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章从荒岛书店到内山书店 **节青岛:两个流浪文青投书鲁迅 1934年9月,来自东北沦陷区的文学青年萧军和萧红旅居青岛,他们是在当年的6月15日,抵达这座海滨城市的。 此前,他们在哈尔滨的日子已失去安宁。 1931年爆发“九一八事变”,1932年日本扶持清废帝溥仪建立“满洲国”,东三省沦陷。萧军萧红因从事反满文化活动,受到当局的严密监控,他们自费出版的集子《跋涉》遭查禁;他们参与其中的“星星剧团”被解散;迫害和打击日益加剧,恐怖气氛越来越浓。反满抗日分子出逃、失踪、被捕和被杀的凶讯不时传来,自己的住所附近业已出现了“门前的黑影”,“离开”已成了不二之选,朋友们都在催,已是“非走不可”了!但是没有钱,怎么走?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他们在关内“一个鬼也不认识”(萧军语),又能到哪里去? 逃亡的**目标原本是左翼文学的发源地上海,因为他们的朋友金剑啸曾在那里学过美术,约略有几个熟人,答应帮他们接洽。正当他们为乘船而不断商计“海上几月里浪小”“小海船是怎样的晕法”(见《商市街·又是冬天》)时,先期逃离哈尔滨的朋友舒群来信了。 舒群1934.年初匆匆离哈去了青岛——他曾就读的东北商船学校因东三省被占而迁至青岛。他通过同学和熟人,结识了当地一个倪姓家庭,并和这家的三妹倪青华结了婚。情况稍稍安定下来,他写信寻呼两萧让他们到青岛来。朋友们见信都非常高兴,马上又鼓励他们去青岛。 1934年6月10日晚,几位挚友在“天马广告社”为两萧饯行。 6月11日,化名刘毓竹的萧军与萧红在朋友的资助下乘中东铁路火车秘密离哈,6月12日抵达大连。 因为等船,在朋友家住了两天,6月14日搭乘日本邮轮“大连丸”号*经济的统舱离开大连,驶往青岛。 当时的青岛为北洋军阀所管辖,而德国和日本在此也有很大势力,这使得青岛成为国土上的一个特殊区域,因此,许多从东北逃往关内的人,都取道青岛中转。 新婚的舒群夫妇在码头上迎接来自故乡的朋友。稍事安顿,萧军和舒群在7月间同去上海探路,但无功而返。 经舒群介绍,萧军担任了《青岛晨报》的副刊编辑,除了一些散文,他续写在哈尔滨已经开始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八月的乡村》的主要材料来源于舒群的同学、抗联烈士付天飞留下的“故事”,讲述的是杨靖宇将军领导下的磐石游击队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萧红在理家的同时也在勤奋地写作,主要是《麦场》、《菜圃》的续篇,即*终定名为《生死场》的中篇小说,它描绘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农民“忙着生忙着死”的苦难生活,和他们面对外敌入侵逐步觉醒的过程及悲壮不屈的反抗。 在这个美丽海滨的怀抱里,他们的写作都非常投入。萧军描述当时的情形道:“每于夜阑人静,时相研讨,问有所争,亦时有所励也。”… 9月9日,萧红的《麦场》率先脱稿。在为此书考虑出路时他们一筹莫展,哈尔滨固然有朋友和报刊,但含有反满抗日内容的作品是不可能在那里发表的,可除了东北,他们与文坛几乎没什么交往,又无名气,这使他们颇为焦虑。 当时青岛有一个“荒岛书店”,负责经营的孙乐文是萧军的朋友,据说他在《青岛晨报》有一点兼职。在一次闲谈中,孙乐文说起去上海办业务时,曾在“内山书店”偶然遇到过鲁迅先生。这个信息直接诱发了萧军投石问路的想法,用萧军后来的说法是: 我们不确切知道我们的小说所取的题材,要表现的主题积极性与当前革命文学运动的主流是否合拍?因为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当时领导上海革命文学运动的主帅。 迷茫中的他们想请求指导,当然这里面也不排除有他们急于要和文坛建立联系的主观愿望。萧军问孙乐文,如果把信寄到内山书店,鲁迅先生是否能收到。孙说应该能收到(或能够转交),并鼓励他“试试看”,同时建议他可把通讯处落款为“荒岛书店”,这样,即便发生什么问题,书店亦可推托他们并不知情,是读者或顾客随意写的;在此基础上,他又提醒萧军,为防万一,不要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可另具一名。在这种情况下,经反复商议之后,颇有一点冒险精神的“三郎”,大胆地给鲁迅先生写下署名“萧军”的**封信,以“青岛广西路新4号 荒岛书店”的落款地址投往上海“内山书店”,时间在1934年的9月底或lO月初。 至于说鲁迅先生是否能收到此信,是否回信,萧军等人则完全没有把握,心中一派茫然……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