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1
人工草地概述
节 人工草地的概念
一、人工草地的定义
人工草地(tamedgrassland,artificialgrassland)或栽培草地(sowedgrassland,
seededgrassland,cultivatedgrassland)是利用综合农业技术,在完全破
坏原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人为播种建植的新的人工草本群落。以饲用为目的
播种的灌木、乔木或与草本混播的人工群落,也应包含在人工草地的范畴。在
不破坏或少破坏天然植被的条件下,通过补播、施肥、排灌等措施培育的高产
优质草地称为半人工草地,其经济和环境意义相当于人工草地,但由于其植被
未发生根本改变,所以在草地分类上仍作为天然草地对待。
除以牧用为主要目的的人工草地外,还有以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美化环
境和体育运动等为主要目的的其他类型的人工草地(草坪、绿地等),这类草地
的比例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而日益增大。本书研究的是青藏高
原草地畜牧业生产中的人工草地,故对以环境和体育运动为目的的另类人工草
地――草坪和绿地等未给予过多的涉及。
二、人工草地是农牧业文明相结合的产物
人工草地是特殊的农业用地,是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在原
始游牧后期,农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逐水草而居的先民,在以放牧为主
的条件下,为了给家畜储备一些冬春时期的饲草,开始开辟少量土地种植牧草。
这就是人工草地初形成的情况。
种植苜蓿、建立人工草地主要是东方农牧业文明的产物,中国是早引种
紫花苜蓿、建植苜蓿人工草地的国家之一。公元前115年汉武帝时,张骞出使
西域将苜蓿带到长安,从此苜蓿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广泛栽培,成为我国古老、
重要的人工草地类型。自古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苜蓿人工草地和农田实行
轮作,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对育成秦川牛、晋南牛、早胜牛、南阳牛、
关中驴、早胜驴等著名家畜品种起到了直接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栽培和建植大面积的三叶草-多年生黑麦草人工草地,主要是西方农牧业文
明的产物。关于种植干草作物和晒制干草的意义,大约在公元前50年的古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