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卷一 周易治要
  【考评】
魏征编纂《群书治要》,在节录《周易》时,着眼于为君之道与为臣之道。《周易》经文,本来是专为卜卦用的,是想知道所问之事的吉凶。而魏征只选录了《周易》八卦中关于为君为臣之道的四十四卦的部分内容。如选录《革》卦《彖辞》中“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是用以肯定统治者政权的更替是合理的。他通过《系辞》《文言》假托孔子答问向统治者说明,居高危之位,应“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的道理,认为“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所以得出结论说,英明的统治者因为能够作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他又进一步向统治者说明,要国家安全,必须谨慎制定治国安民的政策,认为“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语,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唐太宗读《易经》后,颇有收获。贞观八年,他引用《周易》的话向侍臣说:“言语者,君子之枢机,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从隋炀帝命令群众捉萤火虫给宫中照夜的故事,他领悟到“万乘之主,出言不可有所乖失”的有益教训。魏征即答对说:“入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事实上《周易》这些理论,此后就成为魏征辅佐唐太宗创建“贞观”盛世政治主张的总纲领。
《周易》,《汉书·艺志》著录:“《易经》十二篇”。颜师古注云:“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周易》十二篇,主要分为《经》与《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包括卦、爻两种符号和《卦辞》《爻辞》两种说明文字,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卦都有个卦的形象,卦的名称,卦名之后有说明本卦性质的《卦辞》。卦有六爻,爻分阳爻、阴爻,有《爻辞》说明这一爻在本卦的性质。以《经易》的首卦《乾卦》为例,“《乾》:“元、亨、利、贞。”是《乾卦》的卦象;《乾》是这一卦的卦名;“元、亨、利、贞”是这一卦的《卦辞》;“九三,君子终曰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等为《爻辞》。所谓爻,指每卦的六画。’“一”为阳爻,“一一”为阴爻,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它的次第,由下而上,所以《乾卦》的初爻称“初九”,二爻称“九二”,三爻称“九三”,四爻称“九四”,五爻称“九五”,六爻称“上九”。“经”的上下篇就是这样构成的,本来是专为占卦用的。占卦的人占着哪一卦的哪一爻,看《卦辞》《爻辞》是怎样讲的,据说就可以知道所问事的吉凶。但是,就整个组织和某些《爻辞》的涵义看来,其中也包涵了一些哲学思想和历史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