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作为一名建设工程专业律师,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一直都是我的心愿。我曾经几次动笔,但最后都因其他事务的影响而将写书一事搁置了下来。2014年3月,我终于下定决心,一定要持续地工作,将这本建设工程专业书籍一气呵成地写完。天道酬勤,2015年3月,这本书终于定稿。唐代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回看我写的书,虽难以达到杜甫所追求的精雕细琢的程度,但这本书确实包含了这些年来我在建设工程法律实务领域的所学、所思、所做,凝聚了我的经验、技巧、感悟,从这个角度讲,算是对我的工作的一个总结吧。
  出版这本书的最初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以此书作为学习、研究、交流建设工程法律实务的一个平台。但随着写书进程的推进,我慢慢发现,出书的目的逐渐变得越来越不单一。这次出书,我集中拿出一大段时间,通过提问、研读、静思、解答的形式,深度研究、挖掘建筑法律服务领域的疑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才发觉,自己对许多专业问题的认识竟是似是而非的。这也吓了我一大跳!我曾一直被认为是专业建设工程律师,但当这么多的专业问题摆在面前,需要我给出一个具有一定指导性并能够接受考验的答案、方法、经验时,有些时候,我竟不敢下笔,生怕这方寸之间的白纸黑字会误人子弟。于是,我只好大量地查找案例,翻阅专业书籍,求教专业人士,在得出了确认无疑义的答案后,才敢落笔写字。这个过程,让我对建设工程法律实务又进行了一次深化学习,应该说大大提升了我对这一专业领域的认识水准。
  出版一本建设工程专业法律书籍,需要坚持,更需要责任。
  事非经过不知难。没出书之前,曾以为出书并不难。但真正要自己动笔写一本书,才发现这件事远非想象的那般简单,这是一个极其辛苦、极其枯燥的过程。在写书的过程中,除了要克服辛苦、枯燥这个基本难题外,一个更大的难题就是人的惰性。当有其他因素不断介入导致写书的过程断断续续时,你是否始终保持对写书的持续的、不受影响的热情和越发精益求精的责任感,这是书能否完成的关键。因此,作者是否有坚持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这对一本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书除了附录部分引用的法院文件外,正文部分共约三十三万字,全部是我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我没有让助理帮我起草哪怕一个字。因为我认为,真正发自于作者内心的文字才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作者对读者应承担的责任。当我的姓名署在本书作者的位置时,我就意识到我正在用自己的心灵与读者对话。这本书唯有记载我自己真实的思想、体会、经验,才能实现对话的目的,才能让读者和客户都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种诚意与执着。
  本书是一个倡导,更是一个助推。
  建设工程法律实务是一个相对封闭、专业的法律服务领域。正因痛感当下建筑法律服务市场存在急功近利、技术扭曲的现象,我作为一名建设工程专业律师,有责任对这一法律服务市场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其步入规范、良性、专业的轨道尽一份心力。唐代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政策规定及司法解释的数量极其浩大,各地的规定有时千差万别,同一地域、同一行政级别发出的文件也时常相互冲突。我作为建设工程专业律师,在从事这一领域的法律服务时,常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更遑论没有进行专门研究、只是偶尔涉足这一领域的非专业律师!另外,建设工程本身也是极为专业且非常具有实践性的。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中的《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甚至将建设工程分为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民航机场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10个专业,足见这一领域的专业复杂性。客户是建筑法律服务的使用主体,客户的专业化需求不能被市场屏蔽。作为专业建设工程律师,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输出我们的专业化服务,让客户的法律风险得以预见,法律责任得到控制,经济损失得到化的降低。我们之所以有底气这样讲,是因为通过多年涉足建设工程法律领域,我们团结、聚合了一大批具有高度专业素养的建筑法律专家、学者、律师,倚借他们的专业影响,我们有能力助推客户的事业更上台阶。
  本书是一种致敬,更是一种心愿。
  在建设工程法律实务领域,我们国家产生了众多成就非凡、令人景仰的学者、法官、律师。他们默默耕耘,鞠躬尽瘁,创造了大量的建设工程法律实务成果。本书所选案例均为最高人民法院以及有代表性的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2014年以来发布的终审判决,代表了法院审判的思路和方向;本书亦参照了有代表性的省高级法院发布的审理建设工程案件的指导意见,以保证本书紧贴法院审判实务,与司法实践同步;本书还援引了法学专家们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具有法律前瞻性的观点、意见。正是因为吸收了前人的工作成果,本书才有了更加广泛的实践案例和法学理论基础。因此,精益求精地把书写好,认认真真地把事做好,这也算是我对前人的一种致敬。另外,中国的律师专业化建设已经倡导了二十多年,但直至今日,收效甚微。对专业化问题,说来容易做起难,之所以现在仍未形成格局,自有内外部深层次的原因。但中国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浩如烟海,社会情况千差万别,一个律师要想学懂全部的律令条文、了解全部的社会形态、掌握所有案件的办案技巧,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包治百病的医生肯定不是好医生。因此,专业化是提升服务质量、树立律师品牌的最好途径。但对专业化问题,很多律师都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知其为大势所趋,却很少顺势而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从心到手。我们回望过去也会发现,很多时候让我们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搏的时候,我们却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因此,放下过多的想法,立即投入到专业化的准备与实践中,倾全部之力认真做好律师专业化这一件事,专业化就不可能不成功。所以,本书更是一种心愿。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能抛砖引玉,启发更多的律师走上专业化之路,成为某一专业法律服务领域的行家、专家、大家!
  是以为序,与读者共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