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一门选修课 故事缘起于十年前的冬季,某个清晨,七点五十分,天色终于大亮。西大直街92号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所地处北国冰城的百年名校即将开始她寻常的一天。 在学校活动中心楼下,一个银发蓬松的矮小老人,拄着拐杖,在寒冷的晨风中顾盼。跟在他身旁的,是他年近花甲的女儿。老人每天清晨在学校的活动中心练唱京剧,数年如一日。这一天,练习结束,他要女儿陪他在大门口等一等,他心中有—件事儿,今天就要落实。 一个月前,他第一次造访活动中心,工作人员很客气,但是没见到负责人。第二次,他直接到团委书记办公室门口等,还真把人给等回来了。书记是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干部,看到一位老者等在门口,虽然心里有点儿纳闷儿,但还是赶紧将他请进办公室,端上热水,陪他促膝而坐。老人谦谨地介绍了自己,他是—位京剧艺术爱好者,年逾八旬,现在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哈工大(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学生京剧社团。书记见这位老先生彬彬有礼,侃侃而谈,时而循循善诱,时而置地铿锵,令人刮目相看。听毕,心悦诚服。老先生谈了学校京剧社团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提出了应当在学校开设京剧选修课的建议。他摆事实、讲道理,说古今、陈利弊,动之情,晓之理。团委书记当即答应了协助他与学校教务处等部门沟通。这样的结果真是不错。临走时,老先生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半个月有余,校方给了明确答复,基于授课教师的年龄和健康状况考虑,认为开课条件不够成熟。得到这个答复,老先生随即又找到了一位年纪稍小一点儿的退休老教师,力荐给学校。又过了一周,学校相关部门给予回复,在学校团委为这门选修课的—切风险兜底、20多名学生爱好者提出书面申请的情况下,经评估,最终决定开设这门选修课。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得到批复的开课申请,将于下一学期开启选课系统。 老先生甚感懊恼,竟又要等待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加上假期要6个月。对于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这无非就是学期开始、精彩纷呈的学生活动、小长假郊游、风花雪月、考试前的突击、考完试的放松、假期出国游学……斑斓得很。而对于—位耄耋老人来说,—切必须只争朝夕。老先生感觉没法再跟教务处“硬碰硬”,那就还是曲线救国,三次来找团委书记。书记是个耐心的人,这次跟老先生讲了学校的教学计划与规定,这种安排并非循规蹈矩,而是循序渐进。老先生想想也是,作为一个校外高龄退休人士,人家年轻干部这么忙,肯听上两句实属不易,能推进到这个地步已经算小有成果,况且教育大事,欲速不达。直到今天,老先生还是想着,书记同意了,可书记要忙的事儿很多,不直接管学生、不直接处理相关事务对接,万一没有传达到位,个中细节,失之毫厘可谬以千里。越想越不放心,还是来找一下团委具体负责社团的小干事。年轻人都忙,大会小会,各种活动,所以,早上上班时间来找她,差不了。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