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序言

人老先从哪里开始?
治病不如防病,有病早治,无病早防,这是保健的良策。人到中年,病痛渐多,抗衰老的意识增强,一般人会学些进补的方法,或加强体育运动,以增强体魄,有一定效果。人老先从哪里开始?有说是腿脚,有说是眼睛,有说是牙齿。其实,身体在衰老进程中,并非从鱼尾纹开始,而是首先由脊柱开始的。因此,不能等到中年才注重脊柱的保健。脊椎病的防治,应从小开始,重视脊柱保健,可以获得防病保健、抗衰老的多方效益。
青少年时期,生活和学习时的不良姿势,玩耍或运动时的不慎致伤,出生时的产伤,均可发生脊柱的筋骨损伤而发展成脊椎病,影响健康和学习,甚至引起发育障碍;不少青年人已有落枕的体验,落枕是颈椎失稳的开始,敲响了预防颈椎病的警钟;有些人早上醒来,感到身体某部发僵不灵活,或头脑不清醒,要经过晨运或做一些动作,才恢复轻松自如;有些青壮年人,工作不耐劳,日间哈欠频频,非常倦怠;有人没有原因而入睡困难,有人入睡容易却恶梦多多,似睡非醒;不少人年纪不大,精神体力不支,心情烦躁,找各专科医生检查,未能确诊疾病,目前称为“亚健康”(subhealth,健康与患病之外的“第三状态”);有的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的,服用药物,只能治标,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年老多病并非必然,及早防治脊椎病,即能避免诸多疼痛的发生,推迟各内脏功能的衰退,从而达到既长寿又健康的理想状态。若能认识多种常见病、慢性病与脊椎病因相关,就可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应用治脊疗法,使这些病症早日治愈,取得满意的疗效。
人们总希望有更多的保健好方法。龙层花、魏征教授长期从事脊柱相关疾病的研究,是国内外著名的、有重大贡献的学者。他们夫妇协力同心,毕生的成果填补了医学多项空白,是中国治脊疗法的开创者;龙氏整脊法已成为医界公认的安全、高效的科学治脊学。本书的出版,对医生和患者都将带来福音,医生可以从中吸取新的知识,患者可学到自我预防和自我治疗的技术。我作为终生研究脊椎病的同道,十分荣幸地向全社会推荐这部新作,深信大家读后会得到满足。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学会主任
潘之清
自?序
脊椎病是多病之源。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有如大厦的支柱,脊柱内有脊髓,是神经系统中的低级中枢(脑神经是高级中枢),由脊髓发出的周围神经,支配全身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由脊髓发出的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功能,全身血管的舒缩,汗腺的分泌;心脏输给脑部的血液,需经颈部上行至脑,其中两条椎动脉和椎静脉穿行于颈椎横突之间,这就是颈椎病会引起头昏脑胀的主因所在。由此可想而知,脊椎病不只是能导致众所熟悉的颈肩腰腿痛,而且又是许多(目前已研究证明的有七十多种)病症的病因之一。因此,有健康的脊柱,能使人们工作时精力充沛,休息时睡得好,从而体壮力健,精神舒畅。
我与魏征教授于1959年开始用中西医结合医学方法诊治颈椎病,发现不少病人在颈椎病治好时,头面部或全身性的慢性病症不药而愈,故于1969年开始,研究脊椎病与内脏疾病相关性的机理。1972年由全院多科室的专家,成立“脊椎相关性疾病科研组”,后改为“脊椎相关性疾病研究所”,历经三十多年,进行了脊柱病的解剖学研究、放射诊断学研究、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创立了“脊椎病因治疗学”的基础理论和治脊疗法。
脊椎病因治疗学,为目前西医学许多病因未明的疑难病、慢性病,创立了一项新的病因学说,开创了一种新的诊治方法。但各种疾病,常由多种病因引起,治脊疗法只适用于脊椎病因引发的病症,因此,这类慢性病和疑难病,首先应由各专科医生确诊,例如眼睑下垂,先请眼科和神经科医生诊断;高血压请心血管科诊断。当经专科医生检查,未查出确切病因者,或被诊断为原发性、神经性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就可按脊椎病因相关性病症,进行三步定位诊断法检查(详见附录4)。
这项科研成果,弥补了各专科对这类病症诊治之不足。例如原发性高血压病和局部性癫痫,用降血压药和抗癫痫药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都难以根治,必须长期用药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使患者难以真正康复。如能及早确诊为颈椎相关性疾病,应用治脊疗法(重症患者需同时应用药物治疗,至病情明显好转后方减停药物),将使许多临床上的慢性疑难病者,获得较彻底的治疗,免除终生服药的痛苦。
1986年以来,广州市多间医学院接受了此理论,有举办专题国际学习班的,有列入该大学的国际学院海外大专班课程的,广州医学院在钟南山院长的大力支持下,经专家论证,自1996年正式设立“脊柱相关疾病诊治”选修课,成为该校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我院自1972年开始接收本课题进修生和硕士研究生,每年举办多期专题培训班。1988年应美国部分中医学院邀请,在美国举办专题培训班,受聘为客座教授。为国内外培训的学员数千人,学员分布全国各省市,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港、澳、台的执业医师或治疗师,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著六本,其中《脊椎病因治疗学》、TheStudyandTreatmentofSpinalDiseases和录像带(后改为VCD版本)均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人希望这套科普丛书,能使早期的脊椎病患者,认识自己健康问题的根由,及时正确地加以预防,或适时的诊治。诚然,本丛书介绍的病例,都是参编者的真实医案,其中多数是病情较重的,到此阶段的患者,自我治疗已难痊愈了,应该到医院或有经验的专科诊所诊治。但是这些病例所发生的病情,早期多是较轻的,或反复发作的,不少人曾为此去医院检查过,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或未找到脊椎病专科医师诊治,甚或被误诊为神经官能性病症的。为达到无病预防,有病早治的目的,希望本书读者能从中获得启发,若已患有脊椎病,轻者及早做自我治疗,较重者应及早到医院或脊椎专科诊所进行诊断、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脊椎病已从颈肩腰腿痛的骨科范畴,发展成为七十多种临床常见病或慢性疑难病的脊椎病因相关性的病症,用脊椎病因学理论诊断这类病症,能找到发病根源,达到“治病必求其本”的理想目的。用中西医结合的治脊疗法治疗这些病症,常可获得“立竿见影”的疗效。但是,临床上的各种症状(自我感觉到的不舒服),是有多种病因的,所以,本书介绍的自我治疗方法,只是治疗脊椎病引起的症状,如果经过一星期左右的治疗无好转,就应该到医院检查,以免耽误了其它病因所致的疾病的早期诊治。
由于本人对科普写作水平有限,书中定有不尽人意之处,希望读者多多提出批评建议,有待改进提高。本书是在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下完成的,是我在香港发表的第四本作品,我对商务印书馆这种大力扶持新兴学科、推动临床医学进步的努力,又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热情所感动,故在年老体弱的艰难条件下完成这套丛书,在此谨向在我编写这套丛书过程中,为我组稿、编写、出版给予支持和诚恳帮助的医师和参与者,表示衷心的敬意和致谢!
                            龙层花

章 腰骶椎病引发的病症
腰椎病与骶椎病,是脊椎病发生在腰段椎间或骶椎部的病症,由于腰椎与骨盆的组织结构紧密相连,因而由急性外伤、慢性劳损或退化引发的病症,临床症状近似,治疗若不对症,极易形成慢性腰腿痛或顽固病症,故将腰椎病和骶椎病合并介绍。
本章介绍的病症是指因腰骶椎部的椎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俗称筋,包括: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囊)遭受损伤(急性外伤和慢性劳损),或退化,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发生脊椎关节错位(displacement)、椎间盘突出(膨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直接或间接地对神经根、植物神经(内脏神经)、脊髓(马尾神经)和椎间血管等产生刺激或压迫,而引发的临床多种症状,常因损及植物神经而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受损神经支配的内脏发生疾病。
脊椎病不包括脊椎骨折、脱位(dislocation)、结核、肿瘤、类风湿和嗜伊红细胞肉芽肿等疾病。本章主要介绍腰骶椎病症状的临床常见表现。

第三节 现代化生活为何会引起腰骶椎病?
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开车多走路少了,骨骼和肌肉运动就少了,卧软床、坐软沙发多,无论家居或办公室工作,长久的坐姿多使脊柱长期处于前屈位,缺少后伸姿势,故易出现腰酸背痛,而且会发展为腰椎、骶椎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是很值得重视并积极防治的。

个案实录
个案1 余女士,48 岁,家庭妇女。在弯腰捡头发时,突然感到右侧腰臀部闪电式剧痛,即时趴下动弹不得,由家人送来急诊。
经医生治疗一次,即时好转,可自行起床,下地走动了,3次治疗后疼痛消失,运动自如了。
医生诊断
1. 骨盆旋移症:腰骶关节“滑膜嵌顿”;
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医生分析:发病前,已有慢性腰痛史5 年。余女士家庭经济富裕,提早退休在家享福。除看电视外,每天打牌3~4 小时,偶有玩通宵的。近一年来,腰痛比前发作多些,但很快可自行好了,打牌久坐时,出现腰酸背痛不适症状,这说明她在享受现代生活时,忽视了积极锻炼身体,她打牌时间太长,坐姿不正(跷二郎腿),导致肌力失衡,韧带松弛,在大弯腰拾物的诱因作用下,腰骶关节突发“滑膜嵌顿”,而使脊椎病突然急性发作。
医生检查:触诊右侧髂后上棘较对侧降低,腰骶关节后突压痛显著,耻骨联合右侧较左侧高并有压痛,双下肢不等长,患肢较对侧短0.5cm(左长右短);第3 腰椎横突右侧较对侧向后隆凸,可触及鸡蛋大的软组织硬结,压痛明显。临床虽属急性腰扭伤表现,而实质是骨盆旋移症和第3 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急性发作(由轻加重)。
小资料
脊椎关节滑膜嵌顿
是脊椎病急性发作的一种类型,临床“落枕”病人多见此症,也可发生在胸、腰、骶椎各关节,发病部位突感剧痛,不能活动。好发于椎间关节囊松弛者,当关节开合活动中,椎关节张开活动度过大且时间过长,使关节内膜牵张松弛,又突然活动脊椎,关节囊中的内膜因松弛而在关节咬合时,被嵌入关节中而受伤,称为“关节滑膜嵌顿”。类似牙齿咬着口腔黏膜而致伤一样。此滑膜即关节内膜,由脊膜返回支神经支配,其交感神经支配分泌滑液,痛觉十分敏感,滑膜受伤即大量分泌滑液,使关节即时肿胀且疼痛明显,与此关节相关的肌肉即呈保护性肌紧张,而使病部不能活动,十分痛苦。

治脊方案
1. 主治法:先用按摩、揉拒衮、拿捏等轻松手法,进行腰背部紧张的软组织放松,继以轻柔的拇指推法,在右侧腰3 横突硬结附近推3~5 分钟以松解硬结;再行正骨手法复位:首先需解除腰骶关节的“滑膜嵌顿”。实操方法:病者俯卧,下腹垫高枕(使腰前屈姿势下使关节张开),施用下肢点穴法,此“上病下治”之法,能使嵌顿的滑膜得以退离关节,解除嵌顿后,施以牵抖分压法调正骶、髂关节错位;取去高枕,再行侧卧牵抖冲压法和仰卧屈腿旋髋按压法。调整骨盆旋移症后,用俯卧腰椎单腿后伸扳法,以调整腰3 右侧横突旋后,病人经复位后,虽仍疼痛,但已能起床活动。
2. 辅治法:(1)配以针灸:穴位选用环跳、居髎、腰眼、肾俞、阳陵泉等,以加速止痛康复;(2)超声波疗法,治疗腰骶关节、右侧骶髂关节和腰3 横突硬结部,能加速关节炎症吸收消散和软化软组织硬结;再以透热疗法治疗腰背部,以改善血循环和舒缓痉挛的深部软组织。正骨推拿手法松解滑膜嵌顿、调正骶髂关节错位,是取得立竿见影疗效的方法,故在治脊方案中称为主治法,其他疗法在此急性期都属辅治法,使方案更完善,提高疗效,加速痊愈。
特别提示
脊椎关节滑膜嵌顿的治疗,应先将嵌顿的滑膜松解,再行各种方法治疗,切勿在滑膜嵌顿未松解前做局部按摩,否则将使受嵌压的滑膜加重伤害。解除嵌压后,凡具消肿、止痛的疗法均有疗效,本例应用的超声波疗法,疗效。

个案2 李先生,35 岁,计算机工程师。晚上半卧在软沙发看电视时睡着了,第二天醒后觉左腰部“隐隐作痛”,先不予理会,想着过几天会慢慢好。
一周后不但腰未见好,左大腿也开始痛,一直牵到脚底并伴有麻木不适感觉,左腹股沟(大腿根部)也痛,抬腿困难;看家庭医生给消炎止痛药内服后,暂时止痛了,但停药又复痛。两年来,曾看过几位治疗师,症状时轻时重。在中医骨伤科诊所就诊后,确诊为脊椎多关节错位,用正骨推拿手法调正,配以针灸、中药等综合治疗4 次明显改善,6 次后临床基本治愈。
医生诊断
1. 第3-5 腰椎多关节旋转式错位;
2. 脊柱轻度侧弯引致颈、胸、腰椎关节功能紊乱。
触诊检查:其腰3/4/5 棘突均向左偏歪,腰眼处(第3 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左侧环跳穴(左臀部)深压痛,提示属腰源性股神经及坐骨神经痛。
医生分析:李先生的腰腿痛病是睡姿不良扭伤,使腰椎关节错位所致。由于长期生活姿势不良,使脊柱相关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脊椎一些部位的小关节明显扭转,发生静力性损伤,使整体脊柱力学失衡,发展而致部分颈、胸、腰椎的椎间韧带扭伤而至椎间失稳。在此状态下,看电视睡着由半卧位翻身侧转成半俯卧姿势,引起3-5 腰椎扭转小关节错位而发病。
治脊方案
1. 主治法:正骨推拿,病人俯卧位,胸前垫软枕,先用掌揉法和“摇腿揉腰骶法”在腰背部往返操作3~5 遍,用力先浅柔,后深重进行,使紧张的肌肉充分放松;再以正骨手法“侧卧腰椎斜扳法”纠正第3-5 腰椎侧弯和4/5 旋转式错位;以“侧卧推肩摇正法”纠正第2 胸椎侧摆式错位;以“跨角扳按法”纠正第2颈椎右侧摆式错位,正骨复位后,施以软组织强壮手法和痛区手法。
2. 辅治法:用针灸疗法通经活络,整体调理,选穴:华佗夹脊穴、环跳穴、腰眼“阿是穴”,针直刺痛处。
3.中药活血通脉丸内服。经4次治疗明显改善,6次后,腰痛、腿麻痛、腹股沟痛均基本消除,因工作关系而结束治疗。
医嘱
1. 纠正不良姿势,以预防复发;
2. 经常做单杠或双杠锻炼,以继续纠正轻度脊柱侧弯;
3. 每半年来复诊治疗一次。
病因分析
例2 的李先生是计算机工程师,工作繁忙,每天坐在计算机前工作8~15 小时,身体疲乏时喜欢卧床看电视,常靠在软沙发上在半卧位姿势下看节目2~5 小时,有时会睡着而侧转身呈扭腰姿势,此次即因此而发病。这即所谓“脊椎病年轻化”的问题,他的工作过劳,长期坐姿不良致腰肌慢性劳损,已有腰3 横突处的软组织硬结形成;生活姿势不良,更使腰椎间失去正常的稳定性,这是发病前的病理变化。此次是扭腰睡姿时间长,将3-5 腰椎扭转加重而导致腰椎关节错位,使神经根在椎间孔内受到挤压损害而发病的。这是青少年脊椎病的常见病因,由于此年龄段,尚无明显的椎间盘退变和椎骨骨质增生,而椎间关节错位尚未为临床医者所重视,故家庭医生用消炎止痛药,治疗师们按软组织伤治疗,才使此症误诊、误治两个多月。
现代城市人的工作紧张,特别是人们工作超时疲劳而致坐姿不良时,坐时脊柱多保持前屈位,使脊柱后方肌肉的伸肌群,长时间牵伸而松弛,脊柱前方的屈肌群长时间收缩,此时体重完全由椎间盘和韧带负担,在姿势不良情况下,起立或改变姿势时,背伸肌收缩的瞬间,椎间韧带及关节即可能被损伤。现代化生活舒适,体力劳动少,不少人又缺少有氧运动锻炼,随着年龄的增长(例1),人的肌肉(包括四肢和躯干)可以逐渐发生废用性萎缩、退化,肌力的减弱(握力、拉力等指数均下降),弹性亦明显降低。故现代化生活中,人们应重视在工作之余,适当锻炼,保持腰背肌的正常张力、弹性,对预防脊椎病甚为重要。
特别提示
中国医学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可见过劳、过逸对健康都不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幸福的现代化生活中,要时常有保健意识,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可有效防御这类病症;而合理的关节和全身锻炼,能推动气血运行,促进祛瘀生新,使筋骨关节得到滋养,有利于慢性筋伤的修复,但是,锻炼必须量力而为,并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效果。
简易的健体锻炼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养成“能站不坐,能坐不卧”的习惯。中国古人提倡的良好生活姿势:“站如松、坐如钟(古人盘腿坐地)、卧如弓”,现代人只要重视正确的站姿、坐势、卧姿,使脊椎不受损害为佳。
自我判断
1. 无论是工作或生活中的某一动作,突感腰背或腰腿部出现疼痛、麻木、抽筋等症状时,如经适当活动后仍不好,或症状反而加重,可能是腰骶椎病发作了。
2. 自我检查
2.1 坐位,用拳头轻力叩击骶腰椎,从臀后部正中处开始,约半拳距由下而上叩击到上腰部,有叩击痛部是发病部位;
2.2 站立位,做弯腰、侧屈、转腰动作,以明确活动受限的方向,如有某方向动作受限,可初步确定属本病。
健康忠告
经简易自疗法如不见效的,或已久病且病情加重者,应及早请脊椎病专科医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将加速脊椎退化,徒受痛苦。
简易自疗法
1. 如突发脊椎关节滑膜嵌顿或急性腰扭伤,卧硬板床,先选适宜姿势卧床休息,症状有好转就以卧床做治疗。如不能仰卧、侧卧,可俯卧,并在腹部加个软枕垫高(参阅例1 治脊方案),请家人在小腿下部找个压痛点(或承山穴),以拇指用力点穴,如腰痛能缓解,说明嵌顿有改善。
2. 腰骶部受扭挫伤发病24 小时后,可做热疗以促消肿、散瘀和止痛,药油按摩或外贴消炎止痛药贴均可。
3. 急性期过后,练床上腰骶椎保健功,或试行姿式复位法,选保健功中自感舒适的动作)反复多练,配上自我拳击(击打中又痛又舒服处),能使轻度错位关节复正而愈。
预防贴士
腰痛病人起床时,先取侧卧位,将两侧小腿先移出床外,两上肢支撑使上身从侧方坐起,可免腰痛加重或发作。康复期,可练床上保健功,按个人病情、年龄而选练,有些动作(如飞燕式)难度大的可暂不练。腰弓前凸者可多做下蹲练习,或卧位抱膝、仰卧起坐等动作。青少年脊柱侧弯者,多练双杠(或单杠)悬吊蹬腿和飞燕式练习。(请参阅第三章及附录1)
第二章 腰骶椎病因的相关病
       第二章 腰骶椎病因的相关病症
腰骶椎病除了会引起腰腿痛等症状外(章已详述),还会引发腹腔和盆腔内脏病症。本章以真实案例,介绍应用治脊疗法能有效治疗的十多种慢性病、疑难病症,讲解其与腰骶椎病相关的病理关系。脊椎病因学说,目前在医界尚未获得共识,故此类病症,被认为属“功能性疾病”或“病因不明”的疑难病症,或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的病症,常被诊断为“XX 神经官能症”,治疗以改善症状为目的,通常只针对症状用药或做局部理疗,由于“治标不治本”,故病情易迁延难愈。
慢性疑难病症,常由多种病因引发,“脊椎病因”只是其中的一种病因,现时临床常规检查未查“脊椎病因”。脊椎病因是由脊椎病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参阅第三章内脏神经图示),而引致内脏功能障碍成为致病因素,此类内脏疾病药物疗效多不理想,若经查明属脊椎病因,应用治脊疗法,发挥标本同治的作用,常能得到立竿见影的理想疗效。
人的机体(身体)运动,分为躯体运动和脏器(内脏和器官)运动。躯体运动可随意识发动,又能随意停止(例如想起立,就能从座位站起来),而脏器运动,大部分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图3),其运动不受意识支配,故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称为植物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或内脏神经),例如心脏、胃肠的活动,都由植物神经系统控制,不受人的思维意愿支配的。
脊椎病因研究证明:植物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在大脑,但其低级中枢在脊髓内,由低级中枢到内脏、器官之间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均需通过脊椎间的椎管、椎间孔,部分神经节常附于椎体或椎间关节旁,故在椎间关节错位(包括椎间盘和椎间各关节)达到失代偿程度时,发生损伤(血肿或水肿)、错位均可引发椎管、椎间孔变形变窄,直接或间接的压迫/ 刺激,导致神经受损伤或神经炎,可致脏器功能发生障碍。

第五节 青少年原发性脊柱侧凸症
青少年“原发性脊柱侧凸症”又称“特发性脊柱侧弯症”。
脊柱侧凸症的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是指现代医学未能查出明确的致病原因的患者,此类患者较多,临床上约占60%~80%。继发性是指现代医学技术,能查明发病原因者,其病因包括:
1. 先天性脊椎畸形。
2. 胸、腹部疾病致胸廓、脊柱变形。
3. 神经源性:例如小儿脑瘫、偏瘫、脊髓病变等。
4. 脊柱、下肢病症:如外伤引起脊椎骨折或脱位,脊椎肿瘤、结核,严重的老年性脊椎骨质疏松症,因伤、病致两下肢不等长。
5. 疼痛性脊柱侧弯,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椎弓崩裂的椎体滑脱症和骨盆旋移症等,因疼痛导致脊柱旁软组织力学失衡,而渐发展为脊柱侧弯等。
人体直立时,从背后观察到的脊椎骨(医称棘突),正常排列成一直线,若其中的一段或多段,向左或右偏离中线,则成为病理状态,称为“脊柱侧凸”或“脊柱侧弯”。轻度的脊柱侧凸多无不适感觉(代偿期),常在体检时才发现。随侧凸程度的加重,出现疼痛或其他症状不适时,才被发现(失代偿期),此时始成为“脊柱侧凸症”。
脊柱侧凸症在亚洲人中十分普遍,香港每10 个学童就有一个患上此症。国内骨科专家普查中小学生,发病率为1%~2.4%(引自《实用脊柱病学》)。若不早期诊治,不但影响发育,更会长远地为健康带来不良后果。
脊椎病因临床研究发现,幼儿型(0~3 岁)多由产伤引起,儿童型(4~9 岁)和青少年型(10~25 岁),多由外伤引起。不少患者外伤后虽曾拍摄脊椎X 光照片,只因目前只有“脱位”、“半脱位”的X 光诊断标准,尚无“椎间关节错位”的诊断标准,故“椎关节错位”未被医界公认,才漏诊而被定为“原发性”(病因不明),导致不能及早做正确的“对因”诊治,致部分患者发展成残疾。如能早期(12 岁前)诊断,应用“治脊疗法”纠正错位的椎间关节,能避免青春发育期病情加重,取得治愈的理想疗效。故建议家长们重视小儿脊柱形态的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及早诊治,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资料
美国侧凸协会对侧凸的角度测量,推行用Cobb-Lippman 法,此法简便易行。测量方法:在脊椎X 光正位片上,在侧凸部(侧弯的起点至止点椎骨间)的上“终椎”的椎体上缘,和下“终椎”的椎体下缘,划一横线,在横线中点做一垂线(横线与垂线要求成直角),让上下垂线通过“顶椎”(侧凸顶点的椎骨)延伸成夹角,此夹角即为“Cobb”角。
美国侧凸协会按轻重, 将侧凸分为7 类:(1)0~20°,(2)21~30°,(3)31~50°,(4)51~75°,(5)76~100°,(6)101~125°,(7)126°以上。

个案实录
个案1 患者姓陈,11 岁,女,学生。由母亲带来做脊椎检查,因在学童保健中心发现有可能患上脊椎侧弯症。
患者体形瘦小,个子不高,体重47 磅,面色略苍白,母亲说她食欲不佳,少做运动,喜爱整天埋头看书或上网。其实母亲早在一年前已开始发觉女儿的体形欠佳,驼背,加上身材瘦小,看上去很不健康,因此常劝女儿多做运动。陈小姐坦然说上学背的书包太重,十分吃力,平时常感到身体疲倦,因此不愿意活动,宁可看书、上网。
医生诊断
原发性“脊柱侧凸症”。
医生检查:头向左侧倾斜、右肩比左肩膊高、骨盆向左偏歪。前弯测试:右背部肩胛骨隆起,背部胸腔边缘左右弧度不对称,脊椎排列呈现“S”形。触诊也证实胸椎向右弯,而腰椎向左弯,左边腰肌更出现绷紧的状态。X 光诊断发现:颈椎变直,胸椎第3 节至第10 节向右弯13°并向左旋;胸椎第12 节至腰第4 节向左弯8°并向右旋;骨盆右高5 毫米。
治脊方案
针对脊椎的侧弯和旋转式错位,以纠正脊椎错位手法在弧度的起、止点及转折点的节段上做复位纠正。另外,针对体形的偏侧,做“镜反射式”的调整手法纠正。接受治疗一个月后,体态明显改善:头部向左侧偏消失,高低肩明显改善,整个人看上去也比较挺直(驼背改善)。另外,在治疗期间,食欲改善,精神面色提升,人也感到有力,开始愿意做些运动。治疗继续,每星期两次,两个月后,减至每星期一次。除治疗外,医生鼓励病人做辅助性运动,增强肌力。

个案2 潘先生,17岁,中五学生。从小活跃好动,自中二开始,家人已发现他背部不对称,但从来不觉得有任何不适,因此一直疏忽了解跟进。
近,因母亲脊椎劳损受伤就诊,才向医生提及儿子身体的情形,于是医生要求为患者做一个比较详细的检查。患者主诉,尚无疼痛,但不耐劳,时有腰背部沉重或僵硬使活动受限,要扭转身体才可舒适些。
医生诊断
原发性脊柱侧凸症。
医生检查:上身倾斜向右,骨盆向左偏移,右肩胛骨明显隆起且较左边的高。X 光检查发现:脊柱有三段侧弯。段由胸椎第四节至第七节,向左侧凸20°。第二段由胸椎第八节至腰椎节,向右侧凸42°。第三段由腰椎第二节至第四节,向左侧弯28°。身体四肢的肌力测试、皮肤感应测试,和神经反射测试均无异常。身体向左侧屈的活动度,明显较右侧受限。右侧背肌和左侧腰肌明显僵硬。
治脊方案
以脊椎纠正手法为主,在侧弯的起止点及转折点的节段上做小关节错位的复位纠正,调治因侧弯引致的椎体旋转式错位。另外,以“镜反射”纠正手法改善身体形态。因患者接近发育完成,加上脊椎侧弯程度严重,治疗方案集中于小关节错位的纠正和体态的改善为主,辅以康复矫形运动及单双杠悬吊锻炼,改善脊骨关节活动能力和软组织发育失衡。治疗初期每星期两次,一个月后体态明显改善,身体减少向右侧斜的状态。治疗逐步减少,指导患者坚持矫形运动及单双杠悬吊蹬腿锻炼。3 个月后维持每个月一次的脊椎保健护理治疗,半年后改为寒暑假期维护性治疗,3 年后体态基本恢复正常。

个案3 徐先生,22 岁。脊柱侧凸伴腰痛,多年来在美国一直看西医。
打针吃药无效后,西医建议手术治疗,病人不愿意开刀,转而求医于中医骨伤科医生。
医生诊断
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凸症。
医生检查:身材矮短,两肩不等高,脊柱侧凸扭曲,凸侧胸后壁隆起形成肋骨峰,弯腰检查时更明显。CT 诊断:腰4/5 椎间盘突出0.4cm,触诊见L4/5 脊椎旋转式错位,伴椎旁压痛,按压时向下肢放射性的坐骨神经痛,伴腰臀肌痉挛疼痛。
治脊方案
正骨推拿手法纠正腰椎错位,后加牵引治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配以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和调治脊旁肌力平衡,每周两次,10 次一个疗程,3 个疗程后,腰腿痛症状缓解了,原有脊柱侧凸,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脊椎稳定状态。
病因分析
至今世界医学对脊柱侧凸症的研究虽多,但对临床上占约80% 的原发性侧凸症,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仍知之甚少,故将其列入病因未明之列。
“脊椎病因学”研究证明,“原发性脊柱侧凸症”,多数由脊椎的“产伤”、“扭、挫伤”引发,经过多年脊柱力学失衡,影响童年的脊柱发育而致病。按“脊椎病因学”的“三步定位诊断法”,可查出患儿的脊柱侧凸的“终椎”(“S”形和“C”字形侧弯的起、止点)和“顶椎”(“S”形的中间转折点)的“椎间关节错位”,椎间关节错位导致的脊柱侧凸症的发病原理,与“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骨盆旋移症”引发脊柱侧凸症的机理相同,可将其归属到“继发性脊柱侧凸症”项内。
本节例3本属“继发性脊柱侧凸症”,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坐骨神经痛,继而发展成脊柱侧凸症的,故又称为坐骨神经痛性侧凸,其病因明确,去除坐骨神经痛病因后,两侧腰肌力学恢复平衡,脊柱侧凸可用治脊疗法而较易完全恢复正常。这是因为脊柱还没发展到结构性变形,通常侧弯很快自行康复到正常。
原发性脊柱侧凸症,早期多无不适症状(代偿期),发生疼痛开始多因侧弯加重,或因外因(诱因)引发椎间关节错位致神经根被嵌压(失代偿期),继而小关节炎,或神经根炎而发病。随着年龄增长(中年),脊椎间盘变性、椎管狭窄等生理、病理改变,例如椎间结构失稳,某种姿势下侧凸部的小关节嵌入、侧隐窝变狭窄,以及椎体滑脱等关节功能紊乱所致而突然加重。
例1 和例2 都仍属代偿期,临床症状均较轻,年轻早期复正错位椎间关节(“顶椎”和“终椎”),有2~3 年的矫形康复计划,多可免除手术治疗。
健康忠告
脊椎侧弯渐趋普遍,确切成因不能定论,可能与生活习惯、姿势、运动创伤,及遗传因素有关。小朋友在小五至中二期间(大约10 岁至13 岁)发病多、明显,因此家长们需要特别留意和多做自我检查。早期,脊椎侧弯除了影响体形外,没有太明显的身体不适,因此常被忽视。但是对于一个发育中的小朋友,脊椎侧弯会影响其身体的发育、神经系统的成长,长远更会损害健康、降低自我形象(心理因素),因此不能掉以轻心。家长若怀疑子女有脊椎侧弯,应尽早找脊椎专科做详细检查。一旦发育完成(16~18 岁),脊椎侧弯的问题便有可能难以彻底治疗。
小贴士
家长可为孩子检查,家长站在孩子背面,被检查者脱去上衣,向前弯腰,从后观察其腰背部的两侧边缘,弧度是否对称?或是一侧有凹陷的现象。左右两侧的肩胛骨,是否位置正常、隆起度是否对称?若有一侧特别明显突出来的,就有可能是已有脊柱侧弯。再看看中间脊椎骨排列是否成一条垂直线,如果看上去像一条“S”形或“C”字形者(不成直线排列),这是脊骨侧弯或关节错位的现象。要是有什么怀疑可以找脊椎专科医生做详细的检查。
小资料
脊柱侧凸度数的分级:15~25 ° 属于观察期,25~35°属于矫形期(需每日23 小时穿着矫形衣),35°以上有可能建议手术。以上是现今医学界普遍使用的标准,但是严格来说,脊椎错位和侧弯无论多严重都应及早治疗和纠正,这样才能确保神经系统能发挥效率,带来健康的保障。
其实,脊椎是否出现错位甚至侧弯可以从身体姿势上看出端倪。两人面对面地站立,被检查的一方先闭上眼睛,放松颈和肩膀,自然地挺立。检查的一方可以用以下的方法为对方测量。
自我判断
1. 检视头部位置:头部应直立对称,没有左或右的倾侧或旋转。
2. 检视肩膀高低:肩膀应左右高低相同,并且没有旋转现象。
3. 检视骨盆高低:骨盆应左右高低相同,并且没有旋转现象。
此项检视亦可自己在全身镜子前做自我观测。有异常情况可请医生作进一步的诊断。
健康忠告
经常注意纠正不良习惯姿势,例如:斜挎背包,坐姿爱偏重某侧跷“二郎腿”(双侧互换可降低发病率),或劳动姿势不正等;或有外伤(产伤、扭挫伤、四肢创伤后发生腰背痛等),都应注意对脊柱的影响。
预防贴士
进行均衡的背肌锻炼,及胸式呼吸,以维持正常胸廓。根据侧凸和旋转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锻炼,单双杠悬吊锻炼有利于侧弯的伸展,锻炼应循序渐进,不宜过劳。
简易自疗法
矫形体操:根据体态检查的结果,做反方向的训练。
例如检查时发现病者头部向右歪者,矫形操:将头左侧屈姿势下,做右肩先耸高后向下冲拳,同时臀部向左摆移动为主的左右活动。每练次数可自己规定。
熟练后可在头左侧屈姿势下做小幅度的摇头、转体活动。
训练结束前应进行整理运动:包括踏步、转体、下蹲起立、扩胸等动作。
天天做,每月复检一次,按训练的原则,直至体态能保持正直自然为止。
第三
第三章 腰骶椎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腰骶椎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腰、骶椎病是腰腿痛的主要病因之一(详见章),也是部分盆腔、腹腔内脏病症的相关病因(详见第二章),这类疑难病症,病者症状多,且目前临床上难以查明病因,故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难度,而成为“疑难病症”。“脊椎病因”研究证明,只要认识到腰骶椎病也是临床多种疾病的一种“病因”,能引发不少内脏“疑难病症”,就能化繁变简,未病时加强预防,患病后能及早准确诊治。如能明确属脊椎病因者,可先试用简易自我疗法,有效时坚持自疗,争取治愈,若自我治疗3~5 次未能改善者,再请脊椎病专科医生诊治,可促“疑难病症”加速治愈。
腰背痛和腰腿痛是人类常见的病症,被认为是人类由四肢行走变成直立行走应付出的代价,青壮年人患病率,影响工作和生活。本章以简明易懂的方法,让大家掌握腰骶椎病的基本知识,有助预防腰椎病和骶椎病,初步学会自我判断和简易自我治疗。

第三节 腰骶椎病的常见症状和自我诊断
读者可参阅以下方法,先作出自我评估。如要进一步检查,需请专科医生诊治为宜。
方法1 确定腰骶椎病的受损组织
临床症状分类表
损伤
部位 腰骶部
神经根受损 腰骶部
软组织受损 腰骶植物
神经受损 脊髓受损





 腰骶部、臀部、下肢某部的定位性疼痛。
腰、臀、下肢某部感觉异常:(针刺感、虫爬感、灼热感、冷厥感、麻木感、触觉过敏)。
腰骶下肢某关节运动功能受限。腰、臀部、下肢的某块肌跳,小腿抽筋等。
受损较重者运动障碍或歪臀跛行。
 腰骶部受损伤的肌肉、筋膜、韧带部, 有酸痛、胀痛、钝痛、麻痛、刺痛。
局部有压痛或有激痛点(可诱发整块肌肉痛,并扩散到周围或远隔部位的激惹感应痛)。
肌紧张或痉挛。
急性期局部有肿胀,痛性筋结或筋束,多有活动障碍。
 大便异常:便秘、排便无力,腹泻或便烂,消化不良等。
小便异常:尿频尿急,尿失禁、尿潴留,
遗尿等。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性冷感,不孕。
男性生殖器痛、阳痿、早泄、不育等。
腹部疼痛,肠痉挛。
 除神经根症状以外,还出现下肢无力、僵硬、跛行、踩棉花感、束带感,或马鞍区和双下肢疼痛或感觉障碍,肌肉萎缩等。或大小便失禁或困难,性功能障碍等。

读者按临床症状分类表,查到自己的症状,即可看到其上格所示,损伤的部位是什么组织。初步确定病因,作出自我初步估计。
例如你的右腿痛(痛处固定),在表中属神经根受损症状,说明你的腰骶椎可能出了问题,已损及神经根而引发右腿疼痛。
又如你有长期便烂的症状,有可能是腰骶椎病损害了支配大、小肠的植物神经而引起,以此类推。
方法2 检查腰骶椎的活动功能
这项试验,能直接观察在完成某一动作出现的障碍,仔细观察活动状态,不仅可以推断发生腰骶关节错位的部位和错位的类型,而且可提出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
腰骶椎正常的活动功能包括:“前后屈伸活动”,“左右转体活动”和“左右侧屈活动”(见图13),图13 中可见正常的腰骶椎活动范围。每个人因年龄、性别、锻炼的不同,活动范围有较大差异,故只须与自己正常时的活动程度作比较,观察左右侧的活动度。例如两脚分开平肩宽站立,做下述动作:
1. 向前“弯腰”或向后仰“伸腰”的活动受限,属“前后滑脱式错位”。
2. 向左、右侧屈腰时,两侧手掌平贴大腿外侧,中指顺大腿外侧下滑,左右中指距地高度不等,属“侧弯侧摆式错位”。
3. 向左、右扭转腰部(双下肢不转动),观测左右肩部转动的角度,两侧前后不等,属“左右旋转式错位”。
若上述3 种活动,同时有2 或3 种活动受限者,属“混合式错位”。
一般来说,活动腰骶部时,痛处就是发病的部位。留意这些动作的幅度、平顺程度及活动中因疼痛而使活动受限的表现,并记录下来。疼痛及活动受限将随着治疗好转而恢复正常。
“坐立弯腰试验”,有助鉴别病变在腰部或在骶部(参阅本书章第二节的“小资料”)。
 
方法3 检查腰骶椎旁和周围的压痛点、劳损点
腰骶椎损伤后的急性期,在其椎间、棘突两侧会有明显的压痛点(用手指压下感疼痛不适)。腰肌急性损伤时,该肌肉出现痉挛、紧张、局部压痛明显。慢性期压痛较轻,或只有酸痛感。按压椎关节错位部位有利复位时,常感既痛又舒服。软组织的慢性劳损点,用手指拨动或按压时,会听到“沙沙”声或可触及条索状物,这是肌肉、肌腱或筋膜损伤后变性引起的,即为“劳损点”。
方法4 注意每次发病的“诱因”
腰骶椎病除急性扭挫伤发病外,临床上许多腰骶椎病呈慢性过程并多数会反复发作,而引起复发是有“诱发原因”(简称诱因)的。常见诱因有:
1. 腰骶部轻度扭挫伤,例如搬抬重物时无不适,但过后发作。
2. 工作或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图14、15、16),例如侧卧睡眠时扭腰过度,夜里痛醒或醒来腰痛发作。
3. 疲劳过度,例如坐长途车后引发。
4. 腰部受凉等。
这些诱因能致病情反复发作(正常人不会致病),证明你的腰骶椎的椎间关节仍处于不稳定状态,软组织不够健壮,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仍需加强康复治疗和锻炼。若因姿势不良引发病情时,还应克服该不良姿势,才能防止复发。
 
 

第四节 腰骶椎病的预防
预防胜于治疗。从病因病理上所述,可知脊椎病基础病因主要有:
1. 急性损伤,2. 慢性劳损,3. 退化。
为防病痛反复发作,明确个人每次发作的“诱因”,避免诱因即能减免复发。
要预防发生腰骶椎病,在工作和生活中应从几个方面加强预防。
1. 预防外伤
腰骶椎病者约60% 有明确的外伤史,少数人外伤当时发病,多数人在外伤后几天,甚至1~20 多年后才发作。前者是椎间盘、椎间关节和相关软组织同时扭挫伤,直接损及椎间的神经、血管,而即行发病。后者多为椎间盘纤维环轻度扭伤,或椎间关节和相关软组织扭挫伤,尚在生理代偿范围内,未伤及神经和血管,故局部症状较轻,但此类损伤如未引起重视,导致该椎间关节失稳,当再由诱因作用时,加大椎间关节错位而至失代偿功能,即引起腰骶椎病发作。
研究证明,青少年较重的急性外伤,是引起受伤椎间盘提前退变(或突出)的主要病因。不少有下肢骨折史的青少年,只治好骨折,却在此后发生的腰骶椎病,正是由下肢骨折发生时,同时腰骶椎部的扭挫伤,导致椎间盘(纤维环或软骨板破裂)、椎间关节和椎周软组织损伤和椎间关节失稳,发展而来的。
2. 减缓退化
脊椎退变虽说是人体必然的生理过程,但慢性劳损是加速退变的重要因素,故预防慢性劳损可减缓脊柱退化,达到抗衰老的功效。临床总结腰骶椎病的病因,有相当一部分与劳动或生活中的姿势不良有关。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或重复轻伤,损伤了椎间盘的纤维环或透明软骨板,或后关节囊和椎间韧带,或拉伤肌肉、肌腱、筋膜等软组织,导致脊柱的椎间失稳,轻者不耐劳、出现腰酸背痛,重者极易发生腰骶椎病(不需明显外伤,就可产生各种疼痛)。因此,预防这类腰骶椎病,首先要从注意日常工作、运动、生活中正确姿势(体位)着手。
3. 重视保健
弯腰工作的劳动者,要加强腰肌的耐力锻炼,提高耐劳功能。常人在提端、扛抬重物时,直腿弯腰很容易产生腰骶部扭伤,应采用屈膝下蹲姿势,以腿力为主提抬重物,可保护腰部减免劳损。
文员日常坐姿工作为主,每周应有2 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锻炼(慢跑、快步走、爬山、游泳、体操或拳术等)和10 分钟左右的单(双)杠悬吊练习,或坚持每天起床前的床上保健功(即本书介绍的“腰骶椎保健功”),均有抗疲劳、健体、康复脊柱劳损的良好效果。
长期伏案工作要适时改换姿势,或做伸挺腰骶部的健身活动(伸懒腰)。注意克服坐、站、卧姿的不良姿势(参阅不良姿势图)。短时坐姿以不靠背为佳,有利于增强腰背肌力,长时间的坐姿,体位是躯体适时向后能靠在椅背上(椅背曲线符合个人的背腰曲为佳),椅面和椅背角度在90°~120°之间,椅子高度以脚能平放地上为宜。习惯跷“二郎腿”者,应注意变换左右腿姿,以免发生骨盆偏歪而导致脊柱侧弯。长久站立时,注意定时变换姿势,如收缩腹肌,避免挺腹、腰前凸致使臀部后翘,骨盆前倾而诱发腰骶椎病。提倡用木板床,板上用5cm软床垫为宜。
不良睡觉姿势也是易引起腰肌劳损而产生腰痛的。正常应注意变换姿势,青少年以仰睡为主,左、右侧卧为次,有利于发育成长。中老年人以较平均的左右侧卧为主,仰卧为次,有利于呼吸顺畅,睡眠安稳,避免偏睡一侧(人体侧方曲度大,只睡一侧易引发脊柱侧弯)。
睡眠姿势有各人的习惯,但需要注意克服已养成的不良姿势:仰卧位,头颈扭转过大,腰臀部侧屈或扭转。侧卧位,挺胸或弯腰太大,或过度扭腰。例如有些半夜腰痛发作者,其侧卧姿势是,胸部微后仰而骨盆前旋扭呈半俯卧状,使腰椎扭转角度过大,做成腰椎间慢性扭伤(腰椎关节错位时疼痛发作)。也有些与此相反者,上体向前趴着呈半俯卧(抱肩式),常引发颈肩综合征。不少人怕左侧卧压迫心脏或右侧卧压迫肝脏,其实这些内脏有胸廓保护,只要左右换位睡是不会对其有所伤害的。
注意纠正日常生活与家务劳动中的不良体位,以减轻脊椎的疲劳程度,有利于脊椎病的防治。例如,不要侧卧在沙发上看电视、读书、打计算机等,因为沙发扶手高度不合生理需要,使脊柱侧弯而劳损,不要长期穿高跟鞋,可免腰骶关节和骶髂关节错位等。腰骶椎部受凉、风寒湿侵袭可引起脊椎、肌肉等组织的血管收缩而致循环不良,或椎间关节错动导致肌肉抽搐。所以夏季不要久吹风扇、卧睡风口,冬季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