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虚受堂文集
  科举论上
  卷一
 光绪丁酉、戊戌间,时文之敝极矣。群议变科举法,子亦韪之,作《科举论上》。
 一统之天下之士,以制艺造之;列国之天下之士,不可以制艺造之。今之世论海内则一统,合环球为列国。然而设科校艺,镶仍前政,用时文取士,而罔识变通,殆未抉其弊也。
自宋明以来,制御臣下之道既得,倒持末大之患不生。故上之计虑。惟在于民。考选之法,禁约之方,视唐世而递加密,俾士人抟心奋志,求合有司,餍其宠荣,不生佚志,魁桀俯首而趋入吾彀。椎愚者,固知其无能为,君上息偃于深宫,而常有鞭笞万里之势。然逮及末造,积弱势成,外侮凭陵,群熟视而无策。为下者,虽有忠义之气,手足如被桎梏,徒瞋目张胆,效死以殉,前事昭然可睹已。所以然者,知束缚其民之为利,而不暇计及其民不足用之为害,扭于一成,而不知变化,以至此也。
国朝因明之旧,乡、会试一场承用四书文,二三场为经文、为策。二百数十年中,得人盛矣。民之服事国家,其收效与宋明无异也。而天子施德惠于民者,积厚而未有已。果无外惧,百世不易可也。道、咸之际,知有海国矣,情事末灼也。同、光以来,知列国所以驾吾上者,端绪可究矣,而势弗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