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新教育认为,学校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两。新教育的十大行动都是同绕这一点进行的,并且还开展了题为“每月一事”的项目来推动。在这些一生有用的东西之中,阅读,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是一切的基石。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或许很多父母、甚至教师都不愿意相信,分数只能赢得一时,阅读能力的提升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因素。
  但是,2000年公布的国际成人阅读能力调查报告已经明确指出:“学历高低同然会影响就业机会,但是当学历相当时,阅读能力强的人担任高技能白领工作的几率就明显高得多,而且阅读能力比学历更能准确预测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发展。”
  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已绝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工作对人们提出的要求,阅读及其阅读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核心学习、发展方式。
  成人如此,何况儿童?
  当下,阅读能力在小学生的各项素质指标中是个严重短板。如何使孩子学会阅读,具有很强的阅读能力?读什么,才能让孩子心里充满阳光?怎么凑,能培育…一种健康的人格?这些都是重要课题。
  南京大学出版社与各省小学语文教研员共同编辑的这套彩绘注音版名著,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套书的核心定位是:读故事,学知识,明事理,提素质。它除了强调名著与适龄孩子的适读性外,也强调名著的主题与素质品质的自然对接。如从《爱的教育》的阅读中,学会如何爱及对爱心的培养;从《童年》的阅读中,懂得困难是好的老师,让意志品
  质更加坚强。
  ——朱永新
  《唐诗三百首》
  蝉
  虞世南
  垂饮清露①,
  流响出疏桐②。
  居高声自远 ,
  非是藉秋风③。
  注释:古时官帽打结后下垂的部分,这里指蝉头部的触须。 流响:形容连续不断的蝉声。疏桐:枝叶稀疏的梧桐树。 藉:同“借”,凭借,借助。
  译文
  蝉吮吸着清澈的露水,连续不断的蝉声从高大稀疏的梧桐树上传出。它待在高处,声音自然传得很远,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开动脑筋
  请思考一下这首诗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说说你的认识。
  佳句诵记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杳杳寒山道①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②。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③。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
  注释
  杳杳:幽暗而深远。 落落:寂寥而冷清。涧:两山之间的溪流。
  淅淅:风吹的声音。
  译文
  幽暗而深远的寒山小路,溪水在山间静静地流淌。经常有小鸟在啾啾地鸣叫,寂静的山野显得更加没有人气。山风扑面吹来,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在身上。每天看不到一丝阳光,一年又一年都不知道春天的到来。
  开动脑筋
  小朋友,你知道《杳杳寒山道》的作者是谁吗?
  佳句诵记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①。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②。
  注释
  曲:弯曲。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的脖子。 拨:划。
  译文
  鹅,鹅,鹅,弯着长长的脖子向着天空唱歌。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拨动起清清的水波。
  开动脑筋
  小朋友,你能说说诗中描写了鹅的什么样子吗?
  佳句诵记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①,
  壮士发冲冠②。
  昔时人已没③,
  今日水犹寒 。
  注释
  燕丹:燕国的太子,名丹。 冠:帽子。 没:死。
  译文
  当年,荆轲在易水岸边辞别燕国太子丹,到秦国刺杀秦王。临别之际,他慷慨激昂,怒发冲冠。如今,古代的英雄早已死去,而易水河边还像当年一样冰冷。
  开动脑筋
  小朋友,你知道“此地别燕丹”中的“燕丹”指的是谁吗?
  趣味链接
  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②。
  注释
  解:能够。三秋:农历九月,指晚秋。 过:经过。
  译文
  风啊,你能吹落深秋的树叶,能使春天的鲜花盛开。你能吹过江面卷起浪花,刮进竹林时能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开动脑筋
  小朋友,在你眼中,风是什么样子的呢?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风吧。
  趣味链接
  这首诗其实是一个谜语,每一句都从不同角度提示谜底,谜底就是诗题“风”。有一首题目叫《画》的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与此诗类似。
  《三字经》
  人之初①,性②本善。
  性相近③,习④相远。
  注释
  初:开始,刚生下来的意思。
  性:天性。
  性相近:彼此类似,相同。
  习: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性、习惯。
  译文
  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从这一点上说,大家的天性都是相似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受生活环境和后天教育的影响,行为习惯也就越来越不一样了。
  阅读拓展
  曹操的儿子
  东 汉末年,丞相曹操子女众多,在众多子女中脱颖而出的有五个,分别是:长子曹昂、次子曹丕、三子曹植、四子曹彰和七子曹冲。这五个孩子都是在曹家相同的环境 中长大的,但长大后的性情和爱好却不一样。老大曹昂,自幼聪明而且性情谦和,为曹操所喜爱。长大后熟读兵书,跟随曹操领军作战,对人非常有礼貌。二十岁那 年随曹操讨伐张绣,被张绣突然袭击,曹昂为救曹操,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自己负责断后,战死在宛城。曹丕从小也很聪明,长大后却喜欢耍阴谋诡计。迫害兄 弟,废除当时的汉朝皇帝,自己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植性情温柔敦厚,喜欢读诗书。少年时聪慧过人,出口成章。人们常说:“天下才气,曹子建独占八斗。”曹 彰是一员猛将,他可以左右开弓,能射中一百步之外的一根头发丝,又力大无穷,能把一头小牛犊按在地上。曹冲则是个有名的神童,他聪明机智,富有同情心。他 小时候称大象的故事更是被人津津乐道。曹操的五个儿子在同样的环境中成长,却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爱好,这与他们后来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1
  苟不教①,性乃迁②。
  教之道③,贵以专④。
  注释
  教:教育。
  迁:迁移,变化。
  道:方法,规律。
  贵以专:重要的是专一。
  译文
  如果不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善良的本性就会慢慢改变。教育一定要讲究方法,教会他学习要专心致志,这是为重要的。
  阅读拓展
  两个徒弟
  弈 秋是战国时期的下棋高手,名气很大。有两个年轻人想拜他为师。弈秋答应了,嘱咐他们说:“跟我学下棋很容易,做到专心就行了。”学习开始了,一个徒弟遵从 弈秋的教诲,认真琢磨棋艺,不论身边发生多热闹的事情也不分心。另一个徒弟却把弈秋的话当作耳旁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天东游西荡。
  两个月后的 一天,弈秋说:“你们学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棋艺有没有长进,今天就下给我看看吧。”两人摆起棋盘,刚走了几步,天上飞来一只天鹅,一路鸣叫。那个一贯认真 的年轻人毫不在意,依然全神贯注地研究棋局。另一个却坐不住了,眼睛总是往天上看,心里想:“这天鹅真肥啊,射下来就是一顿美餐!”又自言自语:“可我到 哪里去借弓箭呢?”这时,只听老师在一旁叹了口气,说:“不用下了,你们当中有一个将大有成就,另外一个在我这里什么也学不到!”
  后来,那个一贯认真的年轻人果然棋艺大增,后竟和弈秋齐名;而那个三心二意的年轻人则一事无成。
  昔①孟母,择邻处②,
  子 不 学,断机杼③。
  注释
  昔:过去,从前。
  处:交往,居住。
  机杼:织布机上的梭。
  译文
  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成才,安家时一定要选择好的邻居。孟子不喜欢学习,孟子的母亲就剪断织布机上的梭,告诉他学习是不能中断的。
  阅读拓展
  孟母教子
  孟子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孟子是由母亲带大的。孟子的母亲知道小孩子一定要有好的成长环境,便坚持给孟子选择一个好邻居,前后搬了三次家。2
  初,他们住的地方离坟地很近,经常会看到送葬的队伍。孟子便玩起做丧事的游戏,模仿吹鼓手吹吹打打,模仿送葬的人痛哭。孟子的母亲知道了,觉得这个地方不利于孩子的成 长,就把家搬到了大街上。
  这次他们的隔壁住着一个屠夫,天天杀猪宰羊。孟子觉得很好玩,就跟着屠夫学习。孟母知道这样下去也不行,便再次决定搬家,这次他们搬到了一所学校旁边。
  学校里每天书声琅琅,学习气氛很浓。孟子十分新奇,每天都去学校外边玩,偷偷看学校里的孩子怎样读书,怎样识字。回到家,他还学着他们的样子,一遍遍练习礼仪。孟母终于放心了。
  后 来,孟子被母亲送到学校里正式读书。他非常认真,但也有调皮的时候。有一天,他竟然逃学了。这可把母亲气坏了。母亲把孟子叫到身边,当着他的面把织布机上 的梭子折断。梭子折断后就不能织布了。母亲这样做,是为了告诉孟子一个道理——学习也是不能中断的,中断后就会一事无成。
  孟子知道了母亲的苦心,从此以后认真学习,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窦燕山①,有义方②,
  教 五 子,名俱扬③。
  注释
  窦燕山: 本名窦禹钧,住在燕山,人们称呼他窦燕山。
  义方:好方法,好办法。
  扬:显扬,传播。
  译文
  住在燕山脚下的窦禹钧,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有着非常好的方法。在他的严格要求下,他的五个儿子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们的名声传遍了天下。
  阅读拓展
  五子登科
  五代十国时期,在蓟县燕山脚下,住着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学问很大,名声很响亮。人们因为他住在燕山,慢慢地都称呼他为“窦燕山”。
  窦 禹钧有五个儿子,他非常注重孩子的品德和学习方面的教育。他经常带领自己的孩子去帮助乡亲们,还资助穷人家的孩子去上学。这些高尚的行为为孩子们树立了良 好的榜样。窦禹钧每天都督促孩子们读书、写字,并且亲自教授。哪个孩子有不懂的地方,他就耐心讲解,即使是小小的疑问也不放过。在窦禹钧严格的教育下,他 的五个儿子相继中了进士,做了大官,都勤劳地为民造福,为当地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此,人们都非常赞叹。大家把窦禹钧的儿子比喻为龙,于是,“窦氏 五龙”的名声传遍了天下。当朝太师冯道知道后,还专门为此事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以此来赞扬窦禹钧教子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