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杨威异域的中国产品,早是丝绸。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人便大量购买中国丝绸。他们称中国为“丝绸来源地”。公元408年,被视为粗野不堪的哥特人(the Goths)围攻罗马城,哥特王阿拉列克(Alaric)表示若要哥特人撤退,罗马人需要奉上四千丝质短袍,而罗马人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找到足够的丝质短袍作为赎金。当时全世界只有中国养蚕制丝,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文献,若提到丝绸,便肯定是中国货。这段历史小插曲不单表示罗马城藏有为数可观的中国丝绸,还表示毫无文化的哥特人也懂得中国丝绸是好东西。
公元6世纪,蚕种从中国被偷运至罗马,在相当于今日叙利严的地方繁殖,中国丝绸贸易才告一段落。到13世纪,欧洲和中国的贸易再度活跃,旅行家和威尼斯的孛罗(Polo)家族往来于欧洲中国之间。罗马教延与元朝皇帝有收信来往并互物。这期间输往欧洲的中国丝绸,有部分还保存在罗马教延的仓库。不过丝绸容易损坏,又容易褪色,流传到今日的早期中国丝绸,大都失去原有的美丽。维多利亚职权伯特博物院(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以下简称“维博”)藏有一块织花锦段残片,只有19厘米×14厘米见方,是19世纪从一间基督教堂的仓库捡来的。勉强可提供一点元代丝绸的实物资料。
与丝绸相反的是瓷器。即使经过千年,有些瓷器仍然完好如新。在元代,青花瓷大量输往中东地区,这一贸易到蒙古王朝覆亡后始终没有停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