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一节  过去对于此书的研究

    在1954年《红楼梦》问题大辩论③以前,对于这部小说的研究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期:从作者的时代(18世纪中叶)到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这时期的前八十回原稿传抄本,全部是曹雪芹的作品,并附有脂砚斋的评注,多至3000余条。这些评注几乎全部是脂砚斋所写,只有极少数的几条是别人的,评注年代可考者,从甲戌(1754)以前到甲午(1774),前后继续达20多年。在乾隆辛亥(1791)以前,所有本子,大概都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或从脂本出来的传抄本。因为脂砚确切知道作者的生平及其家庭背景,了解此书的原有计划,又看过未失去以前的作者手稿①,所以他的评语深切翔实,透露出许多有关作者本人、家世和此书成书经过的消息。可是从l791年至1792年程伟元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②刊行以后的l00多年,实际上停止了八十回抄本的流传。我们必须记得,雪芹的朋友和同时人所见到、谈到、评到的《红楼梦》,都是指八十回的原本,不是现在的一百二十回本。

   第二期:从1792年开始,但到何时为止,却难于肯定,也许可定为19世纪末。程氏刊行百二十回本后,此书供应数量突增,又加各地方不断翻刊,使广大的读者,立刻认识它是中国历来最伟大的一部小说。它的流传之广,为过去任何小说所未及。可是扩大了的读者群,似乎并不知道有雪芹八十回原本这回事,而那些抄本,从前在庙市售至数十金的③也逐渐在市场上消失。此一时期《红楼梦》的爱好者,最感兴趣的是书中故事的现实主义的描写,人物性格——尤其是女性——的铸造与分析,而尤其重要的,是一反传统小说的布局。他们对于此书的赞美——常常用诗词的方式——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