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在曹操的主持下,朝廷先后征召名士赵歧、张俭、桓典、徐、陈纪等人补充进来,加上还在位的韩融、荣、杨奇等人,基本上保证了朝廷的日常运转。
  赵歧本年应该快九十岁了,他就是曾经出使过关东的老臣,当年是他与袁绍、曹操相约迎献帝回洛阳。张俭是个老党人,本年也已经八十三岁了。陈纪出于颖川郡著名的陈氏家族,本年七十一岁,在许县一带很有影响力。
  这些人不大可能再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了,比如像张俭,一到许县来就关起自家的门不出,把公家配的专车挂起来(阖门悬车),根本不问任何事。这倒也符合曹操的意思,把这些老同志们抬出来,本来就只是个招牌,目的是扩大新朝廷的影响力。
  对于朝廷日常办事机构尚书台曹操却比较重视,这可不是一个虚设部门,内外沟通、随时掌握宫内动态都全靠它了,对于由谁来掌管这个要害部门,曹操心里早有了合适的人选。
  曹操属意的这个人就是荀。他曾经在天子身边担任守宫令,熟悉宫内事务,性格沉稳,考虑问题周全,出身大族,容易与天子及各位老臣们沟通,重要的是,他对曹操忠心耿耿,是可以信得过的人。
  献帝下诏任命荀为尚书令,负责处理朝廷日常事务。曹操出征在外的时候,荀实际上成了后方的大管家。荀也不负期望,把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为曹操分了不少忧。
  曹操还把钟繇给荀派过去当助手,任尚书台的副长官(尚书仆射),但钟繇担任这个职务时间并不长,曹操后来派他管理关中事务去了。曹操还任命大胡子将军程昱为尚书,协助荀工作,任命虽然下达,但兖州那边仍然离不开程昱,曹操让程昱以东中郎将、济阴郡太守的身份主持兖州的各项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