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章 出猎
  1988年9月,严冬早早地降临了阿拉斯加北坡(North Slope)。西伯利亚寒流涌入,带来阵阵狂风和异乎寻常的寒冷。一周之内,平均气温从10度下降到零下20度。海岸围起了一圈异常坚硬的冰墙,将美国北方的海岸和凶险的北冰洋隔离开来。
  几个星期前,成千上万只在该海域捕食的鲸鱼大部分开始往南迁移。但3只年幼的加利福尼亚灰鲸没有走。其中2只已经断奶,1只还在嗷嗷待哺。它们没有察觉到坚冰正一步步在头上包围起来。要是知道那越来越多的东西是什么,它们肯定也会和其他同伴一起离开的。可是,它们依旧在无边无际的海底捕食着美味的虾蟹。
  这些灰鲸一点也不着急离开。干嘛要走呢?它们胃口很好,食物供给也取之不尽。它们感觉不到什么危险。而且,一旦冬天离开这饕餮之地前往下加利福尼亚半岛(Baja California)那个更温暖的家,直到第二年春天回到阿拉斯加,其间它们不会吃任何东西。等到回来已经是五个月后了。那时,它们可能已经绕了9000英里,走过了世界上哺乳动物迁徙中长的旅程。这对于一个吃货来说,饿得可真够久的。
  迁徙意味着对抗。虎鲸、大白鲨和其他很多食肉动物都捕食年幼的灰鲸。正是因为它们年幼,所以很容易被抓住。缺乏经验的灰鲸在北极圈的现实生存环境下很快就能茁壮成长起来。
  距离“巴罗角”(Point Barrow)仅仅数百英尺外,3只灰鲸漫不经心地游摆着,吸食海底虾米之类的片脚甲壳动物。巴罗角是北美大陆尽头一个狭窄的海角,长约5英里。巴罗小镇位于巴罗角西南方4英里处,是世界上爱斯基摩人、古老和远的北部聚居地。这几只鲸鱼要是其他时间出现在阿拉斯加州北冰洋海岸的其他地区,可能在冰层下面淹死了也没人知道。
  短短几周之内,这3只鲸鱼将会成为有史以来幸运的动物,受到另一个物种前所未有的帮助。就我们所知,古往今来,它们是首例幸免于难的鲸鱼,而其它落难的鲸鱼却难逃悲催的命运。它们不会像其他搁浅的鲸鱼那样被淹死,也不会遭到高科技捕鲸船猎杀,变成日本化妆品或者俄罗斯冰激凌。至少现在,当地的因纽特人还不能借口捕鲸配额还没用完,把它们搬上餐桌。
  每年春天冰雪融化之际,幼鲸的尸体凌乱地堆积在阿拉斯加北冰洋海岸上,几个月后才被当地人发现。每年见过死鲸的当地人明白,它们很可能是淹死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灰鲸尸体都未成年,甚至刚刚生下来不久。令人宽慰的是,这些鲸鱼死有所值,至少大家的泪水不会白流。自然界从来不会让一个生物白白死去。它们是北冰洋整个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
  那3只灰鲸有时会停止进食,在粗糙的海底挠一挠它们笨拙的鼻口,缓解寄生在皮肤上的鲸虱和藤壶带来的不适。可笑的是,接下来的这个月里,正是这些令它们瘙痒难耐的小虫多次将它们从死亡陷阱中拖出来。
  自古以来,当地的因纽特人(他们过去称自己为爱斯基摩人。别人叫他们爱斯基摩人,他们也不以为怪。)靠灰鲸生存,用灰鲸建立起整个生存文明。过去几百年间,他们开始喜欢吃更加美味的弓头鲸。弓头鲸的外皮干净光滑,比丑陋、倒人胃口的加利福尼亚灰鲸好吃多了。
  藤壶虽然让这3只灰鲸感到烦恼,但是比起生活在当地的一个爱斯基摩捕鲸人,这些小虫虫真算不上什么。这位捕鲸船船长尽管只有5.3英尺高,却凭着一身胆量赢得了“马利克”(Malik)的称号。在因纽特语中,“马利克”的意思是“小巨人”。他已入花甲之年,大半生行走在巴罗角外常年晃动的冰层间,寻找弓头鲸。就像其他刚接触西方历法不久的人一样,大部分上了年纪的爱斯基摩人都说不出自己有多少岁。
  居住在冰天雪地、一派荒芜的世界,人们以前只有鲸鱼这一种食物来源比较充分,能够养得活人,直到近情况才有所改变。弓头鲸一般长约60英尺,平均一只弓头鲸可以供一个普通的因纽特村庄吃上一年。北极外的人说马利克的工作是“为了维持生计而捕鲸。”但是有的人觉得他是为了生计而捕鲸,而有的人认为他大开杀戒。
  到了1988年9月初,巴罗镇的捕鲸船船长们开始为当年惨淡的秋季捕猎而焦虑。眼看冬天顷刻来袭,从春天以来,附近没有人捕到过一只鲸鱼。北极圈的冬天来得很快。况且冬天并不是空手而至,而是带来长达6个月全世界寒冷的天气和67天极夜。在阿拉斯加州巴罗镇,太阳每年在11月17日落下,直到第二年1月21日才升起。
  气温罕见地下降到零下50度。寒风从北极或从西伯利亚掠过波伏特海(Beaufort)和楚克奇(Chukchi)海呼啸而至,风速高达每小时100英里,寒风指数可能会降到零下175度。当然,阿拉斯加人不关心寒风指数。周围的温度数字已经十分糟糕了。
  阿拉斯加人都知道,美国第49州这个地方只有两个季节:冬天和糟糕透顶的深秋。你越往阿拉斯加北部走,越发现这不是开玩笑。巴罗镇就是人们可以到达的北的地方。
  巴罗镇人骄傲地称他们的小镇为“世界之巅 “。不管怎样,它也确实是世界之巅。巴罗镇坐落在北极圈以北320英里处。夏季两三个星期的时间里,冰层退却到一定程度,厚厚的装甲补给船能够到达这里,其他时间只能坐飞机。
  2.5万年前,爱斯基摩人的祖先自西伯利亚出发,路经水陆冰原,穿过白令海峡来到这里。从那以后,马利克和他的族人把巴罗角当成了他们的故乡。勇猛的航海人曾经乘坐的快舟叫做”蒙皮船“,用晒干的海象皮或海狮皮制成。他们肯定是先定居在北美大陆的人。没有人知道他们之前还有没有定居者,所以他们称自己为美洲人,又有谁能非议呢?
  到1988年为止,巴罗镇人口有3000多一点点,其中大约2700人自称和那些远古探险者有一定血缘关系。1988年9月16日晚上,马利克召集起他的6名捕鲸船船员,相聚在那奇克街(Nachick Street)号称世界上北端的中餐馆”山姆和李“餐厅(Sam & Lee‘s),一起整理他们的工具。工具分类、组装、打包完毕,他们就准备前往北冰洋尚未结冰的海域,追捕迁徙中的弓头鲸。
  在这场自然界危险的比赛中,他们一行7人挑战的鲸鱼超级强大、机敏而又灵活,体重达40吨。他们的捕鲸船不是蒙皮船,而是更加坚固的小型铝艇。小船靠人工划桨和现代尾挂发动机推动。鲸鱼的尾巴一拍,或者是鱼鳍一扫,很容易就能把小船掀翻。鲸鱼的尾巴和鳍一并称为鱼尾,可以神秘而精确地帮助这类巨大的哺乳动物定位、前行,同时也能抗衡或者简单规避任何傻不啦叽敢去和它对峙的动物或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