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卡夫卡不知道应该对小女孩说些什么,更何况是一个因为丢失了心爱的洋娃娃而伤心哭泣的小女孩。
“你最后一次看到洋娃娃是在什么地方?”
“在那条长凳上。”
“你那时在做什么?”
“在那里玩儿。”小女孩随手指向了她刚刚玩耍的地方。
“你在那里玩儿了很长时间吗?”
“我不清楚。”
这些问题看起来就像警察审问罪犯时的问讯一样,但这里并不是犯罪现场,卡夫卡也不是警察,而这个意外事件的主角更不是一个成年人。这让事情变得更加麻烦。卡夫卡越发地不知所措。他想离开,但又不能。这个无助的小姑娘的眼睛中依旧噙着泪水。
一句歉意,一句“我很遗憾”,对这个小女孩来说或许已经足够,然后卡夫卡便可以回家。或是一句劝告“回家吧,孩子”,听上去也已经足够温柔。
但为何孩子的悲伤总是这么触动人心?
场景是真实的。一个小女孩和她的洋娃娃之间的友谊,仿佛是全世界最深厚的感情。卡夫卡似乎被一股强大的力量震撼着、驱使着。
那一瞬间,卡夫卡的内心感到一阵悲凉。
或许,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
卡夫卡用一个作家的思维开始思考。
“等等,等等,我真蠢!你的洋娃娃叫什么名字?”
“布里奇达。”
“布里奇达?当然!”卡夫卡的声音变得很肯定,“是的,就是她!对不起,我刚刚忘记了她的名字!工作太多,都把我弄糊涂了!”
小女孩睁大了双眼。
“你的洋娃娃没有丢。”卡夫卡高兴地说,“她是去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