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一、生我者父母育我者家 毛泽东儿时的名字叫“石三伢子”,山脚下的一块大石头是他的“干娘”。 石三伢子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毛姓农家。那年是清朝光绪皇帝统治的第十九个年头,族人们头上都扎着大辫子,这是清朝臣民的标志。 石三伢子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他出生在农民家庭,由农民养育成人。他的父母、亲戚、族人都是农民,少年时期他本人也当过农民。他终生对农民怀着割舍不断的深情和敬意,保持着农民的许多品质和生活习性。他多次说:“我就是农民的儿子。” 石三伢子对农民的这种感情是天然的,追根溯源,来自他对韶山冲老家和亲人们的爱。 这个山村农家是他父母建立的家,是他生长的地方。从呱呱坠地,到走出群山去省城长沙求学,石三伢子在这个家中生活了18年。 这是他83年漫长人生中的第一个家,是他生命和亲情的依托,是他的“根”。 韶山风气 韶山冲是湘潭县的一个小山村。石三伢子21岁那年,曾向别人介绍他的家,“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之地,仅隔一山,而两地之语言各异。其地在高山之中,聚族而居,人多务农。易于致富,富则往湘乡买田。风俗纯朴,烟赌甚稀。”。 石三伢子的始祖是江西省吉州府龙城县(今吉水)的农民毛太华。他于元朝至正年间,为躲避陈友谅之乱,从江西吉州仙茶乡迁到云南,后随朱元璋的西征军出征云南。在驻守云南期间,他娶当地“蛮女”为妻,育有四子。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毛太华以军功拨入湖南省定居,携妻子和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到湘乡县务农。后来,毛清一、毛清四兄弟俩移居湘潭的七都七甲,即后来的韶山冲,把这个地方开垦成子孙后代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石三伢子是毛太华的第20代孙。从祖奶奶这个“根”上来看,他还有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的血统呢! 更有趣的是,1986年以来,人们根据湖南省韶山、江西省吉水、浙江省衢州、奉化等地宋元明清民国时期毛氏族谱、方志和周朝至清朝的史书记载进行考证,发现石三伢子祖上族脉绵长、生生不息,蕴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 《韶山毛氏族谱》载:“吾族远祖让公,始祖太华公,来从江右,籍落湖南”,“吾族,派接西江,自宋工部尚书让公世居三衢”。“三衢”即唐代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得名。据吉水毛氏族谱,毛让(“让公”)是北宋同期南唐国的工部尚书。毛让的儿子毛休,官至南唐殿中侍御史,南唐灭亡后为北宋官员。毛休出守江西吉州后,将毛让接去赡养。毛让年老客死吉水、就地安葬,毛休兄弟遂定居吉水。这样,浙江衢州的毛让就成了江西吉水毛氏的始祖。而韶山毛氏的始祖毛太华则是江西吉水毛让的第14世孙。 那么,浙江衢州毛让来源哪里呢?据衢州《清漾毛氏族谱》等谱、衢州有关县志、史书记载,东晋初年,荥阳郡阳武县(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人毛宝随皇族迁至江南,毛宝、毛穆之(毛宝长子)、毛璩(毛穆之次子)“三叶拥旄”,皆封公侯。毛宝死后,葬于秣陵(今南京)。毛穆之受封“建安侯”(建安位于今衢州等浙赣闽交界地区),“食邑新安”(新安县即今衢县等地)。毛璩参加过淝水之战,后遇难葬于新安。毛璩一派后人遂以衢州为家,世称“三衢毛氏”。此后,“三衢毛氏”繁衍开去,后裔分布江南及今浙江各地。毛宝被“三衢毛氏”奉为一世祖,毛璩被奉为三世祖。 “三衢毛氏”第8世毛元琼于梁武帝时期迁至须江清漾村(属今衢州江山市石门镇)。江西吉水毛氏始祖毛让,即是“清漾公”毛元琼的后代、“三衢毛氏”第24世。 宋初,“清漾公”毛元琼的另一后代、石门村毛仁长(仁锵)出任明州(今浙江宁波)太守。他的儿子毛旭定居今奉化溪口镇石门村。蒋经国母亲毛福梅就是毛旭的后裔。论辈分,明州毛仁长与江西吉州毛休为同辈兄弟,毛福梅与石三伢子亦同为“三衢毛氏”第56世。但随着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江南毛氏至元末明初已多为平民百姓,韶山毛太华一脉亦是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农民家庭,他们一直保持着耕读之家的传统家风。 毛氏家族在韶山冲繁衍生息了五百多年。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的过程中,毛家人形成了勤奋进取的奋斗精神。有记载说:“韶山风气,自鸡鸣而起,至篝灯不辍。”他们一边劳动,一边恪守着中国古代两大圣人孔夫子和朱熹关于伦理道德的教诲,实践着人生的意义和追求。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