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一章如是我见这是一本关于美国的书,但我们要从中国讲起。2010年9月,托马斯·弗里德曼到中国的天津,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夏季年会。如果你五年前从北京去天津,得开车走三个半小时。那时,天津是一个污染严重、拥挤不堪的城市,是底特律在中国的翻版。但是,如今大不一样了。现在,要想去天津,你可以到北京的火车南站坐城际特快。北京火车南站是一座超现代的建筑,活像一个飞碟,玻璃幕墙椭圆形的天花板上装了3246个太阳能板。你可以从一个电子售票处买票,有中英文两种语言提示。坐上一列世界一流的高速火车,你很快就会到达另外一个宽敞而现代化的天津市火车站。当2008年开始这趟列车投入使用的时候,据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火车,只用29分钟就能走完115公里全程。主会场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它造型庞大、结构优美,在美国也只有少数几个城市才会有这样的现代化场馆。会议的天津主办者似乎觉得会展中心还不够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在网站上还介绍了一些事实和数据。他们谈到,会展中心的面积共230000平方米,从2009年9月15日开始建造,到2010年5月就竣工了。看到这个消息,托马斯开始数手指头: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一共八个月。从天津回到美国,托马斯向迈克尔和他的妻子安妮讲述在天津的所见所闻。安妮突然打断托马斯的话:“托马斯,你最近去过我们的地铁车站吗?”我们都住在Bethesda,经常坐华盛顿地铁进城。汤姆(即托马斯的昵称----译者注)刚刚到过Bethesda车站,他知道安妮的意思。这个车站的两条短短的升降电梯,已经修了六个月。正在修理的那个电梯停运了,另一条也没法运转,摆在那里当楼梯用。每当上下班高峰时间,这里就乱成一团。想要进出站台的乘客乱哄哄的挤在不动的电梯上。有时候得挤十分钟,才能出站。正在修理的电梯上挂了个牌子,说这次修理是为了让电梯更“现代化”。为什么一个“现代化”工程要拖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得问问。华盛顿城市交通管理局的一位发言人CathyAsato对《马里兰社区新闻》(2010年10月20日)的记者说:“修理工程需要六个月,现在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技师们每修理一台电梯需要10-12周。”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大问题。中国的泰达建筑公司只用32周,就可以从一片空地上建造起来一个世界级的会议中心,包括在这个会议中心的每一个角落里上上下下的巨型电梯。华盛顿特区的地铁员工得花24周的时间修理两台小小的电梯,每个电梯只有21个台阶。我们再搜索一下,又发现2010年7月,一个本地的电台WTOP曾经采访过华盛顿地铁系统的临时总经理RichardSarles。他也承认这些电梯是很陈旧。而且,他还说:“我们过去一直没有很好的维护这些电梯。我们在这方面大大的落后了,所以才要加紧补上。上周,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杜邦圈站(DupontCircle)的电梯突然冒黑烟了。”2010年11月14日,《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这位来自马里兰州Keington的读者MarkThompson写到:我注意到你们曾报道,华盛顿地铁公司花费22.5万美元,雇佣了VTX公司(VerticalTraportationExcellence)调查地铁的扶梯和升降电梯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我相信这一调查是有必要的。但作为一个坐了30年地铁的老乘客,我有个更简便的办法检查电梯系统的健康状况。多年来,它们一直默默的顺利运转。但就在过去几年,电梯还在运转,但由于老化和失修,已经发出令人恐怖的噪音,听起来就像陷进了沥青池的霸王龙在临死之前的惨叫。我们发现的最令人担忧的报道,来自《马里兰社区新闻》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谈到了由于地铁维修,在上下班高峰时间,地铁站里面排队乘客的长龙。来自Bethesda的乘客BenjaminRoss每天都要坐地铁到城里上班,她说: “我站在这个长队中,感到身边的乘客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一切。”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