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世界诸多博物馆中,从藏品的质量、数量,特别是文物价值来看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当属第一。一方面,它的藏品之多,质量之高,在世界上无出其右;另一方面,它的收藏覆盖面最全,完整性优选。世界上大部分博物馆都有侧重,是一个地区的博物馆,但大英博物馆是世界的博物馆。也正因为大英博物馆藏品种类太多,精品太多,让人眼花缭乱,以至于很多人在里面转了一天,还会错过大量推荐阅读的文物。两年前一位朋友去英国玩,发来几张在大英博物馆和那些石像的合影,我问她有几个最重要的文物和艺术品是否都看过了,她听我说出的名字,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从中国到英国,行程何止万里,慕名前往大英博物馆却没有看到它的镇馆之宝,未免太过遗憾。当然这也不能怪参观者,因为博物馆里的珍品实在太多,没有点文史知识和欣赏收藏品的常识经验,错过是很正常的。在大英博物馆的诸多藏品中,有几件不能错过,即大家常说的镇馆之宝。概括来讲,它们的价值通常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文物性。很多收藏品是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或者反映一个时期的文明水平、社会文化生活,这些文物非常难得。比如卢浮宫里的《汉谟拉比法典》,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青铜器毛公鼎。前者约在公元前1772年颁布,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后者记载了中国西周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请叔父毛公协助其治理国家大小政务的历史事件,这是了解中国在公元前8世纪政治风貌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第二是艺术性。艺术性不仅仅是以今天的眼光看是否漂亮,还要放到历史中看它们是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当然,如果两者兼有就更弥足珍贵。比如卢浮宫三宝《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断臂的维纳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萨莫色雷斯尼凯像)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仅今天看起来漂亮,而且代表了其所在时代的艺术发展水平。至于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则反映出当时绘画艺术的优选成就。
     第三是稀缺性。一般来说,文物距今历史越久就越稀缺,因为文物体现了某个时代下人类的发展历史,从侧面反映了各个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及利用自然的状态。比如现存中国唐代之前的绘画极少,只要找到一幅,即使作品体现的绘画水平不高,也非常珍贵。也有些年代虽然不算久远,但因为文物数量极少,价值也就高得出奇,比如宋代的汝窑瓷器。再有就是名人们使用和收藏过的东西,本身就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比如《兰亭集序褚遂良临本》(后根据纸张的质地鉴定可能是宋代米芾临摹褚遂良版),上面有鉴藏印记215方,经过了南宋皇室、元代大艺术家赵孟?、清乾隆帝等人先后收藏,这些名人效应让文物具有独特性。
     讲到大英博物馆的文物,用上述标准来衡量,有这样一些镇馆之宝。
     首先是帕特农神庙的浮雕。这是古希腊艺术的之作,兼具文物性艺术性和稀缺性。
     帕特农神庙位于雅典卫城的优选处,用于供奉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帕特农则是雅典娜的别号,即处女的意思。这座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在伯里克利执政的古希腊文明的黄金时期。神庙外墙柱顶盘上环绕着的92块柱间壁上,有一系列以雅典的神话历史为主题的浮雕,全部加在一起长达160米,体现了古希腊艺术在古典时期的优选成就。浮雕是由古希腊有名雕塑家菲狄亚斯及其门徒共同完成的,后来被占领希腊的土耳其人卖给了英国人。这组浮雕远不是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类词可以形容的,现在大部分保留在大英博物馆里,占据整整一个展室,还有一少部分留在了雅典卫城脚下的雅典卫城博物馆里。
     接下来,我按年代顺序列出大英博物馆的另外6个镇馆之宝。
     P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