产生痛苦,好好的身体,竟然成了聚集痛苦的场所,有什么办法才能免除生病的痛苦呢?他思索着,却找不到答案。 不久,他又出游西门。刚出城就遇见四个人抬着一个死人迎面走来,死者的十几位亲人跟在后边,边走边哭,声音凄惨。他想,人生在世,不免一死,死时身心痛苦,家人悲伤,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世人死亡时的痛苦呢? 面对这诸多人生苦难以及所有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他*加感到人生的短暂,人身的危险。这又促使他思索着一个问题:如何来解脱世界的舌痛呢? 然而,父王的权利,他读过的《吠陀》旧典,五印新书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使他陷入了无限的感伤和苦恼之中。后来,他又到北门外花园去游玩。进园以后,他辞退随从,独自来到一菩提树下端坐思索起来。这时,一个沙门(修道者)走过来对他说:“解脱之道,不在王宫,而在山林之中。”从沙门那里得知出家可以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后,他肃然起敬,从而萌生了出家修道的念头。 父王忧虑太子出家,为他筑“寒、暑、温”三时宫殿,并广聚采女,期以五欲牵住太子之心。16岁时,就替他完婚,娶来邻国公主耶输陀罗,生下一子叫罗喉罗。据说悉达多曾有3个夫人及6万采女。但不论净饭王用尽什么方法,豪华的宫殿、五欲的迷醉,都不能留住他的心,他只想着怎样才能帮助所有的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话说悉达多2.9岁那年的**夜里,月明星稀,万籁俱寂,夜静得连孔雀都在树上打盹儿。当人们都处在梦乡中的时候,他悄悄起身,看了他那正在酣睡中的妃子及爱子*后一眼之后,便唤醒他的驭者(SA)阐陀,跨上马背,悄悄地离开了王官,离开了迦毗罗卫城。拂晓时分,来到了罗摩村,自己剃除了须发,披上袈裟,现了沙门相,并遣阐陀回城向父王报告他出家的消息。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