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我们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撰写出30万字的研究报告,于2011年11月经云南省社科规划办提交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接受评审,于2012年5月1日公示评审结果,项目成果的鉴定等级:良好。参与评审的专家对该成果突出的、主要建树和价值的结论:一是“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云南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二是“在深入开展学术对话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三是“开创了研究生态文化的新视角”。因此,“该成果既有学术的新贡献,深化了该领域的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对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为了认真完成撰写任务,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共同完成田野调查任务之后,具体写作分工是:课题组负责人黄绍文独立撰写第一章,第二章的第二、三部分,第三章中的第一、二、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课题组成员廖国强独立撰写第八章和余论;课题组成员关磊独立撰写导论的第四、第五部分;课题组成员廖国强和关磊共同撰写导论第一、二、三部分和结语第一部分;课题组负责人黄绍文和成员关磊共同撰写第三章第四、第六部分、第四章和结语第二部分;课题组负责人黄绍文和成员袁爱莉共同撰写第二章第一、第四部分和第三章第五部分。黄绍文负责全书统稿,廖国强对全部书行了全面审阅。书中所有写真图片由黄绍文摄影。目录和书中插图说明的英文由李怡女士翻译。
  在写作研究过程中,我们力求突出生态文化及其,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在祖国西南大地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我们在评审专家组提出修改意见的基础上又做了认真的补充、修改完善后形成本项目的最终成果。但由于生态文化学是新兴的学科,课题组成员研究能力有限,加之任务重,时间紧,故课题组对不能完成直接撰写任务的成员做了微调。作为哈尼族生态文化研究领域的第一本集体性著作,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