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阿城谈常识

我觉得没有代沟,只有知识结构沟。常说的学贯中西,其实就是个知识结构,当然还有个学贯雅俗。中外雅俗,思维材料多了,什么事情就好通了。

我在书里提到的各种常识,很多都是教科书说过的,只是大家忘了。然而,我所写的由多方面而来,还有许多是书以外的东西,并且把它们通贯起来。一个专业的常识很难让人觉得有趣,但将这些常识“通起来看”,就有了阅读乐趣。

我自己看杂书正是基于一个通识的概念;有了这样的概念,读杂书时所得的各种想法就会进入通识的系统里,找到它自己的位置。

文盲不是文字盲,而是人盲,不懂人的关系的勾连变化,是文化盲。

读书要有素读的习惯。朴素的素。你不带任何成见地看。这也是一个鉴赏力提高的过程。

文化可能也有它的“蛋白酶”,比如母语,制约着我这个老盲流。

矫情是每个时代都有的,只不过我们当下的矫情,有一股子哈喇子的温猪油的感觉。

古典农业生活时间缓慢,今天想不通,明天想,明天想不通,后天想。后天想通了,可以加入另外因素接着想。慢慢地,思想变成一张网,而不是一条线。

常识专门拌挤在艺术门口的人的脚,好给天才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