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一章 人似秋鸿


他生在眉山,长在眉山,
蜀地的山光水色、
风土人情,赐予他无数诗情。
青山万里,翠水千寻,
渲染了他的风采,亦静澈了他的灵魂。


光阴漫漫,时觉温柔,时觉悲凉。千古江山,风流人物,恰似庭院里的花木,此消彼长,荣枯无意。万般起落得失,几多聚散来去,皆有机缘,都是境界。

人生故事,无不以繁华开场,平淡落幕。似春花,若秋月,锦绣如织,亦坦荡清澈。无论生于哪个朝代,历经怎样的山河,皆是一样的人世风景,离合兴亡。

自古江山如画,每个朝代都有其非凡气度、雅逸风骨。如阳光下的花朵、雨后的修竹,也曾轻扬,也曾低婉。

魏晋之士,有一种仙气,他们可以不顾局势,忽略世乱,纵情山水,饮酒清谈。几丛幽篁,一丸丹药,一曲清音,便胜却无数莺歌燕舞。每个人,都是一篇抒情小赋,断绝了名利,亦解脱了灾劫。

盛唐的人皆是吉人,景皆为好景。春风牡丹,璀璨星辰,有一种盛况空前的慷慨与华丽。那时帝京繁兴,巷闾花开;那时人文俊秀,诗风烂漫;那时柴门小户,男耕女织,只觉天地无穷;那时荒旷古道,浩荡江流,亦有一种妙意。

岁序如水流转,冷月无声圆缺,不扰乱,不惊心。后来,有了宋的山河,汴京景象;也有了芸芸词客,嫣然风采。

宋朝是词的国度。宋朝的帝王坐在龙椅上,挥笔感触年华;宋朝的子民,行走于阡陌,观景伤远。大宋王朝是一卷辞章,草木温润简净,众生柔软多情。也有杀伐战乱,也有生灵无依,但瘦梅初放,冰雪有声,风物慈悲,心事庄严。

有这样一个人物,真实地存在于宋的历史中,婉转悠扬,却也如水月镜花,寂寥成空。

他生于宋的天下,行经江山万里,高才雅量,可傲王侯。他词文旷达洒逸,仕途跌宕起伏,情海波涛不息。但其处忧患不惊,遇风霜无惧,出入高墙宫苑仍自谦逊,往来百姓人家始终简净。

他本潇洒不羁,心无遮蔽,只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曾困惑迷离,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他登山渡江,看天高云阔,赏汉唐遗迹,品天下美食。虽一路风雨,却有佳人做伴,享不尽的雅意艳情。他说:“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奈何“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几番坎坷,看世态变迁,河山摇曳,心意阑珊,愿随闲云野鹤,超然红尘。转身挥笔,写下:“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他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堪称千古第一全才。他于诗于词,于文于画,悉入上层,并独得妙境;于茶于酒,于食于药,皆相知相悦,并自会佳趣。

苏轼才思绝妙,清旷高华,似东风桃李自然分明,让人惊服称羡。那种瞬息起灵感,飒然成万言的气势,与李白不同,比子建犹佳。

李白铺笔,恍若黄河入海,奔腾肆虐,无止无歇。苏子入笔,则若云波万里,空明壮阔,却又浓淡有致,动静皆宜。

更为人称道的,是其卓尔不群的品格,如云天之鹤,若缥缈孤鸿。让人叹惋不已的,却是他的人世际遇,漫漫行途。

苏轼虽有高才,终是命蹇,寄身四海,一世飘零。近老时节,犹在海角天涯,不得安宁。虽有红颜相许,然而芳华早落,弦断琴销,终是守着孤苦残年,一人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