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 课堂讨论活动16 :电视谈话秀 电视谈话秀活动需要的步骤和内容如下所示。 解 释 将教室布置如下 :教室前面放一把椅子留给主持人坐 ;旁边,倾斜角度方向,摆放三四把椅子留给“嘉宾”坐。把桌子推到教室一边,其他的椅子摆成两排,中间留出一条过道。观众坐在这些椅子上,“嘉宾”会从过道走到教室前面。 上课之前,准备好足够的卡片,这样全班同学在进教室的时候都能从你手里拿到一张卡片。其中除了4张牌有内容之外,其余的都是空白卡,两张写上“赞成”,另外两张写上“反对”。卡片面朝下发放。 当所有的学生都坐好后,请他们把卡片翻过来。拿到写有“赞成”和“反对”卡片的4个同学将会成为“嘉宾”,其他的学生是观众。让“嘉宾”先到教室后面等候,然后介绍完将要讨论的议题之后,表演开始。 议题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你有把握学生能够很轻松地进行讨论的。 一一介绍“嘉宾”,要鼓励观众在“嘉宾”从后面走到教室前面并就坐时,为他们鼓掌欢呼。当“嘉宾”落座之后,开始就议题对他们进行提问(拿到“赞成”卡的两名学生要支持这个议题,而拿到“反对”卡的两名学生要反对这个议题)。在你跟“嘉宾”辩论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和观点,由此扩展讨论。案 例 主题 :报纸文章的偏见分析 教师将教室布置成如上所述的样子,并使用卡片的方式随机选择参与者。之前的课程已经讲解过如何甄别报纸文章中的偏见,而且学生对这个话题也比较熟悉。当每个人都到位之后,教师简单介绍节目规则并提出要辩论的观点 :“报纸上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相信。” 基于全班之前所学的内容,扮演嘉宾的4名学生应该对与这个观点相关的论述相当熟悉了,这使教师从一开始就能保证一个出色的讨论。 第一阶段辩论完成之后,教师会选择一些观众,要么继续辩论,或许能够扩展之前已经提出的论述,要么提问坐在前面的学生。这种方式可以一直持续,直到教师发现学生已经没有动力继续讨论为止。 显而易见,这个活动在单元学习结束时特别好用,或许还能顺便做一份书面评估报告。 延伸和扩展 1. 打印一张麦克风的图片,粘在卡片上,可以用这个来采访观众。当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嘉宾”身上转移到观众身上时,出其不意地拿出来这个假冒的麦克风,效果会非常好。 2. 如果你时间充足,讨论结束之后把卡片收集起来,洗牌并重新分发。介绍第二个要讨论的议题(与第一个议题相关的话题),邀请4个新选出来的”嘉宾”到教室前面来,开始新的讨论。 ■ 课堂讨论活动17 :便签对话 便签对话活动需要的步骤和内容如下所示。 解 释 这种讨论既有非语言因素又有语言因素,需要有足够的便签供全班学生使用(理想状态是每个人可以有2到5个便签)。 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讨论的主题,并解释这门学科重要的原因。以下三种做法可以任选其一 : ● 把两三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或者观点陈述投影到或者写到白板上。 ● 在教室里分发三四张大幅纸张。每张纸上都要写上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或者观点陈述。 ● 如上所述,只不过这次不是把纸分发给学生,而是贴在教室的墙上。 然后,给每个学生发几张便签,并让他们思考提出的问题和观点。他们在便签上写下回答,然后贴在白板上,或者是粘贴在分发的白纸上。学生做完这些之后,请他们认真阅读同学们写的各种各样的回答,并告诉学生如果他们觉得有的回答非常有趣的话,也可以把自己的回答写下来,并贴在原来的回答的下面。 请同学们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如果你选择使用白纸粘贴便签的方法(方法2),把班级分成3到4组,每组发一张白纸,并请这几个小组从中选出他们认为最有趣的3张便签。 最后依次在各个小组间走一圈,请他们分享一下最后确定的便签,并利用学生读的评论来启发讨论。 如果你选择使用白板的方法,你应该自己找出一系列有趣的评论,然后依次读出来,每一条评论都可以作为一个开启讨论的启发点。开启讨论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请这些有趣评论的作者解释一下他们的想法以及做出这些评论的原因。 案 例 主题 :惩罚罪犯 教师在不同的纸上分别写上以下的问题和观点陈述 : ● 所有的罪犯都应该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受到惩罚。 ● 惩罚是为了改正。 ● 为什么惩罚会导致更多的犯罪? ● 有义务再给人们一次机会吗? 这些纸张分布在教室四周,学生四处走动,阅读纸上的观点和问题,并对他们选择的观点或者问题进行或多或少的评论。之后,他们接着边走边看别人的评论,如果他们愿意,也可以继续点评。 时间一到,学生各自回到座位上坐好。重新分发这些纸张,这4个组再次确定他们感兴趣的评论。第一组选择这样的评论 :“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做过坏事——那些为了养家糊口而偷窃的人呢?”接着这条评论的作者再详细对此进行解释,并邀请其他学生做出评论,讨论开始。 延伸和扩展 1. 如果观点陈述和问题是写在白板上,学生需要把他们写的评论贴在白板上,之后再回去坐好的话,你可以邀请几组学生来到前面,选择并带走他们喜欢的比较有意思的评论(而非他们自己写的)。当每个学生都选好之后,教师请一个志愿者读一读他选的评论并解释这条评论有趣的理由,然后开始讨论。 2. 把便签收起来,洗牌,并重新分发给全班学生。然后学生阅读他们拿到的便签,并与他旁边的学生进行讨论,经由教师许可,可以开始全班讨论。 ■ 课堂讨论活动18 :旋转工作站 旋转工作站活动需要的步骤和内容如下所示。 解 释 在教室里搭建六七个独立的工作站。每个都应该有一些可以激发讨论的东西,案例包括 : ● 一个问题或者观点陈述 ● 可以在笔记本电脑上播放的一段视频或者一首歌曲 ● 材料包 ● 一个故事或者个人记述 ● 一些图片 ● 某种物体 ● 学生创作的一件作品 除了启发材料(所有的材料都应该与主题相关)之外,每个工作站还需要有一张大的糖纸。 将学生分成3组或4组,小组的数目与工作站的数量相同。给每个小组一支不同颜色的签字笔,每个小组占一个工作站。当他们就位之后,每组应该研究他们的启发材料并开始探讨如何回答这些材料。在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提供一个问题或者一系列指 示来补充说明启发材料。当小组开始讨论的时候,他们应该用签字笔在纸上记录下他们的观点和想法。教师看到所有的小组都这样做的时候会非常开心,会请学生们转移到另一个工作站,重复同样的过程(方 便起见,可以请学生顺时针在工作站之间转移)。 教师决定进行多少次轮换(让小组在每个工作站中都轮换一回,可能会太浪费时间)。至少到结束的时候,纸上需要有3到4种不同颜色的讨论记录,这些可以作为全班讨论的基础,或者用来完成个人写作或者小组写作任务。这个活动特别适用于引入主题,因为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料(给学生一个介绍性的概述)。 案 例 主题 :世界经济 这个教师的班里有20名学生。他们打算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4个人。可以建立包含以下材料的工作站 : ● 近期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杂志上有这样的问题 :我们对于世界经济了解多少? ● 一系列展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民日常生活的图片。 ● 问题 :全球化是好事吗? ● 一堆煤配有一个问题 :世界经济如何影响环境? ● 一段记录中国经济发展的视频,问题是 :中国的发展可能会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样的安排非常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各种不同的材料涵盖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不同的媒介展示出来。小组在各个工作站之间轮换,讨论他们看到的,然后记录下讨论的结果。在第一轮之后,小组也会就在当前工作站中的记录进行讨论。 活动一结束,教师就得决定如何继续跟进。他们可以要求每个小组就他们在最后一个工作站中的材料和回答做一个解释的报告。或者,他们还可以请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工作站的讨论内容,并进行详细阐述,但条件是学生必须保证其与世界经济联系起来。 延伸和扩展 1. 创建一个模拟场景,用数量相同的空白盒子代替工作站,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个人记录放进盒子里。 2. 要求学生将他们访问过的工作站按相关度从高到底排序,并请他们解释这样选择的原因,并可以将此扩展到小组或者全班讨论。 ■ 课堂讨论活动19 :思考—分组—分享 思考—分组—分享活动需要的步骤和内容如下所示。 解 释 这个活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其他类型的讨论中使用。作为一种方法,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温和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和探讨话题。这三个过程——思考、分组、分享——就像是三个步骤,每一步都能带领学生前进一步,每一步也都只能通过攀登过前一步才能到达。 教师向全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观点陈述。然后要求学生静静地思考大约30到60秒的时间,思考过程中可以做一些笔记。接着,学生要与身边的同学组对。他们互相分享彼此对于问题或者观点的看法以及他们所做的笔记。通过合作,他们对问题的答案或者他们乐意与其他学生分享的内容达成一致。 教师再次把全班学生集合在一起,请不同的小组分享他们的想法,并以此来激发对原问题或者观点陈述的讨论。人人都能参与进来,因为他们之前已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讨论和记录。 案 例 主题 :印象派艺术 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印象派画家通过印象派手法可能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记录,然后在二人小组里讨论,之后再进行全班辩论。 延伸和扩展 1. 延长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请学生尽其所能记录下有关这个问题或者观点陈述的一切。这将会给他们在小组讨论中提供更多的素材。同伴之间也可以交换他们做的笔记,然后针对对方的想法展开讨论。 2. 在“分组”和“分享”两个环节之间加入一个任务。例如在上述案例中,可以要求二人小组提出印象派手法使用目的简短指南。这种扩展活动建立在小组搭档之间的融洽关系上,同时也能确保小组在分享环节能有一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