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成名还是成事

说到现代战争中具影响力的策略家、军事家之一,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约翰·伯伊德。
他堪称真正伟大的战斗机飞行员,但在教育和思想领域却有更高的造诣。结束了朝鲜的任务之后,他成为内利斯空军基地战斗机武器学校的指挥教官。人们都叫他“四十秒伯伊德”,因为他能从任何位置、任何角度,在四十秒之内把任何敌军的战机打下来。几年后,他低调进入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办公大楼)工作,这也是他伟大工作的真正开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普通人没听说过约翰·伯伊德的名字,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他没有出过书,只写过一篇学术论文。关于他的所有记录资料里,只有几盘录像带留存下来。新闻媒体上也鲜少提到他的名字。尽管为政府卖力工作了三十年,也取得了赫赫功绩,但直到最后他也只是个空军上校。
然而,他针对机动作战所提出的理论在现代武装力量的几乎每个分支中都得到了实际应用,不仅在他生前,而且在他身后。重新定义现代军事飞机的F-15和F-16两架战斗机就是他主持研制的。他最初的身份是一名作战顾问,通过军事简报教育、指导了整整一代的伟大军事思想家,而这件事也被传为美谈。通过一系列与国防部长面对面的密会讨论,他关于沙漠盾牌行动作战计划所提出的见解得到了充分认可。经由他指导、庇护、教育、启发的学生日后都成为了他改变军事规则的得力助手。
即便如此,放眼整个美国,没有一所军事基地是以他命名的,也没有一场战役冠以他的名字。他退役时,做好了自己会被世界遗忘的准备,身边留下的只有一套小公寓和有限的抚恤金。身后树敌注定比交的朋友还多。
这样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会不会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呢?会不会反而让他变得更伟大?如果是,你会觉得很疯狂吗?
事实上,他自己恪守的人生路径,正是他传授给得意门生的,他认为这些学生必将有所成就,而且与众不同。经他指导的后起之秀,与我们应该不乏共同点。
这从伯伊德对门生的一席话中可以看出。1973年,伯伊德知道这位年轻军官正好走到了人生的转折点上,所以特意把他叫来见个面。像很多实现伟大成就的人一样,年轻的军官正感受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心理敏感多疑。一方面迫切想升职,渴望再接再厉。另一方面却仿佛风中飘着的一片叶子,摇摆不定,没有方向。伯伊德深谙这一点。他跟这位年轻人说的话,此后不断被他说给后来人,甚至成为一代具有变革精神的军事领导人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