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一章 关于物品的整理
  Chapter 1
  东西越少,利用率越高 1
  让1个杯子有10种用途
  其实,拥有太多的物品,并没有太大的好处。买的时候要花钱,用的时候要花时间挑选,放在家里要占空间……这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一个不小心,身边的东西就会堆成小山。正因如此,我们才应该尽可能地避免物质的增加,在尽量简单的物质环境里生活,这才是聪明的活法。
  东西越少,我们越会认真地对待它们。畅销书《简单需求,丰富生活》(大和书房出版)的作者、烹饪
  专家大原照子女士,曾开着一辆卡车走遍英国。游历结束后,她向大家宣布,即使在最简单的物质条件下也能过上丰富的生活。之后,她处理掉了很多厨具和家具,真正实现了“简单需求,丰富生活”的状态。
  与其拥有10个杯子,不如琢磨琢磨如何让1个杯子有10种用途,这样才能提高物品的利用率。
  东西越少越有用
  有位英语学习达人曾经说过:“学习跟整理是一样的,东西越少,利用率越高。尽量少买参考书或是教材,反复学习一本书就可以提高能力。
  “翻来覆去只学一本教材,最后剩下的就是自己还没有学会的。也就是说,自己还有哪些没掌握,就会一目了然。弄清楚以后,再针对这部分内容下工夫,学起英语来便会事半功倍。”
  这位英语达人在练习口语时也一样,练习的重点不是记住更多的单词,而是要把每一个单词都用到家,尽可能用最少的单词表达更丰富的意思。
  其实万事相通,就因为现有的东西少,我们才会想方设法。所以我说,手边的东西不必太多。
  Let’s try it!
  ⊙ 没有必要拥有太多的东西。
  ⊙ 开动脑筋,提高有限东西的利用率。
  学会放弃的第一步从桌面开始
  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烦恼,那就是想要开始整理物品,却不知道从何下手。
  我的建议是,就从你的桌面开始。
  为什么要从桌面开始呢?因为桌面是你每天用得最多的地方,也是你行动的一面镜子。忙得不可开交的日子,各种各样的东西往往会毫无章法地散落在桌面上。
  桌子上堆满东西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马上进入状态,这会让人产生烦躁情绪。你得先动手收拾一下桌子,然后才能开始工作。一件工作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负数开始,这样工作的效率自然不会太高。
  把东西分成“需要”、“不需要”和“不知道”
  准备三个大口袋。
  为什么是三个呢?这是为了把东西分成“需要”、“不需要”和“不知道”三大类。
  桌面上可能有资料、书本、电脑、手机、工作用的小工具和很多其他的东西。先把这些东西大致分成三
  类,让桌面恢复到什么都没有的状态。
  分完类后,如果“不需要”的袋子里装的东西最多,那就说明你其实知道哪些东西应该扔掉,只是懒得扔而已。千万别偷懒,不需要的东西就应该立刻扔掉。桌面上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房间看上去会很清爽,你的心情也会变得清爽起来,这样的心情是很重要的。身边总是堆满了东西的人,是体会不到这种清爽的感觉的。
  好了,感受了一下清爽的感觉后,把需要的东西放到桌子上,毕竟桌子是为了使用而存在的。现在,你会从哪个口袋里拿些什么出来呢?
  这时希望你能有意识地想一下,桌子上放的应该是从“需要”口袋里拿出来的东西,如果不是的话,就说明你所认为的重要东西实际上不是需要的。也就是说,你对东西的认识还有问题。
  先把桌面清空的做法,也是了解你对“需要”与“不需要”的认识是否正确的一个方法。即使你把某件“不需要”的东西放进了“需要”口袋,只要你从来没有把它拿出来摆在桌子上,那就说明这件东西其实是“不需要”的。
  清空桌面,可以让东西去往它应去的地方
  一旦清空桌面,“肯定需要的东西”自然就清楚了,只要从袋子里拿出肯定需要的东西即可,以前因为堆满了文件没有地方放的东西,如日历等,也就有地方摆了。也就是说,因为不需要的东西占用的空间被清理了出来,需要的东西终于找到了它应有的位置。这样,每件东西的指定坐席就能定下来,以后只要让它们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习惯用右手的人,可以尽量空出右侧的位置,这样右侧就有了很多可以利用的空间。没有了多余的东西,桌面更有用武之处,工作的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这里还有个诀窍要教给大家,即让每件需要的东西对号入座以后,桌面还应该空出2/3的空间,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整理效果。
  用桌面训练自己对“需要”与“不需要”的判断能力
  任何时候整理任何东西,都可以培养自己按照“需要”、“不需要”和“不知道”的原则来分类的习惯,整理就是一个不断分类的过程。
  如同我们做了无数的加减法练习题,计算能力会越来越强一样,重复对物品做出“需要”与“不需要”的判断后,这种判断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所以桌面就是练习放弃物品最有效的训练场。
  最后,放进了“不需要”袋子里的东西,以及放进“不知道”袋子里超过了一个月也没有再拿出来用的东西,就毅然、决然地放弃(丢掉、送人)吧。
  Let’s try it!
  整理公司办公桌或家里的书桌时,先把桌面暂时清空。
  只有清空了桌面,才能看清楚什么是真正需要的东西。
  收纳工具太多,房间里反而会乱七八糟
  我们的房间里有各种各样的家具、整理箱类型的收纳工具,如衣柜、衣袋、书柜、碗柜、资料箱、鞋架、收纳盒等。因为各种收纳工具中装的东西太多了,肯定有些收纳工具是放在角落从来不会被打开的。虽然这些收纳工具是用来整理物品的,但是如果它们的数量太多的话,也会把房间堆满。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这类工具看成电脑里的文件夹。
  把收纳工具看成电脑里的文件夹
  我们知道,在电脑上可以随意制作出许多新的文件夹,如果毫无原则,没完没了地制作新文件夹,最后可能连自己也记不住这些文件夹都存在什么地方。
  同样的道理,家里的“文件夹”太多,到最后可能自己也弄不清楚里面都装了些什么。
  而且,电脑与房间最大的不同是,电脑里的文件夹可以近乎无止境地增加(当然也会有容量上限),而房间呢?只要不是豪宅,很快就会被塞满。
  如果你已经处理了不少东西,可还是感觉房间不够宽敞,可能就是“文件夹”也就是家具或收纳工具太多了。想让房间看上去不像杂物间那么乱,就需要删减一些“文件夹”。
  立刻删除不知道放了些什么的“文件夹”
  拿张纸或拿个本子,简单地把房间的平面图画出来。
  这时候,先要把房间里相当于“文件夹”的东西弄清楚。虽然需要的“文件夹”的数量,跟家具或收纳工具的大小有关,但原则上比较理想的效果是能看到2/3的地板。
  房间里“文件夹”的数量,也就是你能使用的收纳工具的数量。接下来要记住,不要再增加“文件夹”的数量,也不要再增加超出“文件夹”容量的“文件”,只需要保存现有收纳工具中的东西就可以了。
  确定了需要留下来的“文件夹”的数量以后,开始整理“文件夹”里面的“文件”(也就是里面装的东西)。按照第7页介绍的方法,将所有的东西分成“需要”、“不需要”和“不知道”三大类。
  如果发现了“从未打开过的收纳箱”,不要看里面装的是什么,直接扔掉好了。要是你1年多都没有打开过这个箱子,估计今后也不会打开它。
  收纳工具=电脑“文件夹”
  如下所示,画出一张房间的平面图,根据房间的大小决定需要留下多少“文件夹”。如果“文件夹”的数量超出了房间所能容纳的限度,就减少一些“文件夹”。
  Let’s try it!
  整理一下家中的收纳工具,按照房间的容量确定收纳工具的数量。
  家中使用的物品仅限于可以放进收纳工具的,放不下的就尽快处理掉。
  贴上便笺纸,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什么是不需要的东西
  你是否想过,平时经常用的东西有哪些呢?大部分人不会特地去想,所以也很难意识到周围有许多用不到的东西。
  如何判断哪些是经常用的东西呢?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经常用的东西上贴上便笺纸,这会让你一目了然。大部分人经常用便笺纸,只不过是用于工作或学习,你也可以试着在整理物品时使用便笺纸。不必刻意去做这件事,就当自己在玩好了。
  先从书桌周围开始贴便笺纸,不要一下子扩大范围,把自己弄得太累。
  你可能会一边贴一边想,“这个偶尔用,这个以前用过,这个估计什么时候会用到……”,如此一来,你会越想越犹豫。所以,一定要记住整理的原则,“估计什么时候会用到”的东西上不要贴便笺纸——要是连这样的东西也要贴的话,整理就没法进行了。
  贴上便笺纸以后,经常用的东西就一目了然了。最后你会发现,其实经常用的东西就那几样。
  没有贴便笺纸的东西,就是不用的东西,不用的东西就是不需要的东西。
  贴便笺纸,还能唤醒那些躺在家里睡大觉的东西
  贴便笺纸的另一个效果,就是可以让你有意识地去用某些东西。
  P先生说他为了减肥特意买过一台体重秤,可还没过一个月,自己连曾经买过体重秤这回事都给忘了,就一直没有再量过体重,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是看不到体重秤。
  我建议他说:“你试试在体重秤上贴上便笺纸。”
  “贴上便笺纸又会怎样?”P先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他还是照做了。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他开始注意体重秤的存在。“我一看到它就提醒自己要减肥,开始有意识地少吃零食。现在我把体重秤放到饭桌底下,哪怕吃了一个苹果,喝了一杯水,我也想马上量量体重。”他对自己的变化感到很惊奇。
  为什么贴便笺纸会有这样的效果呢?习惯在笔记本、书本或文件上贴便笺纸的人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
  便笺纸是提醒自己回头重看一遍的一种符号,所以贴在东西上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这有点像是变魔术,所有的东西都被便笺纸点醒,而且便笺纸到处都有,用起来也方便。
  在东西上贴上便笺纸,既能唤醒那些躺在家里睡大觉的东西,也能让自己弄明白什么是真正“需要”的东西,什么是“不需要”或“不知道”的东西。
  “虽然我没有贴便笺纸,但是这个东西也许真的会用到”,碰到这种情况,你可以贴另一种颜色的便笺纸,用来区分那些常用物品。
  贴了一段时间后看看结果如何,一周以后用到了吗?要是用到了就可以把它放到方便使用的地方,要是还没有用到,还是下定决心放弃吧。
  Let’s try it!
  在常用的东西上贴上便笺纸。
  没有贴便笺纸的东西就是不需要的东西,一定要坚决处理掉。
  让大脑记忆不堆积东西的习惯
  为了让自己的周围永远清清爽爽,不堆积过多的东西,可以试着每天放弃一件东西,无论放弃的是什么。或许是一件再也不穿的衣服,或许是一支早已没水的笔,或许是一份再也用不到的文件,真的什么都可以。
  这件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实际上却很有意义,很快就能帮你养成不堆积东西的习惯。
  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大脑就会形成记忆,使之成为一个习惯。但是如果你在真正养成习惯前偷懒,哪怕只有一次,那么很快又会恢复原状。这有点儿像练琴,只要你一天没有练习,就需要加大练习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水平。
  我曾经学过古典吉他,只要一天不练,第二天手指的动作就会变得很生硬。只有每天坚持练习,才能勉强维持现有水平。
  所以,要养成不堆积东西的习惯,就要每天试着放弃一件东西。
  认真对待物品,才能学会珍惜物品
  每天放弃一件东西还有一个附带的效果,就是当你在决定是否要放弃某件东西时,需要认真考虑这件东西究竟是“需要”还是“不需要”。
  假设你在寻找一件要扔掉的东西,在抽屉角落里发现了一包街上派发的面巾纸,你决定拿到公司去用。
  这说明正是因为你的这一行为,让没有用过的东西变得有用。
  认真对待每件东西,你会感觉到它的可贵,从而更珍惜它。一旦你开始珍惜物品,就不会盲目地买些不需要的东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