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过程
   石城北街的傻子阿木,在一天早晨醒来后,心里突然有了他人生的个理想——他打算到街边去做一名乞丐。
在过去的十八年里,不断有人问阿木同一个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或者,你以后要做什么事?阿木每次的回答都一样——翻翻眼睛,然后茫然地傻笑。于是,大家就认为阿木是个傻子。几天前,他的父母在一夜之间双双去世,他身无分文,不得不考虑生计问题。很自然地,阿木想到了去乞讨。 但这个想法仔细想想却有一些难度,因为阿木不太喜欢凭白无故地向别人伸手要钱。他想,我起码应该像有些乞丐似的演奏些乐器吧!那么,我应该演奏什么乐器呢?天知道为什么,他个想到了二胡。但他的家里并没有二胡。那就动手做一把吧!这个想法很可笑,因为他并不懂制作二胡的方法。于是,他到一家制造乐器的工厂去工作,拼命学习各种乐器的做法,尤其是他准备使用的二胡。
  五年后,他成了整个工厂里技术好的乐器制作师。
  一天早晨,阿木对厂长说:“谢谢你这几年里对我的照顾,我要走了。”厂长问他要去哪里,他笑了笑说:“我要回家去,做一把自己的二胡,然后到街上去乞讨。”
阿木心满意足地辞去了工作,并且很快做出了一把漂亮的二胡。但是,当他把精心制作的二胡拿在手里时,这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还不会演奏一支像样的曲子。在工厂里制琴,只要能把音阶分清就可以了。看来,离去乞讨还有一段日子呢!他用在工厂里挣到的钱四处去访求二胡演奏家,悉心向他们学习演奏技巧。心中的渴望激发了他的全部热情,他学得异常刻苦。只是有一点让他感到奇怪,每当他说到学习二胡是想到街边去乞讨时,人们总是表现得万分惊讶。
在学习二胡的日子里,阿木有时候想,只有二胡会不会让人感到单调呢?于是,他同时又学习了笛子、箫、喇叭、扬琴等几十种乐器。后来他又想,仅仅是民族乐器似乎还有些不够。这样,他又学习了手风琴、萨克斯、小号、长号、小提琴等几十种西洋乐器。
  学所有这些乐器用去了他三十年的时间。三十年里,他只要一睁开眼睛,就开始反复不停地演奏他的各种乐器。为了制作和购买这些乐器,他把房子卖掉了,住在一幢破房子里,又断断续续地找了很多种工作。三十年后的一天早晨,阿木认为自己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到街边乞讨了。
  他和他的乐器一起迎着阳光走出屋门,来到大街上。后他站在了石城音乐大厅门口。阿木向周围看了一眼后,摆开架式,演奏了他的首二龌曲。接着,他又变着花样地演奏了随身携带的其他几样乐器。当他抬起头准备接受过路人的零钱时,他看到周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了很多人,大家者用惊讶的目光望着他。他还不知道,音乐大厅里刚才还在看演出的观众,现在都已经围在了他的周围,包括在大厅里演奏的音乐大师们,也都走了过来,惊讶地看着他。阿木觉得很奇怪,这么多围观的人里,竟然没有一个人给他钱,哪怕是一分的硬币。
阿木本来不是一个太爱理会别人的人,他只顾自己一首接一首地演奏他的音乐。把自己带的乐器演奏完了,又有人给他拿来一些其他的乐器。不论是什么乐器,阿木都很熟练地演奏了一支曲子。音乐结束后,人们热烈地鼓起掌。阿木冲鼓掌的人们笑了笑,等了一会儿,见大家谁也没有打算给钱的意思,只好挤出人群,走回自己暂住的那幢破房子里。
第二天,全城的报纸都刊发了一个惊人的新闻:一名神秘男子在音乐厅门前即兴演奏,令人惊叹的是,他几乎精通任何一种人们能够想起来的乐器。虽然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他无疑是本世纪伟大的演奏家。
  此时,阿木正躺在破房子里,望着从屋顶上垂下来的灰尘出神。他想不清楚,为什么那些人听完音乐,还鼓了掌,却不肯给他零钱呢?
光头石城北街肉铺掌柜王二麻子正专心对付一块骨头,他八岁的儿子王有才跑了过来,挺着小胸脯,郑重其事地说:“爹,我想剃个光头。”二麻子手里的那块骨头不太好剔,似乎是他十几年屠夫生涯中遭遇到的难剔的一块骨头。王二麻子心里有些发烦,没说行也没说不行,说:“你给老子滚一边去!”王有才不想乖乖地滚,父子间就发生了争吵。王二麻子在王有才的屁股上踢了一脚,说:“想剃光头,除非我死了。”
  从此,王有才的心愿就是要剃个光头。尽管他一直盼望奇迹出现,但王二麻子的身体在他看来比猪还要健康,丝毫也没有突然告别人世的迹象。十几年来,他只能在梦里拥有自己的光头。
  十八岁那年,王有才考取了大学,要离开石城到外地去读书。多年来,他次感觉光头离自己非常近了。他暗暗地想,到学校的第—件事就是剃个光头。
  但开学天,校长宣布的校规让王有才立刻绝望了——学校不允许学生剃光头。他搜集了一些光头名人的画片,并不敢有什么违规的行动。四年后,当他带着众多光头明星的画片毕业时,他想,我终于可以剃光头了。
  一切似乎都和王有才的光头过不去,单位的领导是一个非常刻板的人,次开会就宣布看不惯年轻人剃光头、穿喇叭裤。虽然多年来王有才对光头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但他还没有愚蠢到因为一个光头而影响自己前途的程度。
  几年后,老领导退休了,但王有才热恋中的女朋友非常讨厌光头男人。王有才用一生远离光头的代价娶回了老婆。多年以后,王二麻子去世了,但王二麻子死与不死都已经不是王有才剃光头的障碍了。
王有才七十岁那年,差一点就拥有了光头。他发现脑袋上的头发开始不断地脱落。遗憾的是,没等头发全部落光,他就怀着此生对光头的眷恋,极不情愿地告别了人世。
王有才走在去西天极乐世界的路上时,他的企盼就是来世能剃个光头。佛祖总结了他的一生——他前世一直谨小慎微,既无大功,也无大过,宣布下一辈子他还可以做人,而且他有权选择做什么样的人。王有才说:“我想做和尚。”佛祖宽厚地笑了。
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王有才出生在一个笃信佛教的家庭里。他长到八岁时,他爹说:“我送你去当和尚吧!”光头离他真正地近了。
他爹笃信佛教,非常讲究缘分,装了一口袋干粮,领着他上路了。临出门他爹说:“这一口袋干粮吃完了,走到哪个寺院,就在哪里出家吧!”
他们走了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地从寺院门前经过。王有才感觉自己循环往复地接近又离开了渴望中的光头。干粮吃光时,他们却出人意料地停在了一座道观门前。他爹惶恐地念过阿弥陀佛后,认为一切都是佛祖的安排。王有才成了道观里的一名道童。
因为每天都想着光头,无法潜心修炼,做了一辈子老道的王有才没能成仙。在七十岁时,又一次死去了。
王有才走在去西天极乐世界的路上时,心里已经彻底绝望了。他只想问问佛祖,剃个光头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佛祖听了王有才的话,压低了声音说:“你知道千百年来我想做什么吗?”他疑惑地摇摇头。佛祖笑了笑说:“我一直都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但我是佛祖,参透了万事万物,我不能哭,这世上有谁听到过佛祖的哭声呢?”
王有才听了佛祖的话似懂非懂,说:“来世我再不想剃光头了,请让我浑身长满毛,做一只绵羊吧!”佛祖宽厚地笑了。
作为羊的王有才在草地上漫步时,已经不再想什么光头了。这样,日子就过得无忧无虑,他很快长得肥肥大大,被送进了屠宰场。他没像同伴们一样凄惨地嚎叫,躺在案板上时,他想起了多年前石城北街的那家肉铺,想起了王二麻子……就淡淡地笑了。这一生他终于毫无遗憾地闭上了眼睛。 王有才又一次走在去西天极乐世界的路上时,看见自己的肉被送上柜台出售,皮被制成了一只足球——像光头一样在球场上滚来滚去。
  好多年后,当李有财奄奄一息时,又想起了他爹李老三。
  石城南街开豆腐坊的李老三,每天凌晨四点都会趴在床上装一袋烟。一袋烟抽完了,顺手从地上捡一只鞋,把烟袋锅子在鞋底上磕一磕,起来,去西厢房做豆腐。刚过完二十三岁生日的那天早晨,李老三有些反常,磕了烟袋锅子后没有起来,捅醒了旁边的老婆。老婆迷迷糊糊地问,你咋不做豆腐?李老三像磨盘似的压过来,说,我就是打算做豆腐。老婆骂一句缺德,两扇磨盘就合在了一起。
  李有财早晨出生,当时,李老三正在西厢房里做豆腐。听到孩子的哭声,李老三几步就跑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一把切豆腐的长刀。他看着刚出生的儿子,手上的刀在空中做着切豆腐的动作,嘴里说,这小子现在还不成形,要切上几刀,才能变成规规矩矩的豆腐块。李有财白白胖胖的,如果不考虑形状,倒有点儿像李老三做出的豆腐。
  李有财还听不懂人话时,李老三就经常抱着他走进豆腐坊,用手比划着说“儿子,你现在还是块豆腐坯子,算不上正JL,'L经的豆腐,从今往后,爹就得对你下刀子了。你先记住一句话,爹做豆腐的手艺全石城,将来你做豆腐的手艺就是石城第二。哪天我死了呢,你这个小兔崽子就是石城。”
  李有财从小就泡在豆腐坊里,从四五岁起,就在李老三的指挥下学习做豆腐。到十几岁,李有财做豆腐的手艺已经和李老三不相上下了。不时地,李有财就会问他爹:“我现在算是一块正儿八经的豆腐了吧?”李老三每次都摇头,说:“日子还长着呢,还得切几刀。”
李有财十八岁时,看上了石城西街张三婶的女儿,和李老三提出来打算把她娶回豆腐坊。李老三表示反对,他拍着儿子的脑袋顶说:“这些事你都别操心,爹早计划好了,你二十岁娶亲,媳妇是肉铺掌柜王二麻子的女儿。”李有财问:“为啥偏偏是王二麻子的女儿”李老三笑笑:“豆腐炖肉,那才对路!”
李有财二十岁时娶了王二麻子的女儿。结婚当天晚上,李老三严肃地告诫儿子:“你小两口的磨盘没事别总往一起压,千万注意,你做自己的小豆腐是在二十三岁。”李有财过完二十三岁生日的第二天凌晨,像多年前李老三一样,没有准时去西厢坊做豆腐,捅醒了旁边的老婆。
多年来,李有财每做一件事情前,都会请示他爹。他一问,李老三就会告诉他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李老三的安排下,李有财二十八岁那年买了一头新毛驴(老毛驴死在一年前,在此期间毛驴的工作由李有财完成),四十岁那年娶了小老婆。五十岁那年,李有财有点想得病的迹象,被李老三严厉地警告说:“你应该在七十岁时得病才对。”李有财果然没有得病。这时候,李老三早就不做豆腐了,他已经七十四岁了,重病缠身,整天都躺在床上,不停地哼哼。李有财呢,一直就盼着他爹快些死,几十年来,他已经受够了管制,想着早点儿当家作主。
李老三死于七十五岁那年春天,在他临死前,李有财又一次问:“爹,我现在算是一块正儿八经的豆腐了吧?”李老三没有马上回答,拉着李有财的手交代了三件事:“一,你五十三岁时,要重建一下豆腐坊。二,你五十五岁时再买一头毛驴。三,你六十岁时,到乡下买一块豆子地。”然后,点点头说:“现在你是块合格的豆腐了。”李有财在心里暗暗地说:“爹,你都要死的人了,就别操心这些事了。”李老三死时,李有财五十一岁,几十年来他次感觉扬眉吐气了。
两年后,李有财重建了豆腐坊。四年后,李有财买了一头毛驴(在此之前,毛驴的工作由他的儿子完成),九年后,李有财在乡下买了一块豆子地。十九年后,李有财得病了,他躺在病床上时计算了一下,刚好是七十岁。两年后,李有财奄奄一息了,突然又想起了李老三。他很想问问爹,现在死是不是合适,可惜却无法如愿。
李有财的儿子拉着他的手问:“爹,我现在算是一块正儿八经的豆腐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