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节
  入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每个人都是好孩子
  《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是:“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说每个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讲解起来非常复杂,是人类哲学的一个永恒命题。
  举个例子,曹操,大家都知道他有四个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是个非常善良的人。曹丕,擅长剑术,武功高强。曹彰,非常剽悍,传说他勇猛无比,力大无穷。有一次,曹彰和大象打了起来,一把就将大象摁倒在地,可见他的本领。曹操还有个儿子叫曹冲,是中国著名的神童,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也充分证明了他的聪明才智。
  这四个孩子虽然都是曹操的儿子,但性格各异,说明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 “性本善”只是我们大家的美好希望,希望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
  学无止境
  于是《三字经》接下来讲的就是“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教育的根本是专一、专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明代著名书画家唐伯虎出生在江南一个富裕的家庭,因从小就有绘画天赋,所以很有名气,自己也觉得很骄傲。但唐伯虎的母亲是位非常懂教育的女性,她觉得孩子这样就满足是不行的,于是就让唐伯虎去跟沈周学画。沈周是当时非常优秀的画家,成名已久。唐伯虎跟他学了一两年,感觉自己和老师画得差不多了,因此就想离开。沈周看出唐伯虎的心理,就宴请唐伯虎,为他送行。请客的地方唐伯虎从没去过,走进去一看觉得非常奇怪,这房子居然有四扇门,每扇门外都是車台楼阁,花鸟相映,非常漂亮。唐伯虎觉得好玩,想跑出去看看不同的风景,结果接连撞到墙上,头上还起了三个大包。唐伯虎这时才明白,这三扇窗和外面的风景竟然全是沈周在墙上画的!学无止境,他的水平和老师比起来,还差得很远呢!这时沈周走进来,唐伯虎扑通跪下: “老师,我还没有学好,请让我再跟您学习几年吧。”从那往后,唐伯虎终于收敛了骄傲的情绪,认认真真开始学习绘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努力认真地去做,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学无止境,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终生都要抱着一种虚心学习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