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冬阳童年骆驼队】
  冬天暖暖的阳光下,“我”的家门前迎来了骆驼队,“我”静静地看着这群可爱的骆驼,心里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与想法。春去冬来,骆驼队又来了,“我”对童年的思念像绵绵的小溪流到了心里。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语言简洁活泼,生动地描写出天气的寒冷和拉骆驼人的形象)。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比喻煤,这是商人为了招揽生意的说法,使煤有了美感)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zhàn)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观察细致,描写富有感染力)。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们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的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们带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的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的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
  “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成长启示】
  童年的记忆永远都是那么美好与纯真,童年的我们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天真。文中的“我”也同样,面对骆驼为什么要带上铃铛的问题,“我”的想法赋予了它更美好的色彩,非常童真有趣。另外文中提到“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却告诉我们非常深刻的道理: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总会能有所收获。
  【要点思考】
  1.文中对骆驼做了详细描写,语言生动活泼,请找出这些句子。
  2.“我”和爸爸对铃铛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3.试着描述一下你曾经详细观察过的动物。
  【延伸阅读】
  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冬阳童年骆驼队》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童年骆驼队》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且盲人可感之,聋人可闻之。——马克?吐温
  【秀贞】
  人物命运:秀贞是个可怜的人,拥有一段不完整的恋情,喜欢思康,还有了小桂子,可是秀贞的恋人一去不返,私生的孩子也被作为耻辱扔到齐化门,她也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疯子”。她的骨子里透露出一股坚韧不拔、坚强不息的气质,即使家里人不同意,也要去找思康。得到了英子的帮忙,找到了自己的女儿小桂子,本想去寻找小桂子的父亲思康,可是,她那年轻的生命,竟然消逝在车轮下,似乎是那个社会给她安排的必然归宿。
  性格特点:秀贞有着小姑娘般的天真、含蓄、羞怯,也有着对生活命运抗争的坚强不息。
  【兰姨娘】
  人物命运:兰姨娘的母亲为了她生病的哥哥在她三岁的时候就把她卖了,十四岁又被卖到北京成了青楼女,后来嫁给了施大爷做姨太太。再之后认清了这个施大爷骨子里对她的轻视和封建大家庭的本质,她选择了毅然离开。后在英子家结识了进步青年德先,两人共同投奔新的生活。
  性格特点:兰姨娘是一个面对困难和挫折很乐观的人,她敢于向恶劣环境去反抗,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自由。
  【京味儿文学】是对于北京的文化阐释。京味文学的共同点在语言方面表现为纯朴、纯净、平实、口语化、大众化。可以说,京味文学是乡土文学的一种。乡土味主要是指北京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地域特色,如北京的小胡同、四合院、大杂院、白塔寺的庙会,厂甸的春节,乃至小酒铺闲聊,马路边唱戏等等无不浸透着一种独特的乡土气息。京味小说展现给人们的独具个性的人文、社会、历史处处与旧北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老舍是京味文学的代表,小说和话剧创作的成就很高,他留下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作品至今影响深广。林海音被老舍的儿子舒乙先生称为:“台湾‘京味儿’作品的代表人物。”
  【读《城南旧事》有感】
  林海音笔下的城南旧事,是美好而又平凡的,一个个文字,散发着温暖的气息。
  我喜爱的一篇文章是《冬阳童年骆驼队》,里面那骆驼吃草的样子就像现实一样摆在面前,骆驼温暖的鼻息仿佛就迎面扑在英子的脸颊上,是那样的细致动人。
  这些充满童趣的文字,在同学们一起柔声诵读的时候,总有一种冬日里阳光的温暖,好像骆驼脖颈上挂着的铜铃在“叮叮”地响着,它们从远方传来祝福。爸爸早早地在门口等待,不时地摸摸英子的小脑袋,喃喃着:“骆驼队马上就来喽,驼铃声儿响……”北方的天气干冷,身处南方的我却在林海音生动形象的句子中体会到了“干冷”的感觉。仿佛天空又白又亮,苍茫而广阔,太阳在东方,显得那么小却又是那么刺眼,晨光照得骆驼毛灿灿的,英子的脸颊红红的。
  卖煤人在一袋一袋地从骆驼身上卸煤,没有轮到的骆驼便在一边歇着。英子为骆驼想着:这漫长的旅程也够累了,多吃些草,多在地上卧一会儿,等交易完了,又该上路了。于是,天真的英子望着骆驼们咀嚼的样子,也开始学着咀嚼起来。想象着草的滋味,英子也跟骆驼们一样,唾沫沾在薄薄的唇边。“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做一切的事情都不要着急,要慢慢来,沉着认真地对待,做一切的事情都必须遵守这个原则:要想做好,就要耐得住急躁的性子。就是因为骆驼这种不慌不忙的性格,它才能耐住长途的寂寞吧。
  我感到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童趣与单纯。不仅仅是《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温暖,我觉得一本书只有酸甜苦辣味味俱全才是精彩的,《城南旧事》做到了这一点。《惠安馆》中,疯姑娘秀贞、漂亮的妞儿终惨死在火车轮下的结局让人潸然泪下、痛心不已;《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让人感到一种父亲的爱,一种复杂而又真诚的爱意……
  读《城南旧事》,我的心头总有一份暖暖的爱,因为这些发生在老北京的故事虽然已经沉默了很久很久,但依旧像一坛老酒,散发出淡淡清香。作者不去刻意追求文字的华丽,只是用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文字来描绘一个老北京的模样,就像给老北京画了一幅动态的素描。尽管黑白,但依旧深刻逼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