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1章 生物质能源与新农村建设
 1.1 能源的概念及分类
  1.1.1 能源的定义
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动力,是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也是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动力。
能源在《科学技术百简科全书》中定义为: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认为: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解释为.: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和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具有多种形式,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来源。
从物理学的观点看,能量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做功的本领。广义而言,任何物质都可以转化为能量,但是转化的数量及转化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比较集中而又较易转化的含能物质称为能源。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及掌握能量转化方法也在深化,因此并没有一个很确切的能源的定义。但对于工程技术人员而言,在一定的工业发展阶段,能源的定义还是明确的。还有另一类型的能源,即物质在宏观运动过程中所转化的能量即所谓能量过程,例如水的势能落差运动产生的水能及空气运动所产生的风能等。因此,能源的定义可描述为:比较集中的含能体或能量,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何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
  1.1.2 能源的分类
  对能源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能量根本蕴藏方式分类
  可将能源分为三大类:类能源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能。人类现在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故太阳有“能源之母”的说法。现在,除了直接利用太阳的辐射能之外,还大量间接地使用太阳能源。倒如目前使用多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资源,就是千百万年前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经光合作用形成有机质而长成的根茎及食用它们的动物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变迁中所形成的。此外如生物质能、流水能、风能、海洋能、雷电等,也都是由太阳能经过某些方式转换而形成的。
第二类能源是地球自身蕴藏的能量。这里主要指地热能资源以及原子能燃料,还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和温泉等自然呈现出的能量。据估算,地球以地下热水和地热蒸汽形式储存的能量,是煤储能的1.7亿倍。地热能是地球内放射性元素衰变辐射的粒子或射线所携带的能量。此外,地球上的核裂变燃料(铀、钍)和核聚变燃料(氘、氚)是原子能的储存体。即使将来每年耗能比现在多1000倍,这些核燃料也足够人类用100亿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