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历尽艰难觅光明 ——邹韬奋的一生 王耀辉 1944年7月24日早晨7点20分,一位伟大知识分子的心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磨难,终于停止了跳动! 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他颠沛流离、奋战、苦斗,死时却暂时不能公布他的名字,他的遗体用“季晋卿”的化名暂厝在上海殡仪馆。这难道不是在他为之奋斗的祖国的土地吗?这是多么不公平呀! 临终前,他心怀祖国,眷念同胞,对党对人民一片赤诚忠心。人们的耳边响着他的遗嘱: “我死后,希望能将遗体先行解剖,或可对医学上有所贡献,然后举行火葬,骨灰尽可能带往延安。请中国共产党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的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 经历了复杂曲折的道路,他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并以革命圣地延安作为他身后的归宿。这是多么感动人啊! 他逝世后两个多月,新华社首先在延安公布了他的噩耗。消息传开,举国震悼!受过他影响的整整一代青年痛失一位良师益友,中国人民痛失一位忠诚的代言人,中国共产党痛失一位亲密的战友、坚贞不屈的伟大战士! 他,就是邹韬奋! 刻苦攻读 韬奋于1895年11月5日诞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地主的大家庭中。祖父当过福建延平府(今南平市)的知府。父亲是这个大家庭里众多兄弟中的第十四个。由于祖父年老告退,父亲带着家眷到福州福建盐务局做事,当过浦城盐务局的候补局长。在清末那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潮中,邹父受过实业救国的思想影响,曾想筹办工厂振兴实业。但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的庞大,他的梦想不仅没有实现,反而弄得穷困潦倒,一事无成。 韬奋在五六岁时,家里已是一贫如洗,甚至要靠赈济过活。年幼的韬奋虽然还不懂得什么叫作“穷”,但他却像懂事似的呆呆地望着母亲那苍白而愁苦的脸。由于家境贫寒,雇不起家塾教师,韬奋六岁时,由他父亲教给他《三字经》。父亲整天要他背诵“人之初,性本善”,弄得他苦不堪言。后来,他母亲认为这样教下去不行,才在节衣缩食的情况下,用节省下来的钱,雇了一名教师。父亲对韬奋严格要求,每到年底,他总要“清算”韬奋学过的功课,亲自听他背书。背不出来,提醒一个字,就重重地打一下手心。到书背完时,手掌已经被打肿了。 韬奋的童年,就是在这种“牢狱式”的家塾生活中度过的。他从六岁“发蒙”,开始背诵经书,稍大时接触《纲鉴》,接受的是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熏陶。但是,他天资聪敏,能够把古书上记载的关于亡国屈辱的事,与耳闻目睹的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联系起来,在小小的心灵中激起爱国的感情。他小时读《纲鉴》,看到晋朝的怀帝被汉主刘聪所俘虏。怀帝向刘聪觍颜称臣,甘当奴隶,他的旧臣都不胜悲愤地号哭起来,但怀帝的委曲求全仍然没能幸免被杀的命运!韬奋说:“我小时候虽朦胧懵懂,当时看了这一段,小小心弦也被震动,感到莫名其妙的凄惨!”在他小小的心灵里已经开始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韬奋开始接受新教育,脱离“牢狱式”的家塾生活,是在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那时,清王朝已经被推翻,洋学堂不再被视为异端,进洋学堂也不再是大逆不道。在一位进了洋学堂的邻居少爷的劝说下,韬奋的父亲终于同意韬奋“姑且报考”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附属小学。这时,韬奋已经是十七岁了! 韬奋的父亲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工程师。南洋公学是当时国内有名的工程学校。学校分设附小、附中和大学三部。附小毕业可以经附中,直接升人大学。因此,韬奋的父亲非常高兴。但是,韬奋并没有实现他父亲的愿望。他在南洋公学读到大学二年级,因为对数、理等课程不感兴趣,自觉天性“实在不配做工程师”,就转到圣约翰大学三年级插班攻文科去了。其实,在南洋公学学习期间,韬奋的课外阅读就已经非常广泛。他时时都像猎人搜索猎物那样搜索着知识的矿藏,许多古文专集他都在课外看完了。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更使他人了迷。梁启超那些激昂慷慨、淋漓痛快地抨击时弊的文章,以及他与汪精卫笔战的文章,都使他“非终篇不能释卷”。这样广泛的阅读,使他不仅在思想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他以后从事新闻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韬奋的学习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他十三岁时,母亲去世,家庭经济相当困难。在南洋公学附中读到二年级时,家里就无法供给他学费。使他意外“得救”的,是学校从他人学第二年开始,实行奖励“优行生”,免交学费。他每学期各科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每学期都被评为“优行生”,解决了缴交学费的困难问题。他就是这样艰苦地度过了他在南洋公学的学习生活!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