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借住盛家的“辛家花园”一九一四年六月,康有为抵达申城,很快相中“辛家花园”(今新闸路一0一0号中华新村),便立即租赁,年租金为一千四百四十银元(约折合今人民币十万元)。“辛家花园”原为犹太商人辛溪所拥有,后来破产被以发售彩票的方式拍卖,易主盛宣怀,但一般市民仍习惯沿用旧称。该园占地十亩,围墙呈红色,进门即迎长约三十米的木桥,过桥有走廊贯穿两个亭子,廊边近水处可坐着垂钓;园内曲径纵横,林木茂盛,花卉遍地,一派江南田园风光。康有为对矗立的两座宫殿式楼房挺满意,分别起名为“游存楼”和“补读楼”;他还在花园里搭起凉棚,种植瓜果,饲养了大龟、海豹、澳洲袋鼠等观赏动物。康有为和家眷在“辛家花园”过了八年悠闲的隐居生活。在此期间,康有为遇到一件极为伤感的事,就是他那年仅二十四岁的三太太何旃理突患腥红热,不幸病故。为纪念英年早逝的爱妾,康有为找到暂宿“辛家花园”的徐悲鸿,请这位青年画家依据遗照绘了她的油画肖像。同时,康有为还怀着深情写下了绵绵千言的《金光梦》词,其中云:“浓艳凝香带叶妍,粉痕墨晕态犹鲜。而今落尽残红后,读画题诗更惘然。一枝浓艳发遗香,剩粉残笺空断肠。色相华严常示现,殿将画谱拾群芳。”曾有评论说,这首爱情悲歌堪称康有为诗中的“绝品”,虽不似自居易的《长恨歌》那样有名,那样感人,但也是和血带泪的倾诉,是至真至诚的表述,一字一句都流露了真情实感。一直租赁盛家住宅终究不太方便,亦非长久之计,于是康有为决定迁出“辛家花园”。嗣后,盛宣怀之妻把该园捐献给佛门,后来改建为里弄。相传系康有为当年亲手种植的几棵广玉兰树,迄今仍在原址亭亭玉立。自建“游存庐”和“莹园”一九二一年春,康有为在上海愚园路置地十亩,仿“辛家花园”的风格,造起豪华的园林式住宅“游存庐”,他的《游存庐落成》诗充分表达出自己乔迁新居的喜悦:“自有天游入非想,默存独乐始于今。”数年后,康有为还利用这里的沿街房屋开办了天游学院。“游存庐”的主要建筑,是中西合璧的楼房“延香堂”,两层共十间屋,楼上楼下均有走廊;另有传统形式的平房“三本堂”,其名源于《荀子·礼论》的“天为生之本,祖为类之本,圣为教之本”。此外,园内有座古色古香的“竹屋”,它形似附近简照南(上海南洋烟草公司创办人,与康有为长相往来)宅院中的“茅庐”,外面饰翠竹、内部系木质,康有为常在这里会友;园内还挖了一个曲折的大池塘,上架两座木桥,水面可划船;挖池起出的泥土则堆成一座假山,山腰分布着茅亭;各处种植樱花四百株、桃花四百株、红梅数十株和开绿花的梨树,以及菊花、玫瑰等,并有葡萄架、紫藤棚;还饲养了一些观赏动物,如金鱼、孔雀、猴子、麇鹿、驴子等。翌年,康有为想享受郊野之趣,遂于上海杨树浦临江之处筑“莹园”,并按江南田园格局设计,简单中显现水乡农夫躬耕田野、安居乐业之意境。“莹园”落成之日,康有为很早就起身,他仰视茫茫苍穹,又凝视被晨曦撒上金色的江面,不禁吟出《新筑别墅于杨树浦临吴淞江作》诗:“白茅覆屋竹编墙,丈室三间小草堂。剪取吴淞作池饮,遥吞渤海看云翔。种菜闭门吾将老,倚槛听涛我坐忘。夜夜潮声惊拍岸,大堤起步月似霜。”嗣后,康有为和家眷常坐着马车,悠然地去那儿小住,远眺日出东海之美景。一九一九年初夏,年逾花甲的康有为迎娶杭州船家少女张阿翠为六姨太(一说为七姨太),婚礼在“游存庐”举行时,邀请了不少达官贵人、名流大亨,轰动上海。康有为对张阿翠很宠爱,他不仅亲自为她起大名张光、字明漪,还专门请家庭教师教她读书识字。一九二七年三月八日,康有为过七十岁生日,亲朋好友、门生弟子齐集“游存庐”。得意门生梁启超赠寿联:“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年七十矣!奉觞豆于国叟,至欢忻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全联集《史记》、《汉书》及《郑康成集》中的句子而成,天然贴切,把康有为比喻为孔圣人,这让一直以“康圣人”自居的康有为煞是喜欢。逊帝溥仪则派徐良从天津送来亲题的“岳峙渊清”匾额和一柄玉如意,作为给康有为的寿诞贺礼;这让他受宠若惊,居然重整前清官服,遥拜天恩,并挥笔写下一份“谢恩折”,让人用小楷誊清,石印千份,分赠前来祝寿的宾客。不知何故,康有为在“莹园”建成一年后,就把它转让掉;抗战期间,这座别墅毁于侵沪日军的炮火。“游存庐”也称为“康公馆”,在一九三。年春康家将它出售给浙江兴业银行;该行将原有园林拆除,改建为弄堂式居民楼房四十多栋,定名为“愚园新村”,迄今尚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