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具体到一个问题生,真想解决他的问题,或者起码把他稳住,最重要的事情是诊断、分析,看他到底问题在哪里,这是个什么类型的问题生,属于什么程度,要教育他应该从哪儿切入,总之应该多研究多思考,少说少做。
 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直接用在问题生教育上的时间反而应该更少,而每天和问题生对着干的老师,几乎可以肯定是专业水平比较低的、精力倒挂的。……问题生只是教师工作对象的一小部分,对问题生教育绝不是越重视越好,教师也不该被问题生牵着鼻子走,花费过多的精力。
  在思维方式方面,我愿提醒各位教育者,我们是在一个网里面做事,而不是在一条线上做事。人有线性思维的天生弱点,因为这样省脑筋。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教育失败的案例,都包含了家长和教师的线性思维。比如,你犯错了——我给你讲道理了——你认错了——于是你就应该改了。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线性思维。一旦孩子不改,或者重犯,家长和教师就大呼“不可思议”。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一个人犯错也好,改错也好,都是网上的一个点,这个网上有很多变量,互相影响,非常复杂。明白了这一点,家长和教师在教育问题生的时候,就会考虑更多的变量,慎重行事,而且他的期望值就会比较实事求是了。
 我研究问题生教育几十年了。时至今日,环顾校园,问题生后浪推前浪,层出不穷,新新人类,愈出愈奇。学校和教师在教育问题生方面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感情,工作的科技含量却始终没有多大提高,教师应付问题生,大多采用陈陈相因的、一般化的、习惯性的对策,在低水平上做简单的重复劳动。所以,当务之急依旧和过去一样,与其说是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不如说是解决教育者的理念问题和思路问题。问题生是病人,要给病人看病,前提是医生要合格,要有专业技术,否则大家会越来越被动,穷于应付,精疲力竭,常有江郎才尽的感觉(老师们自嘲为“黔驴技穷”),有些老师甚至会沦为心理病人(真的给气疯了)。
  总起来说,行为习惯型问题生的特点是“赖”,厌学型问题生的特点是“怠”,心理型问题生的特点是“怪”,品德型问题生的特点是“坏”,“好学生”型问题生的特点是“骇”。

  教育行为习惯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耐心的长辈;教育厌学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科研人员、学习问题专家;教育心理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心理医生;教育品德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足智多谋的战士;教育“好学生”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高明的侦探。
 帮轻度问题生和中度问题生变成一般学生,即把问题生变成非问题生,使他们能随上大溜,以后出现问题用常规教育手段基本能解决,这就是了不起的成功了。把他们变成优秀生?当然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但是不能要求教师做到这一点,因为太难了。至于重度问题生,只要经过教师的努力,把他基本稳住了,该学生对集体没有产生多大破坏作用,就是了不起的成功了。要把重度问题生变成非问题生,专家也未必有把握,不能这样要求教师。教育问题生能做到上述程度,有关教师和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就算不错了。
  各位家长和老师,在这个“注意力匮乏症”迅速流行的时代,让孩子出类拔萃反倒更容易了。您只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持续关注的品质,长大他就能超过别人,这比考试成绩更重要,而培养起来比提高考试成绩更容易。在一个盲人国家,一只眼的人就能当国王。众人皆醉,只要你不喝酒,就超凡脱俗了。
  校园专家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人,每所学校至少应该有一个这样的专家。当班主任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们就要出马。他们不但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而且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教育经验。一旦出现问题,他们会研究,能诊断,有办法,是班主任的好指导员、好参谋、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