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前言
  公元前500多年,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在菩提树下彻悟了生命的真谛,成就了正上正觉的智慧,于是他自称为“佛”,也就是“觉者”。因为他属于古印度的释迦族,所以人们也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悉达多得道后,随即在鹿野苑为他的五位侍者开示说法,向他们宣讲了佛教教义,五人成为了初的比丘,悉达多与这五比丘共同修行,开始了僧伽的生活。这时,佛教的领袖、教义、参加人员都已具备,佛教正式成立了。  
  佛教自创立以来,就在古印度广泛传播。由于释迦牟尼的说法不立文字、简单易懂,且他一向主张众生平等,对于女性和奴隶也一视同仁,所以,佛教受到了广大底层百姓的欢迎,很快就在印度占据了一席之地。公元前200多年,阿育王统一印度,正式将佛教确立为印度的国教,并派出使团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地弘扬佛教,使佛教跨出了印度的国门,传播到全亚洲乃至世界各地。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在之后的2000多年里,佛教以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诸多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在,佛教已形成了一套理论完备、内容丰富、独具魅力的体系,它关注人生的苦难,以慈悲之心怜悯世人,以出世之念开悟众生,因此吸引了诸多信众,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特别在当代社会,人心浮躁,动荡不安,佛教更以深刻独到的见解、辩证的思维方式开示众生,倡导世人关注自我的生命,提醒世人认清自己的地位和价值,使人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扰,并得到身心的安逸和宁静。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佛教的理论和教法也日益厚重,体系日渐庞大,不免让人望而生怯,在普通读者看来更是高深莫测。为了众多对佛教感兴趣的读者,本书特别整理了佛教的要旨与脉络,希望能帮助读者轻松愉快地认识佛教,了解佛教。
本书共分12章节,用1000个问题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佛教的基本知识,从佛教的基本教义一直介绍到佛教的饮食,不仅概述了佛教的历史和传承,还对佛教的诸尊及他们的真言、手印进行了讲解,并对佛教的重要典籍进行了介绍。
  此外,本书还对佛教的动植物、艺术、养生和饮食进行了解读,系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
  作为一本介绍佛教的百科全集,本书通过多方面深层次地解析佛教,形象立体地展现了佛教的博大精深,不仅能使读者掌握佛教的基本教理和脉络,还通过300多幅精美图片,为读者打造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阅读空间。
  如果你在读完此书之后,能对佛教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或者能对佛教的菩提智慧有所感悟,那么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但是,佛教的教义和经典可谓浩如烟海,以编者的能力尚不能完全驾驭,难免会出现疏漏。在此我们也希望读者能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