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二章 草地退化遥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1 遥感的概念与发展
2.1.1 遥感概念
  遥感(Remote Sensing,RS)指不接触调查目标本身,从远处通过探测器接收来自目标的信息,即依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性质,利用飞机、卫星等飞行物运载的遥感器,接收调查目标的数据资料,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目标。遥感的观测对象主要是地球表层的各类地物,也包括大气、海洋和地下矿藏中的不同成分。遥感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空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全天候、多时相以及不同空间观测尺度等优点,可以对土地利用、大气污染、水污染、洪水灾害、森林火灾、水土流失、草地退化、城市热岛现象和城市绿地等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全面监控,并及时提供所需的遥感图像。
  2.1.2 遥感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至今,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后,已成为一门集空间科学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以及跨地球科学、电子科学、物理学等学科的新兴科学与技术。遥感平台与观测技术正从单一传感器、单一平台、单一观测技术向多传感器、多平台、多角度,高分辨率、高光谱、高时相方向发展;遥感信息提取从传统的目视判读到目前常用的人机交互判读,正在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遥感应用正经历由静态到动态、由定性到定量以及由区域到全球的发展过程。
  2.1.3 遥感技术与GIS、GPS的结合
遥感能实时高效地获取大面积的区域信息,为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提供了一种的信息获取方式,但数据定位及分类精度比较差。如果能将遥感技术与GIS、GPS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综合的技术系统,遥感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测量学者提出“3S”的概念,其物理含义是把RS、GIS、GPS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系统的集成技术——对地观测系统[3~4]。基本思想是利用遥感提供的图像信息,利用GPS提供图像信息中的“骨架”位置信息以及野外工作实时定位信息,利用GIS为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统计数据提供技术手段,三者一起紧密结合可为用户快速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图件和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