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

  我与李吉林老师相识已久,记得1985年,中国教育学会在武汉召开学术会议,她告诉我情境教学的实验遇到困难,她为此感到很苦恼。我说我很赞成情境教学,在国外已有情境教学的实验。

  几年以后,就陆续看到她发表的文章,特别是《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专著出来以后,使我惊喜她的实验的成功,同时这个时候我才较为深入地了解她的教育思想。情境教学不是停留在方法上,而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探讨儿童认知的规律,把儿童的注意、观察、思维、想象以及非智力因素都调动起来,在教学中促进儿童智能、情感、品质的全面发展。

  此后她不仅将情境教育拓展到各学科,更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情境课程。像她书中提到的在第二轮实验中就进行的幼小衔接、“三线同时起步”、“高年级四结合大单元教学”这些优化课程结构的做法,都是非常有意义,且十分具有个性的。记得1996年李老师就在全国“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研讨会上,向专家们汇报了她对情境课程的探索。但她对课程的研究并未就此止步,又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其研究成果《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获得了“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正如她自己所说:“为了更多儿童的发展,为了使情境教育走向大众化,所有的教育思想终都要通过课程落实、体现出来。”她提出“儿童—知识—社会”这三个情境课程的维度,从核心领域、综合领域、衔接领域、源泉领域四大板块构建情境课程,并概括出“以美为境界”、“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操作要义。这些在课程教学理论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落实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课程的特点是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要落实新课程的目标,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觉的对教育内容的体验。情境课程正是跳出课堂狭隘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环境中,在情境中自觉体验、自主学习,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知识、获得情感的体验,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从情境教学的探索到情境教育的构建,再到情境课程的开发,这就是李吉林老师的教育思想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回到实践的深化的过程,也是李吉林教育思想的三部曲。到21世纪,李老师又进一步吸纳“意境说”的理论滋养,阐明情境教育的特质及其独特优势。理论构架从局部到整体,情感命脉贯串其中,民族文化为精髓,使情境教育具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充溢着本土气息。

  李吉林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原创的教育思想流派的出现和成熟,也标志着我国一批当代教育家的涌现。长期以来,我们只介绍宣传外国的教育家,把他们的学说拿来推广运用,总说没有出现我们自己的教育家。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土生土长的教育家,看到了她的教育思想体系。其实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教育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的气氛中孕育着一批教育改革家。他们敢于创新、敢于实验,创造了许多的教育新思想和实践新经验,李吉林老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她不仅在教育实践中创造了奇迹,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而且在实践中勤于思考、努力探索,创造了一整套情境教育的思想体系,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的宝库,体现出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

  风格即其人。李吉林老师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她的为人、她的精神境界是分不开的。她常说自己遇到了很多帮助她的人,这些她都一直记在心里。就连那次我简单的几句话,李老师也说“给了她很大的鼓舞,让她有信心继续往前走”。甚至还把这些故事都一一如实地写进了她的书里。真挚、真诚、真情正是李吉林老师心灵品性的本质。对教育事业的真挚情感,对儿童的挚爱,使她一直追求儿童身心、情感、智慧、人格全面发展的完美境界。淳朴、善良、高尚的内心世界,灵动而质朴的教风、文风,使她与“意境说”包蕴的真、美、情、思一拍即合,引起极大的共鸣。美,成为她追求的教育境界,成为她心灵品性的向往,这使李吉林老师超越了物质的世界,摆脱了世俗的功利,使她的道德修养达到了一种审美的观照。她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孩子,献给了教育。她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多年,我与她共事,深知她对待学会工作也是认真负责,满腔热情。李吉林老师在探究过程中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没有一丝虚假,没有任何夸张,她反对教育的华丽和作秀,始终以科学的精神、求实的态度,从容地、精益求精地坚持情境教育的实验与发展。所以她的文集才能够获得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奖”一等奖。

  时代造就了李吉林老师不同一般的学术成就与学术品位,使情境教育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考证,得到从教师到专家的普遍认同和高度评价。2008年我参加她的“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与会的中外专家都认为,李吉林老师和她的情境教育秉持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本土性,同时又与世界教育改革大潮积极呼应,堪称“蕴含东方文化智慧的课程范式,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现在她的“情境教育三部曲”又即将出版,这是她近60年实践与思考的集大成之作,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存读。

2012年冬

 

卷首语

 

  圣人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以为那是古代文人雅士审美与价值取向的差异,也道出了孔子作为一代宗师对自然造化与人心灵的独特看法。

  我虽非智者,但坦率地说,我很爱水,无论是站在小河、小溪之畔,还是立在长江、大海之滨,我总会凝望良久,欣赏水上的风景,猜想水下的奇妙世界;更会远眺水的那方,憧憬彼岸的胜境,心驰神往。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跟随时代的召唤,我成为当时中国教育改革的批“弄潮儿”。凡“弄潮儿”往往是热情奔放,而少知水的深浅、水下的路径。于是,小平同志一句“摸着石头过河”的名言,立即被广为传播。那是何等深入人心!我便是这“摸着石头过河”大部队中的一员,我依附着身边的“石头”,勇敢地向前探路。虽不能阔步前行,但只要不停地向前,就能享受到弄潮的快乐。

  其间,我不时地抬起头,眺望彼岸——彼岸在哪里,朦胧而又清晰。我心知肚明,教育的改革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后来我曾说:“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彼岸是清晰的。”可以说,情境教育的探索始终有着鲜明的目标,由此生成的不竭动力,驱动着我向前,再向前,不肯歇脚,不肯回头。

  当情境教育发展受到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时,我在欣喜的同时,想到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获益。于是我想到课程是体、便于老师操作的,由此可使情境教育走向大众化。于是我觉得离美的彼岸越来越近了。

  虽未登上美的彼岸,但我似乎闻到了花草的芳香,仿佛看到那“教外有远致”的美丽而广阔的空间。意象与情趣融合的优化的情境,真、美、情、思,民族文化沃土的滋养,让越来越多的儿童的幼小心灵健康而丰富,思维笼罩在美感中自由驰骋,快乐地超越经验世界,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尽情的开发;让每个孩子,不分贫富,不分城市和乡村,都可得到充分的发展,将其育成人,让其长成才,享受到真正的教育。这便是我心中的美的彼岸。

 

 

四、源泉领域:让儿童走进周围世界的“野外情境课程” 

  野外活动作为课程设置,帮助儿童走出了封闭得很久的几十平方米的小教室,来到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呼吸新鲜的空气,看到了广袤的天宇下的大千世界。在认识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对大自然的情感。大自然及社会生活中的事事物物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儿童感官,这种开放式地储存信息,为儿童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意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源头沟通,活水便源源不断。儿童的心田、知识的仓库,都可以不断地得到滋润、充实、运转,这是对人的心灵的塑造。野外情境教育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徜徉,以至流连忘返,感受到了美,获得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一次又一次接触思维和言语的活的源泉,展开了联想、想象和逻辑的分析推理。这些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大大地丰富了课堂上的认知活动。

  情境课程,从课堂内学科与活动的组合,到打破学科界限,走出课堂,实行大单元联动,再到走出学校,走向广阔的天地间获取源泉,加上幼小衔接的过渡课、微型课程的补充,如网络一般使教育空间通过课程紧密地联系起来;儿童作为活动主体角色的系列性操作,又在情境课程中得到体现、得到落实。

  情境课程的运用,给课堂带来生气,带来欢乐,改变了“注入式”教学那种闭门读书,单一的“听分析”,运用复现式的记忆学习所造成的儿童负担重、效率低的被动学习的状况。它针对儿童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促使儿童合理地使用大脑,且又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儿童在学习中,终于获得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审美的兴趣、认识的兴趣,乃至向往丰富精神世界的兴趣,也在其间培养起来。这样的小学教育教学为儿童的健康成长,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学设计 

巧手合测园博园 

设计总思路

  《公顷与平方千米》是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十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常用面积单位、掌握基本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后,对大土地面积单位进一步的了解与应用。教材主要通过几组图片的呈现,向学生介绍“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并通过与1平方米的联系与对比,力图使学生将这一新知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然而,在实际教学之中,囿于实际的教学空间(小学教室、操场的占地面积要远小于1公顷,学校占地面积虽不止1公顷,但楼房林立,不便于学生观察与感知),仅仅靠教材呈现的这些图片与文字的介绍,学生对于1公顷与1平方千米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种比较模糊甚至可以说是含糊的认识中,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相应的表象。当然,有部分老师尝试着将学生带至操场,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推算建立起1公顷的表象。但这种“过场式”的、缺乏充分观察、对比与感知的教学过程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完成形如“一座体育馆占地3.6( );一片森林占地3.2( )”的题目时,无法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场景相结合。

  在“公顷与平方千米”的学习中,老师将学生带入优选的、他们向往的野外,让学生通过观、量、画、想等多种活动,身临其境地去感知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大土地面积单位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借助于一些现有的场景具体感受1公顷与1平方千米的大小,必将促使学生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表象,深刻感知数学发生、发展与应用的过程。

活动规划 

活动地点:狼山风景区园博园内

人员配备:各班语数老师

前期准备:

1各班以8人为单位划分小组,配备一架照相机、一组测绳(每人至少制作5米的测绳,每1米处做上记号)、一个长度至少为1米的卷尺、两份观察测量表、一个计算器。组织具体分工如下:正、副组长各1人,负责带领小组成员进行观察,选择合适的区域开展测量活动,并维护本小组的活动按要求进行。

测量员2人,负责使用测绳进行测量。

读数员1人,负责读出测量员测量出的具体数据。

记录员1人,负责记录本小组测量出的数据。

计算师1人,负责使用计算器计算出所测区域的面积。

摄像师1人,负责拍摄本小组测量区域的实景。

备注:各小组在分工以后,可以将分工、职务取名,并制作成小的标签牌贴于胸前。小组成员应明确各自的分工要求及在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各小组制作测绳。测绳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1)选取没有弹性的具有一定牢度的绳子。

2)每整米的地方可以使用透明胶、双面胶、小标签或打结做一个标记(只做标记,不标具体数据),并留一定的空余连接时使用。做好后绕在小棒或瓶子上。

3)小组成员每人制作5米长的一根测绳(可以更长)。

4)星期二、星期三小组内收齐本小组制作的测绳并连接好。

3各班老师讲解测量活动中的活动要求及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测量的要求:正确使用测绳、掌握读数时应注意的要点。

4各班利用星期二、星期三的时间以划分好的小组为单位在学校里选取一至两个典型场地进行初步的测量活动,为到园博园活动进行前期的准备与适应工作。校内测量结束后,各班交流测量的内容及测量中的注意事项,评选活动中优秀的小组,为“园博园”的活动树立一个典范。

 

野外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前期构想1

  在准备“公顷与平方千米”野外教学活动前,经过与备课组老师们的商讨,我们觉得,理想之中开展这次教学活动的场所应该是一片比较开阔的地方,这样会便于学生进行1公顷的观察,同时,好又有着丰富的几何元素,可以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算一算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到平方米、公顷与平方千米间的联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对市区周边的几处公园、广场、绿地进行了实地勘查。

前期活动:现场备课

  周四下午,备课组的老师们都没有课,大家一起乘车去了初选的几处场所,亲自观察了每一处地方的优劣。经过讨论,大家一致选定了市郊的园博园作为开展本次活动的场所。园博园是南通市为承办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而新建的一所公园,园内有以江苏省的十三个地级市命名的小园,每个小园的面积都接近于1公顷。除此之外,设计师在设计园博园时,运用了大量的几何元素。园内随处可见的是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长方形的甬道,梯形的草坪,圆形的广场,走在园博园中,心中涌荡着别样的惊喜,原来园博园是这样的富于数学的美与趣味。

前期构想2

  考虑到学生次进行数学野外活动,如果没有精心的活动步骤与计划,缺乏观察、活动的方法,就可能让这次的野外活动变得像春游一样,虽热闹却收获无几。因此,我们组织学生在学校内进行了小组内的演练。让学生明确观察与测量的方法、测量工具的使用、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这样,在野外活动时,学生的行动将会更具目的性。

前期活动纪实

  一听说要到野外去上数学课,教室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学生们都感到新鲜好奇,野外的数学课,会是什么样子?小组讨论时,他们纷纷发表意见,很快就对组内成员进行了分工:观察员、测量员、绘图师、摄像师等一个个名称纷纷涌现。更有几个小组想到了回家制作测绳来弥补在测量大土地时卷尺长度不够的缺陷。好几个孩子下课后都纷纷告诉我,“一想到要去野外上数学课,心中就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第二天,全体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学校的一些场地,进行了活动前的演练。通过练习,他们将遇到的困难记录了下来,并及时进行了讨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还及时向老师请教。这些困难主要是不规则图形的测量、大面积土地如何准确测量、图形的高等问题。

现场活动设计1

 

  学生在实地观察、测量、计算中感受形状、大小不同的土地面积,能够进一步丰富与面积单位相关的表象。同时,进一步熟练掌握基本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活动纪实:分组测量近似规则平面图形的大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园博园中近似规则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的草坪、花圃、路面,先估算其面积,再通过实地测量,计算出实际面积,并换算成公顷。同时完成实地测量记录表。

学生动手测量园博园实际面积

现场活动设计2

  公顷是一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0000平方米),与学生之前学习的面积单位“平方米”之间的差距很大。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很难依据原有的经验来构造出1公顷的表象。因为借助于一个不常用的面积单位“公亩”(1公亩=100平方米),让学生在实地的观察、测量中认识1公亩的大小,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通过对“100个这样的大小就是1公顷”的感悟,沟通1公顷与1平方米之间的联系,化解公顷与平方米单位换算中大数10000对学生产生的认知障碍。

活动纪实:集体感受1公亩的大小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100平方米,即为1公亩)。再通过想象感受1公亩等于100平方米,100公亩等于1公顷。

 

现场活动设计3

  在学生初步建立起1公顷的表象后,让学生通过围一围、走一走、想一想等多种方式去真实地感受1公顷的实际大小,在这样的活动情境中,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积累经验,为以后估计土地面积大小提供方法及经验的参照。

活动纪实:步测感受1公顷的大小

  将学生的测绳连接起来,围成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学生沿正方形的四边走一走、跑一跑,并记录下所用的时间。想象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土地(1平方千米)的大小。

 

现场活动设计4

  1平方千米是一个更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很难找到相应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去真实感受。我们考虑,利用园博园旁边的黄泥山,让学生通过登高观察黄泥山脚下园博园的大小,加深学生对1平方千米的感性认识。

 

活动纪实:目测感受1平方千米的大小

  从高处(旁边是黄泥山,海拔高度不足100米)观园博园全景,告诉学生园博园的面积约为50公顷,两个园博园的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学生以此类比,相互说说附近的哪一片区域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学生反馈

片段1

  测绳、卷尺垒成一排,笑声、喊声混成一片。嘿哟哟!今天的数学课可真闹翻了天!

地点奇 

  这堂数学课不是在桌椅密集的教室里进行,也不是在空旷宁静的大操场进行,而是在山清水秀的园博园进行!在这一片濒江临海、风景如画的风水宝地上课,真是别有情趣呀!同学们自然上得十分带劲儿,没有人拨弄手指,没有人整理东西,没有人窃窃私语,更没有人谈笑,大家都认真地聆听,这可都是老师的慧眼选择了园博园的功劳呀!

工具奇

  嘿!翻翻大伙儿鼓鼓的背包,呵!你一定会叫出声来,里面摆着卷尺、测绳、长长的铅笔,软软的橡皮……嘻嘻!是不是挺怪的?上数学课要带这些干啥?这些工具啊可是我们这堂数学课的主要用品,可别小瞧了它们,其实它们的用处大着哩!

内容奇 

  这堂数学课内容十分奇!不是学习加减乘除,而是测量园博园中一些草地、花圃、洞门、陆地、桥梁的面积!看看同学们,大家早已在*的带领下分好工,正在进行紧张操作呢!有的将卷尺固定好,准备下一个步骤;有的按着计算器计算结果;有的手握铅笔,趴在报告纸上,把头深深埋在臂弯里等待结果;有的手捧照相机,不停地按动快门……组长们紧张地指挥,组员们也在紧张的操作。

片段2

  第二个地点:苏州园。我们star小队立刻找起了组合图形。“那儿有个正六边形!”周思捷大叫了起来。可我们没学过正六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啊!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既是组合图形那就要——分割!对啦!分割!分割!哈!这可真是个绝妙的方法哦!可是该怎么分割呢?大家再次陷入了困境。

  “分成两个梯形!”

  “不行,梯形的下底和高不好量!”

  “分成四个三角形!”

  “唔,太复杂了!”

  “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吧!”在一旁沉思了很久的吴天开口了。我思考了一会儿,长方形的面积容易求,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又相等,可取!可取!大家十分赞同吴天的看法,真是集思出妙招!

片段3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直奔镇江园。各式各样图形隐藏在各个角落。老师一声令下:“分散测量。”大家就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夺宝骑兵小队”早就分配好了任务,去寻找目标。忽然,我眼前一亮,映竹亭不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形吗?挑战自我,一项浩大的测量工程即将开始。这座亭子有六个角,周围有一块开阔的草坪,很容易被发现。因为圆形的面积还没学,我们请来了吴老师指导。吴老师告诉我们先要测出圆的周长。说干就干,戴佳乐拉住皮尺一端,我手拿另一端,绕圆走了一圈。“多少?”记录员朱丹问。“19.4米。”我顺口。接着,计算师施维在吴老师的帮助下飞快地算着,“28平方米”。施维报出答案,“有这么大吗?”我提出疑问,又经过一轮检查、核实,证实了施维的答案是对的。这时,朱丹手上动得飞快,戴佳乐也在帮着拍下了整个过程,大家齐心协力,很快测完了圆形。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我们又知道了真正的图形的面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