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凝固的时空:琥珀中的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
  革翅目以其前翅革质而得名,俗称蠼螋。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温带较少。全已知约2000种,分属12个科。
  渐。在温带地区一年发生一代,常以成虫或卯越冬。卯多产,雌虫产卵可达90余粒,卵椭圆形,白色。雌虫有护卯育幼的在石下或土下作穴产卵,然后伏于卯上或守护其旁,低龄若虫与母体共同生活。若虫与成虫相似,但触角节数较少,只有翅芽,尾钳较简单,若虫4~5龄。有翅成虫多数飞能力较弱。多为夜出型,日间栖于黑暗潮湿处,少数种类具趋光性。
  革翅目昆虫多为杂食性,取食动物尸体或腐烂植物,有的种类取食花被、嫩叶、果实等植物组织。某些种类寄生于其他动物,如鼠螋科的种类为啮齿类的外寄生生物,有些种类能捕食叶蝉、吹绵蚧以及潜叶胜铁甲、灰翅夜蛾、斜纹夜蛾等的幼虫。
  最早的革翅目化石记录是距今大约2.08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发现的。革翅目琥珀化石在各主要产区均有发现。
  现生丝尾螋科Diplatyidae的若虫跟其他蠼螋不同,它们并没有骨化的尾钳,而是细长的尾须。在缅甸琥珀中,除了丝尾螋之外,也有其他的蠼螋若虫长有1对尾须而不是尾铗。
  革翅目的后时收折在较短的前翅下,只有飞行的时候才会打开。但它们遇到树干上流淌的树脂时,其挣扎时会将翅伸展开,因此,才会有机会从琥珀中见到完整打开的后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