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 4 章
  一切都取决于现在的努力
  要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
  约翰·亚当斯是一个讨厌上学读书的小孩儿,他强烈要求父亲不要再让他学拉丁语了。
  “好的,约翰。”他父亲说,“但你要去水田里挖几条沟,水田要排水了。”
  约翰的父亲是个很严厉的人,约翰很怕父亲。他不敢违背父亲的话,于是拿起铁锨,在水田里忙活了一天。在挖沟的时候,约翰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那天晚上,约翰请求父亲让他第二天继续去学习拉丁语,父亲同意了。从那以后,约翰变得热爱学习,读书很用功,养成了认真做事的好习惯。最后,他成了美国独立战争的领袖,再后来,他当上了美国第二任总统。
  即使很富有,也需要努力工作
  “当我只需要照顾我自己的时候,我根本用不着努力工作”,很多年轻人会这样想。如果一个人不用赡养父母,不用照顾弟弟妹妹或者妻子,那真是老天爷对他的眷顾。但他竟然不明白:在工作中努力奋斗,对于完善个性和塑造品格是有很大意义的。
  有一个人很有钱,他小时候没有丰厚的物质条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不具备各方面的修养素质,但是他凭着自己的双手干出了一番事业。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为自己的后代留下了一大笔财富。但在他弥留之际,他却非常难受地说:“在他们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我花费的金钱和心血实在太少了,他们从来不懂得什么是贫穷。本来,我的儿子们都可以成为正直而受人尊敬的人,但最后却事与愿违。一个是医生,却没有一个患者找他看病;一个是律师,这么久以来一个客人都没有;第三个是商人,但是他从不关注自己公司的经营状况。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要勤恳,要节俭,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但是他们从不认真听我的话,他们居然这么回答:‘没有这个必要,爸爸,我们不缺钱,我们也不可能会缺钱。’”
  将来的一切都取决于你现在的努力
  有一本书里讲了西拉斯·菲尔德的故事,他是著名企业家,大西洋电缆建设工程的负责人。他在十六岁的时候,离开斯托克布里奇的家到纽约去打工。离家时,爸爸给了他八美元,这是全家人节衣缩食凑的。到了纽约,他就去了哥哥大卫·菲尔德的家里。住在哥哥家里,西拉斯·菲尔德每天郁郁寡欢。有一个名叫马克·霍普金斯的客人发现了这一点,对他说:“如果一个人离开家出来独自谋生,还想念家里的话,别人是不会尊敬他的。”
  后来,西拉斯到斯图尔特的商店里打工,那是当时纽约最大的干货交易店。第一年,他在那里给人打杂,跑腿儿,一年挣五十美元。他上班通常很早,在升为店员之后,他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商店关门。
  “我总是很谨慎,很留心,”菲尔德先生在他的自传里写道,“一定要在客人光临之前到达商店,在顾客离开前我从不提前关门。这么做,就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商。我尽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去学习有用的东西。我已经意识到,将来的一切都取决于我现在的努力。”他经常去图书馆看书,还参加了一个辩论团体,那个团体每周六晚上会举行辩论活动。
  老板斯图尔特很严厉,他要求每个店员早晨上班必须登记,中午去吃饭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或者晚餐的时间超过四十五分钟,就要罚钱。西拉斯·菲尔德从来没有犯过错误,他做得滴水不漏,对店里的工作一丝不苟。因此,很快他就得到了老板的器重和信任。
  第 5 章
  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
  胸怀理想,不断地进行自我超越
  一个人如果总是维持良好的思维习惯,总是憧憬最美好的生活,那么他一定能从中受益。不要老是心存抱怨,让别人感觉你对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不满,好像所有的痛苦都由你一个人来承担一样。把身心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吧,这样你将会走得更远。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就要为达到这个目标而积极筹备,并竭尽全力、勇往直前。
  一个贪图享受、不求上进的人,是不会有好的表现的。他只会安于现状,对于自己的前途漠不关心,当然,成功也不会主动找上他。
  一个有远大理想、胸怀天下的人,总是不停地超越自我,开拓思路,努力尝试新的途径,力争比身边的人走得更远。他意志坚定,总是激励自己付出更多努力,最后也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不要让那些错误的想法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在青年人的奋斗过程中,有些错误的想法往往会成为他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比如,他们常常以为,成功或者天才都是上天注定的。的确,一颗种子即使在合适的环境下也有可能不会发芽、生长成为大树。但是,不能因为自己长不成参天大树,就对自己丧失信心,变得自暴自弃,在疑惑和迷茫中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那样实在是太荒唐可笑了。
  当然,一颗橡树种子只能长成橡树,不会长成松树,这是确定无疑的。但世界上被冠以天才名号的人,要比实际上成就天才事业的人多得多。英国画家雷诺兹曾经说过:“天才是一种超越既有艺术规则而能创造完美的能力,这种能力一定要经过奋发努力才能获得。”
  青年人总是认为那些巨大的成就只有那些天赋异禀的人才能获得,这也是一种误解。要知道,成就都是通过勤奋换来的,没有勤奋和努力,一个人的成就无从谈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业精于勤”的道理。所以,只有尽早去除头脑中那些忽视勤奋的观念,你的事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在所有功成名就者中,似乎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会坚定地追求自己的事业,坚持不懈地朝着理想迈进。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冥冥之中指引着他们,而他们的行为只不过是顺应内心深处的呼唤而已。
  确定了前方的路,就不必再多费心思规划未来
  起初,没有人能知道自己希望达成的目标,就跟跑马拉松一样,发令枪响后,一个运动员也只能看到眼前的跑道。这中间漫长的路,完全要靠他自己的努力前行,需要他信心倍增、坚持不懈地跑下去。尽管远方的路隐藏在薄雾中,但永不熄灭的灯火会让他一直能够看清楚眼前的路。这其中的原因,每个人应该都有体会,都能理解。
  但当我们已经确定了前进的方向时,就不要再花费心思去规划自己未来要走的路,这样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一个人完全没必要让困惑和茫然使自己的负担加重,阻碍自己前进的脚步。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同一时间做几件事和进行多种途径的尝试,我们只能把目光集中在某一点上。
  如果想把人生中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性解决掉,想一劳永逸,就会贪多求快,结果肯定不尽如人意。尽量充实地过好每一天,尽力做好手中的事,不好大喜功,这样斗志会更加高昂,意志会更加坚定,情绪会更加稳定,一个人也才会更加容易取得卓越的成绩。这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务实的精神。
  做事要全神贯注
  积极向上,坚持不懈地追逐更高的目标,可以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坚定,也能够提升我们的人格魅力,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的思路。
  不管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或者想为自己做点什么,你必须全神贯注,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人生会不断地向美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令人时刻保持激情的品质,无法描述,却像神灵的智慧一样伟大。
  美国作家梭罗说:“你听说过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最后却什么也没得到的事情吗?如果一个人艰苦奋斗,他会没有回报吗?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表现出英雄主义的气概、宽宏的崇高品格、追求真理的勇气、诚实守信的人品,难道他不会获得成功吗?难道这些努力会白白付出?”
  生活理念会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有很多人在自己心里筑起了一道自我封闭的高墙,用邪恶的思想、低俗的生活理念、迥异于别人的生活方式,把自己和幸福的生活彻底隔离开来。错误的思想会导致错误的生活方式。如果心中存有错误思想,就会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不屑一顾,到处挑剔,他们的眼睛里看不到生活的美好。这些人的心中只有抑郁、愤怒和恐惧。
  生活理念会影响一个人一辈子。它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人的品格,也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还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和言行举止。可以说,人的整个生活都是围绕着这个生活理念来进行的。如果一个人精神空虚,品位低下,其生活品质就会日趋堕落;相反,其生活会精彩绝伦,乐趣无穷。
  我们不懈追求的人生目标都会与生活理念一一对应,别人也能从中看出这个人的品格和修养。我们不懈求索那些令我们魂牵梦萦的东西,其原因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理念里找到答案。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自己的每一次举手投足,都是生活理念的外在体现。生活理念看起来像是无意识的、随意涂鸦的几笔,但却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能从各个角度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追求。
  因此,在生活开始之初,每个人就应该选择一个高远的生活理念,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牢牢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为事业的成功照亮道路。
  人性就像花草,只有在阳光的照射和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否则就会枯萎。一个人的灵魂如果沉浸在自私、堕落、丑恶的环境里,就会变得龌龊不堪。自私自利往往会将人的一切都摧毁掉。
  如果有人总是在头脑里琢磨着算计别人,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蒙蔽了自己的心灵;相反,如果能淡然处之,养成良好的生活理念,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则一定能够获益良多。
  年轻人要接受正确的教育
  有的青年人刚刚走入社会,就想紧紧抓住身边的每一样东西,这种“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固然值得嘉许,但是如果过分自我膨胀、过分自负,就将丧失理智,最后会彻底失掉自己的敏感和直觉。一般来说,青年人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经验,缺乏深刻的体会。教育和文化的作用体现在能够消除愚昧无知,从而塑造真正有知识修养的人。假如总是教唆年轻人如何投机取巧,如何狡诈地为人处世,或者养成损人利己的习惯,这就好比往他们的大脑里注入了大量的思想毒素。这样的教育只会让他们视别人为眼中钉、肉中刺,会不惜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甚至把别人的不幸当做自己爬升的阶梯。这样的教育只会培养出远离高尚的、低劣的品格,会把年轻人引向歧途。
  培养完美的人格,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教育的目的。因此,不但要让年轻人变得聪明能干,还要让他们心胸宽广,心态平和,充满爱心,懂得忍让。
  如果想干一番事业,就必须有自己的生活原则。你必须认识到,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也必须懂得,互利互惠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教育如果不能使人们明白这些道理,不能让人身心愉悦、和谐恬静,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不成功的,是没有多少正面的、积极的效果的。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薪水
  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薪水而去工作,此外别无其他动机,那么他就应该花时间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理念,因为这是一种对自己的不忠诚。他受到了自己的欺骗——在日常工作中欺骗了自己。
  一个人投入到工作的精力和专注是决定其整个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不要管薪水有多么低微,面对工作时,要付出全部的努力,不要总是满足于“差不多”或者“次好”的水准。
  你将从你对工作的忠诚里,从你在工作时表现出的完美中,获得十分丰厚的报酬。而这种报酬比雇主所付给你的薪水要贵重许多。雇主付给你的只是金钱,而你付给自己的却是可贵的经验、有效的训练、良好的自我表现以及宝贵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