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辑 专论
 “精神成人”与大学
  第二节 学术自由:精神成人的现代追认
教育学界曾有此一说:“美国名牌大学=英国本科+德国研究院”,意谓美国一流学府如哈佛、柏克莱、芝加哥、耶鲁等较之欧洲毫不逊色,是因为其研究院建制取德国模式,其本科则多少受英国影响,博采众长,致使美国在20世纪初叶成为世界大学教育的麦加。
据美国学者看来,美国大学的真正起步,是以霍普金斯大学于1876年创建研究生院为标志的:该大学教师人数虽少,但优秀;学生人数不多,但好学;整个群体热情地追求学问,“像在德国一样,一方面开设大班讲课,一方面组织研讨班(seminar);在研讨班中教授和少数学生进行高深的教学和研究”。美国高校公认,当时重要的影响力就来自那时的霍普金斯大学。显然,霍普金斯大学是以“研究型”的柏林大学为楷模的,这便在体制层面形成了迥异于纽曼所倡导的“传授型”(以牛津、剑桥为风范)的另种大学“性格”。
柏林大学在19世纪的独树一帜是与洪堡的名字连在一起的,但对洪堡的教育思想阐释得好的,却是一个美国人弗莱克斯纳,他是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奠基者,同时又在1930年为世界教育思想史留下了一部不无经典意味的《现代大学论》。如何准确解读弗莱克斯纳的大学理念之“现代”涵义?可从两方面下功夫:首先在体制形态层面,弗莱克斯纳从“研究型”大学实践出发,自可引申出一条非纽曼式的现代理路,诸如“研究型”大学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特殊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