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1章 成人教育:民众教育的视角
我如何与他人一起工作和生活?
  人性观与世界观直接影响到社会观。没有人真正地孤立于世。在民众教育模式中,社会被视为学习的环境、建构世界的手段以及可以主宰自己生活的自由主体的集合体。在建设社区的过程中,个人努力做出让步以满足社区的需求。群体由此成为主体,维护所有人的利益。做出这些个人让步绝非易事,通常要在个人与集体的需求之间做出痛苦的取舍。成人学习环境作为社会的缩影,反映了这一更大的社会现象:个人要为小组学习做出让步。
  在民众教育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服务员、引导者、智者、指挥员、发问者、仲裁人、催化剂和决策者。这些角色在任何以民众教育,即问题呈现方法为本的教育方案中都显而易见。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不是教授,倒更像个牧师;发问的时候多,讲解的时候少;肯定的时候多,纠正的时候少;辅导的时候多,训导的时候少。
  教师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与教育活动的小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一致性,这是民众教育总体假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弗莱雷(Freire,1993)认为,教师也是学生,而学生也是教师。作为民众教育的精髓,对话鼓励所有学员在贡献意见的同时倾听对方。如果教师不想倾听,只想讲授、控制和评论,学习者就会降到从属的地位,并且经常情绪低落。弗莱雷把这一过程称为压迫。这样的压迫如果在教育领域无法解决,又如何能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得到解决?当教育通过采用民众教育的模式来解决压迫问题时,教育就成为“自由的演练”(Freire,1993)。民众教育模式需要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