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章 通过仪表看品位——仪表是展示内心世界的X光片
外在形象是内在素养的载体
就正常情况而言,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服饰穿戴等,即是一个人内在观念素质的体现,内在素质的外化。可以说,外在形象是内在素养的载体。
由此,评价一个人的品位,仅从其仪表就可窥见一斑。
人的衣装打扮、内涵和个人形象的关系就如一份礼物。衣装打扮是包装,而内涵就如包装下的那份礼物,个人形象就是整份礼物。一份昂贵而又精美的礼物,如没有包装或包装得不好,就不能时间引人注目,以及不能给人留下印象,甚至被忽略;但一份礼物包装得非常抢眼,拆开来一看,里面却令人大失所望,就会大大影响的意义。
记得有位记者说,她在采访张海迪之前,总以为她一定是个梳着一对羊角辫,穿戴朴素的姑娘,没料到,现实中的张海迪——当代的保尔,竟是一位秀发披肩,身穿西装,谈笑风生的“时髦”姑娘。对此,那位记者深有感触地说,心灵与外表两者是完全可以统一的。
有这样一位推销员,经中间人介绍,去同某位老总谈一笔合作的生意,而这位推销员所销售的产品正是这位老总急需的,可以说这是一笔双赢的生意,而且做得好还会大赢。
看到合作的美好前景,双方的积极性都很高。在这位推销员自我介绍并出示名片之后,老总也拿出友好的姿态,递上了自己的名片。但这位推销员只用单手把名片接过来,一眼没看就放在了茶几上。接着他拿起了茶杯喝了几口水,随手又把茶杯压在名片上,那位老总看在了眼里,明在心里,随意谈了几句话,起身告辞。
事后,那位老总郑重地告诉中间人,这笔生意他不做了,当中间人将这个消息告诉这位推销员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拍桌子说:“不可能!他们是非常需要我们的货的?”立即打通那位老总的电话,一定要他讲出个所以然来,那位老总不得已道出了实情:“从你接我的名片的动作中,我看到了我们之间的差距,并且预见到了未来的合作还会有许多的不愉快,因此,还是早放弃的好。”
闻昕此言,这位推销员放下电话痛惜失掉了生意,更为自己的失礼感到羞愧。一个接名片的动作的失礼,就丢掉了一桩生意的事实.使他认识到,在生意场上,人们不是只看产品质量,更要看人的素质。
人的内在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长期积淀,有意识的培植。
法国人说,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个美国人说,你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你就能变成什么样的人。人们似乎活着活着突然发现自己其实连穿衣吃饭都不懂,需要从头学起,礼仪素养就这样被人们提到了重要的日程。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丰富和复杂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在交往互动中,在重内容的基础上有越来越注重形式的趋势,交往互动日渐符号化、形式化,外在形象成为个体交往的“名片”。翩翩的仪表风度、不俗的言谈举止、得体的服饰穿戴等外在形象所展示的个人魅力,是一个人赢得他人亲近、认同、尊重的霞要因素。
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又云:“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指内在素质或内容的重要性。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快节奏的全球化、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又有多少时问来慢慢体味他人的内在素质呢?人们更多的是通过外在形象来认识、了解他人。
研究表明,经验的密度、知识的厚度、思考的深度、魅力的强度,以及是否具有创造力和个性,乃至资质愚笨或聪敏,善良还是险恶,城府深浅,所有这些都能显示在人的相貌特别是眼睛和神气中。而这种相貌仪容,虽有先天的因素,但更多的则是后天由环境、精神、修养锻炼以及人格所塑造的。
日本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小信三曾说:“精于艺或是完成某种事业之士,他们的容貌自然具有平庸之士所不具有的某种气质和风格。”印度著名文学家、诗人泰戈尔曾这样说过:一个人在30岁之后,就得对自己的长相负责。
另外,外在形象是个人增强其识别性的重要方面,以服饰为例,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无声语言。美国华盛顿联邦银行总裁辛克利时常告诫属下的主管:如果你要别人以专家对待你,你就必须穿得像一个专家。一个人的着装往往能从一个侧面传递出一个人的修养、性格、气质、爱好和追求。
通过以上的沦述,我们可能已经明白了一个人的仪表是可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的,可能也有的人可以举出有的名人不注重仪表的例子,但只要我们稍做观察就能看出,他们之所以在某些方面是优秀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劣根使他们再不会有什么其他的优秀之处了。
悦己而及人者君子也
不但自己高兴,也将自己好的感受让别人得到分享的人无疑是一个君子。“美的东西,永远令人心旷神怡。”而你的仪容,应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是你礼仪之美的外在基点,否则,那就是你的错误。因为“明星是塑造出来的”,一个人的仪容并非出于天赋,它主要得益于自我训练。培养出来的仪容的内在美才是真正的悦己及人的本钱。
有人向林肯总统推荐一个人为内阁成员。林肯没有用他。林肯的理由是:“我不喜欢他那副长相。”“哦,可是,这不太苛刻吗?他不能对自己天生的面孔负责呀!”林肯说:“不,一个人过了40岁,就应该对自己的面孔负责!”其实,不仅40岁以上的人应该对自己的面孔负责,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仪容负责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事业的后果——成功或者失败。
仪容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容貌,它包括头发、脸庞、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等。仪容的整洁与否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往往是这些无声的语言,直接、无保留地向别人传达着你的心情和状态。所谓印象,也往往是凭借观察对方的仪容和着装而留下的。
仪容美并非全指天生丽质,凡是符合礼仪要求的仪容就是美的仪容。它包括三个要素:
,仪容的自然美,即先天容貌潜质。拥有漂亮的外貌,无疑会令人赏心悦目,感觉愉快。但是,即使没有娇好的外貌,我们也不要气馁,相信通过自我训练,也能获得令人喜爱的美的外表。
有人统计,90%以上的人曾有过体相烦恼。此时,身体形象在自我意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身体形象决定着自己在同龄人中的威信和声望,对自己的长相容不得半点差错。一些人片面放大了自己长相“缺陷”,比如有的人过分在意青春痘,整天照镜子,越照越没信心。
有了体相烦恼,正确面对很关键。有位女士,身高l65厘米,体重75公斤。她觉得太胖了要减肥,为此很难为情。其实她误解了真正意义上的仪表。事实上,无论美与丑、胖与瘦,可当你真正地理解了仪表的真正含义时,你都可以展现出应有的仪表来,对此,我们可以看看成功人士如何面对自己的长相。很多人印象中的凌峰,是一顶被阳光浸透的旧草帽,一张被岁月镌刻得千沟万壑的古铜色的脸。有一次一位记者问:“凌峰,你为什么长得这么丑?”凌峰说:“我长得很中国,中国五千年的苦难和沧桑都写在我的脸上。”
光头葛优曾被评为“影帝”,有人说葛优不好看,葛优自嘲说:“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其实,上帝把每个人都设计得很奇特,当你发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你应该觉得自己很美丽!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像你,你是独一无二的!
第二,仪容的修饰美。常言道,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一个人的容貌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也可以通过得体的修饰做到仪容整洁,来为你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加分。人们之间的好恶亲疏往往也是对这印象“有感而发”的。同样一个人的能力虽分高下,然而稍加注意,都能做到仪容整洁,这起码体现了一种做事认真、留意细节的态度,这些也都是出色完成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整洁的仪容除了悦人外,还能悦已。仪容干净整洁,滴水不漏,更容易让别人亲近,在旁人赞许的眼光中,你的自信也就一点一点建立起来了。因此职业人士对这方面千万马虎不得,要时时刻刻保持仪容整洁,别让一时的疏忽给初次见面的他人造成不可逆转的坏印象。
第三,仪容的内在美。仪容的内在美是指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准,培养自己高雅的气质与美好的心灵,让自己有内涵、有底蕴、有品位、更时尚。使自己秀外慧中,表里如一,好似酿造的葡萄美酒,时间越长酒味越醇厚,香味越浓郁,色泽和外观越美好。仪容内在美还教你学会如何欣赏、鉴别,了解哪些美是适合我们的,哪些是不适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