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乐在群中》
  1/音乐为什么不好懂
  链接:斯美塔那《我的祖国》、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大家可能都觉得音乐对人生有很大的作用,但可能也有很多人对音乐望而生畏,觉得音乐不好懂;或者说听了音乐,但不知道自己到底听懂了没有。产生这些困惑的主要原因在于音乐的抽象性。
  什么是音乐的抽象性?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说明,其中有的解释是相当深刻的,有很大的学术理论性。
  在这里,本蓝只从两个方面来讲抽象性,从两个大家容易理解的方面来讲。,音乐没有言词的帮助。第二,音乐靠耳朵来听。
  严格地说,音乐是没有言词的帮助的。特别是,它在所谓本质上是不需要言词来帮助的。德国大诗人海涅说过:“话语停止的地方,就是音乐的开始。”法国音乐大师圣-桑说:音乐主要的作用和胜利恰恰就在于洞察心灵,沿着勉强可寻的途径向心灵挺进;音乐始于词尽之处,能够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使我们发现自身神秘的深奥之处;它能传达出任何词语也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心灵状态”。
  古典音乐按是否用唱词、是否有人声唱,分为三大类。是纯粹器乐类,包括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等;另一类为声乐,比如弥撒曲、艺术歌曲、大型合唱作品等;还有一种,是我的分法,叫不纯粹的器乐,是器乐的体裁,但在某个乐章中,或某几段里,加入了人声,比如众所周知的《合唱交响曲》。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它是不纯粹的声乐。当然了,纯粹的声乐是所谓的“清唱”,是无伴奏合唱。
  纯粹器乐不用说了,全靠乐器,是乐器说话,你得不到任何语言文字的帮助。
  不像流行通俗歌曲,如《爱在深秋》,一听了然,歌词已经告诉了你。至于怎样爱,为何在深秋,即使你不能一下子全明了,但你至少已经知道,唱的不是“恨”,不是在“春天”或“夏天”或“冬天”。
  你可能不喜欢这首曲子,但这首曲子想表达的东西,你不会不懂,或不会完全不懂。
  而纯粹器乐,你就会感到它到底想表达什么你都无法知道。如果你对所听到的音乐很喜欢,那就更着急,更想知道它到底想表达什么。
  至于声乐和不纯粹的器乐,虽有言词,但对中国人而言,也等于是没有言词,因为不懂外文嘛。就算懂外文,一般可能是只懂看,有的可能还会懂说、懂听,但懂不懂唱呢?
  唱起来又不一样了!即使你懂看懂听懂唱,但你又懂几种呢?古典音乐里采用的语种,有英语,还有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宗教音乐还经常用拉丁语,你不可能都懂。唱片说明书上全是洋文,有时候几种并列印在一起,反正没有中文方块字。
  在中国买唱片,真的有方块字的话,那就完了,即使不说它们全是盗版的话,也基本上都是大陆的、台湾的、香港的引进版一类,或者是国内乐团的演奏录音。当然,我这是说演绎外国作曲家的曲目的唱片,那样,就完全没有了原汁原味。反正,在那一刻,我是一看见有汉字就很恶心的。
  所以,就一张唱片而言,看唱片说明书,那上面原有的语言文字对许多人而言实际上等于没有,或者是几乎等于没有。所以,外国唱片上的古典音乐对我们许多中国人而言,可以说是没有语言文字帮助的。你不能从语言文字的帮助中对表达内容有肯定的把握,因而感到不好懂。
  音乐的抽象性主要还来自于音乐靠耳朵来听这一特点。
  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只有音乐是需要通过耳朵来欣赏的,而文学、雕塑、舞蹈、电影等其他艺术或综合艺术,总是要通过眼睛才能欣赏。就耳朵和眼睛,或曰听觉和视觉相比,听觉要相对抽象、缥缈得多,不能固定,不容易记忆、重复、复制。
  科学证实,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有85%以上是靠视觉获得的,而不足15%的才是由听觉获得。但我的歪理论认为:要是“信息”主要是属于“情”的范畴的话,上面的比例可能正好相反,85%要依赖听觉;而音乐正好是通过“动情”来作用的,所以听音乐时干脆可以闭上眼睛。男女之间也有区别,男的重视觉,喜欢看靓女,容易受书刊、碟等上面的直观图像的影响。而女的对听觉偏好,说点好听的,就容易陶醉了。
  人当然是健全的好,但如果真是不幸的话,在我的想象中,盲人比聋人更加难受,因为他们对世界万物一点视觉的感受都没有。一般来说,看的东西是比较固定的,而听到的东西转瞬即逝。
  当然对爱乐的人,尤其对音乐家而言,可能正好相反,耳聋是灭顶之灾。贝多芬就是其中一个,他的音乐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有了耳聋的毛病,后他几乎听不到什么声音了。他作曲时,要靠一根小木棍,一头挨着耳朵,一头去贴着乐器,通过这种艰难的方法去辨别音高。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演出的时候,全场欢呼雷动,但他感觉不到,是唱《欢乐颂》的女高音把他拉着,转过身来面对听众席,他才看到了一切。贝多芬为什么伟大?为什么不朽?有一点,就是他是一个聋人——他要克服一个如天如地般广大和深重的障碍。
  本蓝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凡是在精神文化领域里,真正属于不朽的人、真正接近神的人,都必须在身心方面付出过某种惨痛的代价才行。
  有一年,本蓝带儿子去德国蒂宾根朝拜荷尔德林,给他讲了几个德国伟人的奇迹。后,他的结论是:有几个疯子。
  哪几个?荷尔德林,尼采,克莱斯特,希特勒……好像是7个吧,记得他说了6个,后一个,把本蓝给算进去了。
  本蓝能成为那样的疯子?
  很想呀!很渴望。但是,本蓝的造化还差得远呢!当然本蓝愿意努力。
  还有一个作曲家后也成了聋人——斯美塔那,因为在事业上,他受到的磨难和打击太多,精神受到大的震动,导致了耳聋,后死在了精神病院。但他听不见声音后,还写出了他的代表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其中的一章《伏尔塔瓦河》极为著名。
  本蓝一直都非常喜欢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听过管弦乐版的,后来又买到斯美塔那自己改编的钢琴版。这部交响诗的音乐非常真诚和朴实,但在《捷克的田野和森林》一章中,有一节旋律明显超越出来,与风俱驰,与川争流。
  本蓝相信:只有一种对自己乡土和国家的真正认同,在非说教的前提下产生的对它们深刻的爱缠绕在那里,并成为一个一生也摆脱不掉的情结,才能奉献出那种音乐。
  19世纪中叶以来,在哈布斯堡王朝掌握的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捷克失去独立的地位,因而在音乐中弘扬民族文化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我的祖国》就是斯美塔那在1874—1879年间写出的6首篇幅较长的交响诗集,其中,《维谢格拉德》描写了古代具有光荣历史的古城,回忆了捷克往昔的光荣;《伏尔塔瓦河》和《捷克的田野和森林》赞美了祖国的大好山河;《萨尔卡》流连于民间传说中民族女英雄的传说;《塔波尔城》回顾了在数个世纪中为争取自由解放进行的人民斗争;《勃拉尼克山》讴歌了未来的胜利。整个交响诗集涉及了很广的范围,通过史诗和历史、神话和人民的生活,多重地反映了祖国的神貌,培植了捷克人民勇敢乐观的精神和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
  《我的祖国》的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为闻名,那描写纵贯南北的捷克河流流动向前的旋律极有感情与诗意,它“流过响着猎人号角回声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欢乐的乡村婚礼的声浪传到它的岸边;传说中的水仙,在月光下的水面上舞蹈欢歌;保留着古昔光荣与功勋的回忆的古堡在谛听着它的波浪喧哗……”乐曲后半部,转调后的这一旋律变得更加明朗,再次向我们展示出伏尔塔瓦河瑰丽庄严的景象。
  “伏尔塔瓦河”的这一主题今天已经被神化了,不久前去布拉格游历,在火车站候车,不时听到广播播放路况、车况信息。然而无一例外的是,在信息播出前的提示音乐都是“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本蓝羡慕斯美塔那,他的个人生活确有不幸,但是终他能在他站立的土地上自愿地、自豪地交出自己整个的心,就此而言,他又是非常幸运的。不容易呀!——有多少人,他们与脚下的土地的联系是机械的、身不由己的。
  在布拉格期间,本蓝专门去到伏尔塔瓦河南岸、查理大桥西南端,参观了坐落在那里的斯美塔那博物馆。尔后,就近到水边的斯美塔那塑像下小坐。那一片也是一个餐厅的地盘,我一边品着波西米亚的啤酒,一边体受着伏尔塔瓦河的水汽与水声,一边让《我的祖国》的音乐周流我心。
  在布拉格期间,本蓝一直听着《我的祖国》的唱片,在大半个布拉格巡游的时候,随身听的音效都是正常的。但是,当我专门前往维谢格拉德区,去探访斯美塔那墓的时候,一接近维谢格拉德区的地界,随身听就出现很强烈的杂音,就像放在衣服袋里的手机同时有电话或信息进来的时候随身听会出现的那种电磁波干扰声。我反复检查手机,它始终保持着静止状态。在墓地的时候,出现杂音的情形更为明显。而当我离开维谢格拉德区之后,随身听又恢复了正常的音效。这段波折的原因一直让我百思不解,有可能是某种物理性的原因使然,但我还是情愿将之理解为:那是斯美塔那在另一个世界对我——来自东方的崇拜者的精神感应吧。
  之前谈到音乐只通过耳朵进入,产生了一种抽象性。因为有这样的原因,音乐是让人感到不好把握、不好理解的艺术。然而也正是只通过耳朵进入,听音乐完全可以不需要眼睛,你可以闭上眼睛,甚至可以说,你好闭上眼睛。
  在这点上,音乐和其他艺术又有不同。其他艺术需要通过眼睛,但你不能同时拿棉花塞住你的耳朵,那样耳朵不舒服,只会妨碍你的欣赏。听音乐,闭上眼睛却只有好处,对进入音乐境界有极大的帮助。
  听音乐,闭上眼睛的好处,首先会集中你的注意力。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文学描述中,在影视作品里,在大家的生活实践中,两个人在一起,男女之间,感情亲密的时候,亲吻的时候,往往闭上眼睛。“情到深处闭眼睛”,为什么?让其他感觉,比如触觉、味觉充分发挥作用。这不是乱说,关闭了一种器官,会更有效地调动其他器官的功能。这在心理学上找得到科学依据。
  闭上眼睛的第二个好处,就是让另一只眼睛启动起来、活跃起来,那只眼睛就是“心眼”,心里的眼睛。“肉眼”看到的是什么,在我面前,是你们大家,“张三、李四、王麻子”;而我的“心眼”看到的是什么,是天使,是伟人,是神,是壮丽的理想境界。
  我们可以看看卡拉扬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的录像。
  贝多芬需要在这里梳理几十年来的思绪,为后抉择养息片刻,后一章是《欢乐颂》,颂欢乐,歌人类的大同。拿著名音乐学家汉斯立克的话说:“是一个寂寞得近乎绝望的心灵,后在大众的欢呼声中与世界和解。”那是一幅无限神圣的绝代音画:我们可以看见一位一辈子都在“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世界巨人的虔诚的姿态、冥想的姿态;乐曲平稳庄严,而沉稳宏大的一呼一吸,却令我们惊骇难宁。
  卡拉扬的指挥中从头到尾都闭着眼睛,他在体会贝多芬,体会这个世界巨人。也可以说,这个时候,他也成为了一个世界巨人。闭眼指挥是卡拉扬的风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大多数指挥家非常重视用眼神来和乐手交流,但也有像卡拉扬这样的大师却关上了这扇窗户。而他紧闭双眼的时候恰恰是他有力量、叫人神魂颠倒的时候。卡拉扬的指挥有催眠的效果。
  所以,知道了所谓音乐不好懂的原因,反过来,你就会针对音乐抽象性的两个特点,做出破困之策。
  ——绕过点:别管文字。
  ——更重要的是,充分开动心眼,让自己从音乐声的感受中去联想更多的形象、事迹、理想。
  记住,当伟大的布鲁克纳指示如何演奏他的《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时候,他庄重地说:“请用极慢的速度,在挽歌中请想到我们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