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章 时间心理学的前四条法则
  
  1. 时间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逝得更快
  
  下面是我一个朋友提供的有关时间消失的例子。15岁那年,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去法国的旅游。他虽然不幸就读于男子学校,但幸运的是当地女子学校的女生也会参加这次旅游。你猜对了,他的这次旅行很愉快,喝法国啤酒,抽法国香烟,而且和其中一个女孩开始了青涩的恋爱。
  一年后的一天,他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发现对面的两个女孩很眼熟。过了一会儿,他想起这两个女孩也参加了那次旅游。他突然意识到上次旅游过后已经差不多快一年了,这次偶遇勾起了他的很多回忆。他告诉我说:
  
  那一年似乎十分漫长。虽然那次旅行的大部分时间我都痴情地迷恋着她们,但是一年的时间还是让我忘了这两个女孩的摸样。我想走过去和她们聊聊,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她们恐怕已经忘了我(虽然这是在为我的害羞找借口)……如果现在问我是怎么看待那一年时间的,我会说它大约相当于现在四年的时间。
  
  当然,时间心理学条法则十分常见,因此不需要用例子来解释。所有人都会想:为什么感觉每一年的圣诞节来得越来越快;当一年快结束的时候,你为什么能够习惯于在签支票时写下新一年的日期;为什么你会觉得好像昨天还在给孩子换尿布,而今天他们就已经快大学毕业了……
  每次我做讲座或者参加研讨会时,都会陈述这个法则并询问在场的人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然后记录下相关数据并整理出来继续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者中超过93%的人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消逝得更快了。事实上,大部分20岁左右的年轻人都不赞同这个观点,他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时间会加速。另外,据心里学家所作的问卷调查发现,几乎每个人——包括大学生——都感觉时间比过去(当他们的年龄只是现在的一半或者四分之一的时候)消逝得更快。然而惹人注目的是,许多实验结果都表明,如果让老年人来猜测时间段的长短,或者“再现”这些时间段,他们所猜出来的结果比年轻人要短一些。
  
  两个人生阶段
  有时有这样一种说法,人都会经历两个人生阶段,即5岁以前和5岁之后。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人在5岁以前的生命会包含大量的时间。有这样一种可能,即我们在5岁以前所经历的时间量和与5岁以后的70多年所经历的时间量是一样的。正如比尔?布莱森(Bill Byron)在他的童年回忆录《霹雳男孩的生活与年华》(The Life and Time of the thunderbolt Kid)中所说:“因为时间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流动得更慢……如果按照成年人的说法来计算,(童年)会持续几十年的时间。”
  在我们一生的头几个月里,我们好像根本就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根据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他通过大量的实验来查考儿童的认知发展)的调查,在我们一生的头几个月里,我们生活在一种“无空间”状态中,我们不能区分不同的物体之间,以及物体与我们之间的区别。我们和世界是溶合在一起的,我们不知道我们会在哪里结束,也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同时,我们也生活在“永恒”的状态之中,因为——和我们不知道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区别一样——我们不能知道这一刻与下一刻的区别。我们不知道事情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正如超个人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肯?威尔伯(Ken Wilber)所写,对一个新生儿来说“没有真正的空间……就像自我与环境之间没有隔阂,没有距离或者区分。因此,同样也没有时间,因为空间中的一系列物体都无法被识别。”
  只有当我们的分离感开始形成,我们才开始从不受时间影响的领域里慢慢脱离出来。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这种概念在大约7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形成。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认识到我们是独立的个体,与世界是彼此分离的,并认识到不同物体之间的区别。这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我们开始意识到不同事件之间的区别。随着语言中现在时态、过去时态和未来时态的发展,我们开始感知到时间的先后顺序,感知到过去和未来。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这个过程有四个阶段。阶段,我们意识到人的到来和事情的开始;第二个阶段,我们意识到人的离开和事情的结束;第三个阶段,我们意识到人或者物体移动时,它们之间存在距离;第四个阶段,我们开始能够测量移动的物体之间或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此时我们就已经形成了时间顺序的概念。
  时间概念形成后,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受制于时间。时间的加速并不只有我们成年人才能够体验得到,它很可能在幼儿时代就已经开始发生了。如果这种顺序概念是自我分离感所引发的结果,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自我概念越强烈,顺序概念就会越完善——意味着时间消逝得更快。对于一个2岁的小孩来说,时间确实在流逝,但是却是以一种慢得难以置信的速度。但是随着孩子自我概念越来越完善,时间消逝的速度也会变快。与3岁小孩相比,4岁孩子就会觉得时间过得更快一些,而与6岁小孩相比,7岁孩子也会觉得时间过得过快。
  但是,我孩提时代去康威(Conway)的旅行表明:即使是在6、7岁这个年龄,与成年人相比,时间也消逝得慢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小孩总是觉得时间的流逝量要比实际的多很多,他们总是抱怨时间过得太慢了。正如比尔?布莱森书中所讲,对孩子来说,“在下午炎热的教室里,时间会比平时慢5倍;汽车旅行超过5英里,时间就会比平时慢8倍”。当小学生的注意力开始不集中时,小学老师们就该注意到这一点——对他们来说一节课似乎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一天也只是短短地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30分而已),但是同样的时间对孩子来说,就像被拉长了许多倍。在育儿实践时也要留意这一点。近有许多关于将孩子交给托儿所照看会有什么影响的讨论,其中有一个方面应该纳入考虑范围:在离开父母之后,孩子们对时间是怎样一种认知。比如父母每天早上8点将孩子送到托儿所,下午5点接回来,然后在哄睡前和他(她)玩耍2小时30分。这9小时30分的时间对成年人来说都已经够长了,对小孩子来说则更甚。“被拉长”的时间可能会强化因分离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比如潜意识抵制,削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联系。
  小孩子的时间感在其他方面也没有发育完善。他们不能准确地估算事情持续了多长时间——实际上,他们在6、7岁时的时间感只局限于秒。他们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也没有一种清楚的顺序感。当2到4岁的小孩谈论他们做过的事,或者复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时,他们几乎总是混淆事情发生的顺序,他们通常是根据关联性而不是连续性将事情归集在一起。同样地,他们普遍不能将一系列图片排列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他们对未来的意识也是有限的。我们常常忘记未来和过去并非真的存在。它们只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中。真正存在的是现在并且只有现在,因为我们身处当下,所以我们才会有关于未来和过去的思考。我们记得过去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也期待即将发生的事情。正如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写的:“过去只存在于记忆里,未来只存在于期待中,两者都是现在的事实。”因为小孩没有抽象或者理性思考的能力(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这种能力只有到了7岁才会形成),他们很难构想出过去或者未来。几年前的一天,我的妻子打算带侄子和侄女一起去看歌剧。早上她看见5岁的侄子查理(Charlie)不知道为什么在哭。“别担心,查理,”她对他说,“今晚我们会去看《穿靴子的猫》(Puss in Boots)。”查理茫然地看着她,好像并没有明白“今天晚上”是什么意思,于是又开始继续哭泣。这让我的妻子想起了孩提时代的一次圣诞节。一天她正在发脾气,她的哥哥想让她高兴起来,就逗她说:“别担心,帕姆(Pam),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到时你会收到很多礼物。”她觉得“明天”对她来说毫无意义。于是她吼道:“明天又不是现在!”
  根据德国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理论,人类的时间概念完全形成是在15到16岁。在经历了“时间困惑期”后,我们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时间感知”。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的自我感已经完全形成,其中包括与世界的分离感、抽象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虽然我们的时间概念已经完全形成,但是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我们的生活里充满了各种新的体验,以至于时间好像消逝得相当慢。大多数人在20多岁或者刚到30岁时才开始注意到时间会加速。这时我们已经安定下来了。我们已经适应了工作、婚姻和家庭生活,我们的生活已经变成了例行公事——工作,回家,吃饭,看电视;例如一周例程就是星期一晚上去健身,星期三晚上去看电影,星期五晚上和朋友聚会等;一年的例程就是生日,法定假日和夏天两个星期的假期。几年后,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这些例行公事的时间似乎在不断减少,就好像我们在一个每循环一次就会加速的转盘上一样。100年前,法国哲学家保罗?珍妮特(Paul Janet)这样写道:
  
  不管是谁,在计算他记忆中的很多个5年时,他终会发现,近的这5年要比之前同样的5年过得快很多。如果让一个人回想他近的8年或10年学生时光,这段时光感觉会像一个世纪般漫长。但将这段时光与生命中的后8年或10年作比较的话,这段时光就只有1个小时那么长了。
  
  向前叠缩
  我想占用你一小段时间回答几个问题,告诉我下面的事情发生在哪一年。
  
  1. 洛克比(Lockerbie)空难
  2. 东京地铁车站恐怖的毒气袭击事件
  3. 柏林墙倒塌
  4. 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与莫妮卡?莱温斯基(Monica Lewinsky)的性丑闻
  5. 甲壳虫乐队主音吉他手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之死
  6. 戴安娜(Diana)王妃之死
  
  你可以在这本书的XX页找到答案,而且你们中的大多数会发现——只要你们年纪足以让你记住这些事情——总的来看,你们都会把事情发生的时间确定得太过靠前。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向前叠缩”现象:认为事情发生的时间总是比实际发生的时间更靠近现在。婚姻、死亡、生孩子——当我们回头看这一些重要的事情时,我们总会对事情已经发生如此之久感到惊讶。就像一个朋友在4年前死的,但是我们却认为是在2年前;当你觉得你的某个侄子或者侄女只有3、4岁时,实际上已经10岁了。一位83岁的老人这样告诉我:“我从来都无法记住事情发生的准确时间。当人们问我什么时候谈的恋爱,什么时候结的婚,什么时候生的病,老伴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我总是会说错。如果我说是2年,其实已经5年了;如果我说是6个月,事实上却是2年。”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事情,你在确定时间的时候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这节开头的那些事件:调查表明,人们通常会将这些事件所发生的时间说得很靠近现在。也许这就是因为时间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消逝得更快,每个月或者每一年都会比之前消逝得更快。有时会因为一个朋友的去世或者婴儿的出生,或者一位名人的逝世,4年感觉没有4年那么长,这是因为在这4年中,时间消逝得更快了,只是你没有意识到罢了。
  我们成年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概念也会变得很敏感。我们仔细而富有逻辑的思考能力意味着,我们将过去和未来看得和现在同样重要。在小孩子眼中只有此时此刻——他们从不担心在下周的生日派对上会和他人相处不愉快;也不会不断去回想上周在托儿所发生的事情。与之相反,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现在,现在正在做的事,现在的人和物,以及现在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而我们成年人是活在我们自己内心世界里,不是这个世界之中,也不在此刻——我们开始作白日梦,深思熟虑,活在担心和计划之中。我们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在此时此刻,而是“彼时彼刻”。我们花费太多时间思考未来和过去,为此便对现在视而不见。350年前,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这样写道:“我们是愚蠢的,我们在不属于我们的时间里闲逛,却从来没有思考过那些属于我们的时间。”
  而同时,时间的转盘在不断加速,导致几年感觉像几个月,几十年感觉像几年,然而当我们到晚年的时候,时间快得让人恐惧,我们还在考虑怎样度过某段时间时,它几乎已经结束了。我曾访问过的一位79岁的老太太告诉我:“我知道我年纪大了,我也活很久了,但是我并不觉得我有那么老,因为上一个20年刚刚才匆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