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1章 单骑夺军火
    1943年深秋,在宛若玉带般清澈透亮的元和塘边上,只见一支马队,在那与元和塘并行又笔直的苏常公路上驰骋。领先的是一辆双套马车,“呼啦啦”随风飘扬着一面书有“江南马戏团”五个黑底白字的旗帜。
    马队神速地向北在飞奔。车轮疾驶,马蹄激越,腾起云雾般的尘埃。
    沿途老百姓看到这面旗帜,都情不自禁地拥向路边观望。
    大家都知道,他们就是活跃在长江下游一带蜚声江南,威震敌胆、誉传四方的“江南马戏团”。“五龙”、“五凤”那高超的武功、精湛的技艺,男女老少无不敬佩,尤其是他们打日寇、奋不顾身救百姓的故事,可谓精彩极了!
    班主朱江南,从东北来到江南的沿途,收留了二十个流亡少年。经过精心教习,一个个发愤苦练,终于锤炼出了武术精奇的“浪崽之班”,与“五龙”、“五凤”配伍,犹若猛虎添翼。
    朱水龙,在江南马戏团里,是一位非常机智勇敢的少年马戏演员。
    秋冬季节。那一天,江南马戏团往城外去操练,很快来到了盘门外的“天平山庄”。它在苏州西南面的灵岩山和天平山旁边,历史悠久,明代万历年间建造。两年前,日军一把火,把这儿许多村舍化为焦土。所以,村里的老石匠就凿出三门石炮,交给“天平山庄”的村民来抗击日寇。
    江南马戏团班主朱江南还亲自去探望这位姓周的老石匠。周师傅还为马戏团造了一门“开场炮”和两支石火铳,说“你们既可用于演出,也可用来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