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1章 从笔记开始  
  从小到大,大家读了多少书?其中有几本是自己独立阅读的?这里说的不包括文艺作品,比如小说,散文等。真正专业的书籍几乎都是老师读了以后,变成老师的理解,讲出来,我们再学习的。我们的学习过程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耳朵,多自己做一点作业,交差了事。总之,在中国的教育系统内,包括大学在内,16年中没有专门教授过读书的方法。
  这本《影响力》是商业领域难得的一本好书。如果你下决心好好读一遍,并希望能够对你的工作,生活有实际的帮助,那么,不妨从这本书开始顺便学习一下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一本书必须学习的个技巧就是写笔记。
  不过,许多读者至少都知道,读书是应该写笔记的。
  在我阅读这一章的时候,我在书中的空白处留下了若干笔记。如下就是我的笔记的摘抄。
  
  笔记:绿宝石半价与两倍价格的意外。意外就是发生了与平时自己习惯推测的结果不一致的现实。
  解释:作者用了一个故事开始,意图吸引读者产生共鸣,同时触发读者的好奇。是啊,按照日常的逻辑思考,价格提高了,宝石的销量应该下降,何况之前就是因为滞销才导致的需要降价处理掉。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许多意外。按照习惯预测的结果没有发生,却出现了与预想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意外。作为读者,能够在阅读作者描述的例子的时候,感悟到作者的用意,就应该算时精读成功的一种表现了。
  
  笔记:从火鸡的行为提炼出一般规律:系列行为多数是固定的,并由某种刺激方式触发而启动的系列行为。
  从对动物行为的思考推演到人类自身,用排队的例子来印证系列行为的模式是类似的。
  在比同之后,运用了比差的方式,人类的行为比动物要复杂,并且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新的思考线索就符合逻辑了,形成系列行为的环境是什么?又有哪些因素促进这种行为模式的形成。
  解说:作者接着绿宝石的故事,话锋一转,开始运用动物的行为故事。而且都是有名有姓的生物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让我们理解到在动物中普遍存在的系列行为。然后作者从行为中提炼出一个规律性的结论。那就是动物有预先排好的动作、台词,只要信号枪打响,系列动作就按照次序开始表演了。
  作者的思路也表现了作者自己的思考线索。那就是运用科学研究中常见的两种思考方法,分别叫比同,比差。那就是观察具备同样情况的事件,然后找出同样事件中不同的情况,在比较中试图找到合理的解释。这样人类总是能够渐渐积累,并深刻地理解许多的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笔记: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类似的俗语非常多,都是对大众行为的总结和提炼。是社会环境中自发形成的对规律的一种概括。
  绿宝石的例子属于生活现象的观察以及运用逻辑思考来给予合理的解释。
  火鸡求偶过程也是生物科学家对现状的观察和解释。
  而复印文件就属于科学研究的试验了。提出假说,然后进行不同方式的比较,运用数据来印证自己的假说。
  脑部扫描来验证人们面对酒的价格不同时的脑部变化。这就是物质变化导致心理倾向变化的理性思考。
  解释:人类能够比动物更加智慧,依靠的就是人类的大脑。大脑能够进行科学的思考。科学思考的源头是现实。而作者的绿宝石的例子属于对社会生活的敏感而观察到的现象。在火鸡的例子中,进一步观察火鸡的行为,并积累更多的现象,这就属于获取同类现象的方法。而脑部扫描属于科学研究的较高级别,那就是运用逻辑思考通过设备去寻找物质上的变化来对应人们心理行为表现的变化,并得出结论。而复印机的例子则是通过试验的方式来印证提炼出来的假说。
  
  笔记:人类行为的进一步不同就是在进行判断时,会考虑到是否受到时间限制的因素,如果受到时间限制,那么人们就倾向于按照预先形成的习惯进行判断,如果有充分的时间,那么在做决策时可能需要更多的因素来权衡。
  解说:人类当然与动物不同。不仅作者是这么想的,读者当然也会同意。比读者水平高的表现点就是能够进一步提出不同的具体的点。那就是人类的系列化固定行为模式是后天形成的,第二个不同点就是触发人类固化行为模式的方式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是否时间紧急,是否有生命危险等。这样阅读章后,就完全理解了作者对整本书的布局。运用动物研究的结果,对比来自生活的各种形象,引用行为学,心理学的一些试验结果,再按照逻辑思考去解释。
  
  笔记:从偶发的事件中提炼到的规律有意识地运用来达到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目的。
  解说:在章内容的递进上,到达了的境界。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是来揭示人类行为中的规律。而揭示规律的目的就多种多样了。商业界的人有意识地运用就能够达到控制别人的目的,使别人不知不觉中表现出我们预想的行为。商家当然希望我们买贵的东西,也希望我们好不要多思考,也希望我们买的更多。于是,运用提炼出来的规律,屡屡得手。这才是本书对读者重要的价值。其实,一个组织的高层难道不希望员工能够理解其意图,认同其想法,并出现高层想好的行为吗?这都需要运用影响力的武器啊。
  什么是武器?那就是提炼到的规律。
  后的疑问:
  在章结束时,作者给出了另外几个体生活中常见的行为,并进一步提炼出一个规律,那就是对比原理。
  学会精读一本书,读者,你能否按照我的笔记的线索来挖掘一下作者揭示对比原理的过程。
  读书不是简单地将文字认一遍,也不是将所有文字汇总一次,理解了表面的意思。真正的能力都是依靠自己学习得到了,自己学习依靠的就是对一本书能够读出本质,能够挖书三尺,找到来龙去脉,进入作者的大脑,与作者一起思考。
  开始在书中写笔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