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中村拓志

  究竟当初为何会将“恋爱”与“建筑”联系到一起呢?建筑师常常会把自己设计的建筑当成作品,用有点难懂的理论或者哲学来解说。他们用各种方式来解释自己的设计方法或者构想,却很少提到如何让住户接纳一个新的建筑。对此,我是这么想的:相比各种主义主张,通过与建筑接触得到的感性体验和语言之中,才蕴含着连接社会的力量;在讨论建筑与人的关系时,应该摆脱高谈论阔,不介意使用拙劣语言的心态来思考。恋爱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普遍存在的思想之一。我的目标是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恋爱中的建筑”这个书名所表现的,其实是我自身对于与交流相关的设计的想法。

  那么,怎样才能让人对建筑产生一种亲近感?又怎样才能让这种“亲密关系”变成一种双向的交流呢?为找寻到答案,我摸索的步伐一日都未停止过。直到遇见那个住宅,谜团才得以解开。那家住宅里有着一面奇异的“凹墙”。住在那儿的小女孩在那边发现了在旁人无法想像的玩耍方式。让我倍感惊讶的是,小女孩开心地告诉我这个房子的魅力只有她自己知道。就坐在墙内的她,告诉我她好喜欢这个家,让我感觉到仿佛建筑也有属于自己的心情。再看着她开心的样子,仿佛她就坐在我的膝头。

  亲眼见证这一幕的时候,自我由衷地体会到,自己长期以来所追寻的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化为了具体的形式出现在我面前。过去做设计时,我将建筑赋予人格,倾注自己的感情,并且珍视在那儿居住的人们以及他们的主观感觉。这次的邂逅让我更加确信自己这样的方式。想让人说出“我喜欢这个建筑”,想在建筑与人之间创造一种亲近的关系,想称这样的建筑为“恋爱中的建筑”。在建筑与人之间构建起的深厚情谊会再生出超乎创造者想象的新型关系。那是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愉悦。这样的感情,宛如坠入爱河一般。人会恋上建筑,建筑也会恋上人。我就是抱着这样的想像设计建筑的。

  但我并非想对所有的东西都用恋爱去讴歌,以期快地找到共鸣。如果只是想要呼唤纯真的爱恋,找到共鸣的话,流行歌曲或电视剧就能做到。而我想创造的是唯有在建筑身上能实现的真正关系,这样的爱恋并不是轻易就能缔造出来的。所以,我会很在意客户的需求与场地的个性特点,与建筑保持一个比较近的距离进行设计;做成十几个能将建筑质感都表现出来的模型来检讨;在匠人、大学老师的协助下开发新的材料或原创细节。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渐渐将个人感情植入建筑。

  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探讨与实践上,由此衍生出各种内含其中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会渗透到人、动物、树木之中。这样的情感共享,唯有建筑能实现。倘若真能做到,建筑就会像方便包的废料般利用的即丢,那些建筑物就不会制造出一种凌驾于人类之上的冰冷风景了。

  自古建筑就是应人类之需求而诞生的。而像墙壁、地板、天花板这些建筑的构成要素,就如生活在一起的伙伴一般与人类共存,所以想像恋爱一样去生活。我想跟我们朝夕相处的伙伴保持这样的一种关系。去注视对方,去想念对方。反之,对方也会注视我们,回应我们。我想建造的便是这样的“恋爱中的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