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三节 教皇的胜利(公元1417-1513)
  马丁五世重新组织教廷,使更能执行职务。但他除了模仿当时俗世之政府与卖官鬻爵外,也寻不出支助教廷之法。因为教会可以整世纪不事改革而存在,但却不能一个礼拜没有钱,马丁认为金钱比改革更为迫切需要。在1430年马丁逝世前一年,驻在罗马的一位13耳曼使节在呈给他王侯的一封信中,几乎敲响了宗教改革的警钟:
贪婪在罗马教延里主宰一切,并且天天都有新花样……向日耳曼人诈取金钱……因而引起许多咆哮与愤怒……关于教皇职位将会引起许多问题,不然,管下之信徒后必将悉数与教延断交,以逃避意大利人怒火中烧之压榨。依我看,后一趋势将为许多国家接受。
  马丁的继任者是一位虔诚的圣方济修会的弗朗西斯坎(Francisean)修道士,却拙于管政,他面临着罗马教廷许多堆积的问题。教廷须同时统治列国与教会,故教皇应为老于世故者,他们至少要涉足于尘世,绝少可能成为圣者。尤金尼厄斯四世(EugeniusIV)如不因困扰烦心,便可能成为圣者。在他就任教皇之年,巴塞尔宗教大会(the Council of Basel)又再度宣称大会权力高于教皇。它接二连三地指出了教皇传统之职责:它发行了赎罪券与特赦状,指定圣俸,并要求教士头年之薪俸转交给大会而非教皇。教皇尤金尼厄斯下令解散该会,但后者反而宣布将他废黜,并指定萨伏衣公爵阿马迪厄斯八世(AmadeuSVllI)为反教皇的费利克斯五世(FelixV)(1439年)。教皇之分裂,又再度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