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携手共圆新教育之梦
  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
  从20世纪80年代柳斌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到今天,已经20多年了,素质教育在中国并没有做下去,原因是什么?最重要的外部原因是体制上的,即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
   从体制上来说,考试制度把整个教育导人考试的平台上去了,从高考到中考,到小升初的考试,可谓一脉相承。因此我曾经讲过,高考制度是最关键的问题。那么,在高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能否有所作为?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过去也有高考,其他国家也有高考,为什么中国的高考让大家那么紧张?其社会原因可能是政府的推波助澜。如果没有我们政府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推波助澜的话,高考不会让大家那么紧张。各级地方政府在排名,高考成绩一下来,南京马上就有所谓“南京的高考之痛”;在河南某县,高考成绩一下来,县委书记向全县人民检讨,然后把教育局长撤了,把有关校长撤了。实际上,教育上的唯分数论,就是经济上唯GDP论的遗毒,政府本身就是以高考分数来论英雄,否则大家对高考就不会这么重视。我们在座的校长,是自己想拼命地去抓分数吗?我想十个校长有九个是不情愿的,甚至是厌恶的。
   我一直说,中国是一个教育知识和教育理念普及程度比较差的国家,全社会的教育素养比较薄弱。一方面,独生子女政策推进以后,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过去大家有好几个孩子,反正广种薄收,总有个把能成才;现在就一个孩子,每个家长都恨不得孩子成为“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是一种心理;另一方面,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成为“哈佛女孩’,的可能、怎样才能成为“哈佛女孩”,父母的教育素养亟待提高。所有的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但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我们新教育实验会有第七个行动,要做新父母学校,我们努力从父母层面去推进教育素养。
   前不久我到北欧去,了解到芬兰在欧洲的教育竞争力连续三年排行第一。我问他们,到底怎么去抓教育,学校之问的竞争厉害不厉害。他们说:学校之间的竞争肯定是有的,但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受教育,初中很多人就逐步地定向,有些人往升学的方向走,有些人往职业的方向走,两条路就像立交桥一样始终是畅通的。进了职业中学照样可以考名牌大学,机会永远是有的,但有没有考的呢?有,万分之几,很少的几个人,绝大部分是很安心的,为什么呢?从小学开始,教师跟家长就不断地对话,分析你这个孩子适合干什么。
 ……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