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篇 100万元人民币悬赏经济学高手
  1.错误的微观经济学
中国经济应作全面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是主导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主流主张,其基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经济实践的失败;二是市场经济可以化社会的资源配置的理论依据。本、文要挑战的就是这一所谓的理论依据。
  微观经济学自被一批二流数学家公理化之后已经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石,并被中国经济学界理所当然地接受。其核心思想是自由市场体制将通过为社会资源作出定价以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但是,这一理论的背后隐藏着一些基本的假设,而这些一个世纪前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假设在今天已经不堪一击。
 考察以下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某产品的生产函数为:Q—P,即价格P上涨,供应Q会增力口; 
需求函数为:Q=15-P+(E-E0),即价格上涨,需求会减少。同时,需求也随经济总量的变化而变化,E0为现在的经济总量,(E一E0)为相应的变化量;
同时,经济总量也会因这样的商品供应而变化,即有经济总量函数:(E-E0)=Q-(P-3)2,即供应增加,经济总量相应增加,但价格上涨,经济总量会以平方效应下降。
这组方程的结果是:P=6,Q=6,(E—E0)=-3,即市场达到均衡时,总的经济水平会下降,即市场并不能使社会资源的配置化。相反,在满足供应函数的情况下,当Q=3.5,P=3.5时,(E-E0)=3.25,经济总量达到化,而此时市场并不处于均衡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商品有上述例子中所列的商品特性?其实,任何具有社会发展瓶颈型特征的社会商品都与经济总量之间有和上述所举的例子相类似的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