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谁都愿意有个高情商的孩子



  孩子差几个月出生,其实差别就很大,尤其孩子小时候,如果你能意识到新生婴儿和半岁大的婴儿的巨大区别的话,也就不难理解5岁半和6岁的孩子区别,虽然随着孩子成长,这种半岁区别会逐渐减小,但5岁半他不明白的傻问题,6岁时对他来讲有可能已经是小儿科了。

真实生活中的兄妹俩不止一次被人表扬:“这俩孩子很懂事,情商很高。”

高情商的孩子特点:开朗,大方,有秩序感,乐意表达,善于沟通,懂得分享,知道照顾更小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不乱发脾气,能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

可能是因为兄妹俩一起成长,这种天然的小伙伴应该说对他们俩自身的心智发育都很有帮助,妹妹会向哥哥学习很多,哥哥也必须很照顾妹妹的情绪,例如不能太蛮横,不然没人和他玩;不能不讲道理,不然妹妹不理他。

俩人放学后一起看看电视,一起玩玩具,或者一起画画,虽然还是会有小摩擦,但明显愉快合作机会多,无谓的争抢少。

慕尼黑的PeiPei阿姨总是说:“你的两个小孩太可爱了,而且和他们说话,感觉特有‘交流感’,不像个小屁孩。刚才在车上告别时,他们俩都邀请我和豆豆哥哥(PeiPei阿姨的孩子)下次去你们家玩儿。”

有天去接孩子,幼儿园隔壁班级的老师萨宾娜开心地走过来讲:“今天给甜妞倒了杯茶,她说:‘萨宾娜倒的茶最好喝,萨宾娜是最好的。’”

作为父母,我们觉得孩子有个开朗乐观的好性格很重要。情商高一些,懂得友好与人相处,懂得正确表达情绪,这些都很重要。我们都是平凡的父母,我们希望孩子们开心成长,健康成长,有慈悲心怀,懂得感恩,能设身处地、力所能及地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做些贡献。

那么,怎样提高孩子的情商呢?

首先,让孩子学会和人分享。不管是玩具,还是食物,或者想法,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有分享意识。分享,不仅是勇敢,更是一种胸怀,父母得给孩子做榜样,而且持续地告诉他们分享的重要性。

其次,让孩子学会喜欢别人,学会帮助别人。对孩子喜欢的朋友,家长可以帮忙私下里让他们有更多交往,让他们成为死党。对孩子提到的不喜欢的朋友,父母也可以多创造机会让他们有更多机会相互了解。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可以帮助别人,或可以帮助老师家长时,孩子们都会很享受这种感觉。现在兄妹俩都意识到有朋友是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么就告诉他们帮助别人可以为自己赢得朋友。

再次,多肯定孩子的正向情绪和正确行动。甜妞不到3岁时,家里有小朋友来访,大家在门口骑自行车玩儿,甜妞说要喝水。于是,自己跑到厨房,爬上椅子,拿了四个杯子,那时她应该还不太识数吧,然后每个杯子倒了两厘米高的水,四只杯子摞在一起,双手捧着到了室外,在场的两个妈妈看到都很感动:这么小的孩子已经懂得照顾客人了。

我们很隆重地表扬了甜妞,结果她也很开心,而且更加积极地去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或者去帮助其他孩子。家里如果来了朋友,一般也都会给孩子时间“人来疯”:让他们说话,让他们和客人亲近,让他们独立地和客人表达自己的想法。

还有,孩子表现出的不正确但正常的情绪,父母应该多指导。

有次甜妞的朋友来访,结果小朋友和童一哥哥玩得起劲,打翻了甜妞的醋坛子,两小时里哭了好几次。但当她的朋友袜子被水打湿时,甜妞跑上楼马上去拿自己的袜子,我留意到,那是她最喜欢的紫色小袜子。

嫉妒,作为负面情绪,每个孩子都会有。那天晚上,和两个孩子坐下来,好好地总结了今天妹妹为什么会吃醋,哥哥哪里做得不太好,妹妹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哥哥下次也要努力照顾好妹妹的情绪等。孩子们远比我们想象得要讲道理,父母只是得花些时间慢慢和他们讲。

另外,还要做个受欢迎的小客人。去朋友家里玩,妈妈总是会稍微叮嘱两句,例如,不要抢玩具啦,不要拿着水杯乱跑啦,还会给孩子带包小饼干或几包小熊糖,孩子们可以分着吃。妈妈还要准时去接孩子并准时离开。

外出做客很能提高孩子的社交意识:陌生的家庭,陌生的环境,新鲜的玩具,孩子需要去面对并处理一些新的问题。孩子们其实都需要一点儿时间适应,但不用强迫他们,因为很快他们就会和小主人打成一片,家长们也能腾出时间聊天了。

最后,让孩子懂得并学会照顾更小的孩子。这得益于幼儿园的教育,班级里有小baby,据说很多小小孩都喜欢找这兄妹俩玩儿,尤其童一,不仅懂得照顾小小孩,还很知道带他们玩儿。

有次当班老师凯特琳对我讲:“童一在幼儿园人缘儿特别好,几个班级的孩子都认识他,而且大小孩子都喜欢和他玩儿,每次围成一圈坐或吃中饭时,都抢着跟他挨着坐。”老师又补充说,“老师们也很喜欢他,他很有秩序感,老师交代一次就行了,而且很有知识,会很有条理地表达。”

为了我们的孩子更勇敢、更强壮、更具备抗压能力,如果可能,让孩子晚一年入学吧。没有谁会嘲笑他比人家大半岁,大家只会嘲笑谁比较弱。不要相信商家叫嚣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真有起跑线在那里,晚一年上学的男孩儿,有更多力量、更多智慧,他只会跑得更好,赢得更有把握。

  童年小贴士:
  1.
情商高的孩子是慢慢培养的,更多的功课是从父母身上学习的。
  2.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起点要尽量早,要提前引导孩子,告诉孩子正确的言行举止,而且要反复强调。
  3.
父母也要身体力行,尤其要言行一致

  4.让孩子多接触情商高的孩子

5.正确态度:情商和智商一样重要。



   

鼓励孩子自己讲故事



  在微博上,我曾做了“童年里你最难忘的三件事或者等你有了孩子,你愿意为他的美好童年做些什么”的调查。心理、两性专家陶思璇老师是这样回答的:“童年我最难忘的三件事:1,有音乐陪伴;2,有很多好书陪伴,特别是童话故事书;3,有很多的植物陪伴。如果我有孩子,我会带他(她)尽可能多地去亲近大自然,去认识和了解那些美丽的动物、植物,读美好的童话故事书。”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因为有情节的内容能抓住小人儿的好奇心,从而让他专心致志,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讲故事还很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故事比读书绘声绘色,使用的语句也大多是口语,孩子们随时可以打断问问题或互动,比读书更生动、更有色彩。

以前一直睡前读书的,可有次去意大利度假,由于没带够绘本,所以后来几天睡前就变成了“讲故事”,原本只是妈妈信口胡编的故事,每次结束时都会丢一个小包袱,童一会根据剧情猜测一下这个包袱打开后是怎样的。第二天晚上讲故事前,童一总是先简述一下昨天的内容,如果晚上妹妹没听完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童一还要负责给妹妹讲一遍。

为了讲述方便,我讲的都是“连续剧”,在意大利讲的是根据迪斯尼故事里的“小狐狸和小狗”的故事延展的,反面角色是猎人,他不停地找他的小狗,他的小狗和小狐狸逃到森林里,遇到好多好多的动物,后来大黑熊帮助它们,还有警察帮助它们,最终猎人不再打猎了,大家都成了好朋友。

童一和甜妞在上海时没少看《朵拉历险记》,所以童一对森林里的情节特有想象力,妈妈有时偷懒,他就自己一面想一面讲,很有意思。

度假回家后,有书了,但是“故事会”还继续。有时爸爸给俩小人读书,结束后妈妈必须得再讲一段故事。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一只蝴蝶和一匹小白马的故事,里面穿插的所有场景基本都是童一去过的地方或者看过、读过的,为了增加他的亲切感,故事里还有个小男孩叫Adrian

故事里总是会有反面人物,老巫婆把公主的家人都变成小动物了,蝴蝶和小白马帮公主找老巫婆,每次都被狡猾的老巫婆跑掉,后来Adrian骑着摩托车帮大家一起找,再后来终于抓到老巫婆,而且老巫婆把大家又全变回人了,最后,这些好朋友们都住在公主城堡里,开心地一起生活。

每次甩了包袱,童一都会猜,“我觉得老巫婆会逃跑”“我觉得红尾巴是迷路了”“我猜公主去看她的外婆了”“我觉得三条路都应该找找看”。妈妈编的情节有时会照顾哥哥的猜测,满

足一下他的成就感,有时和他猜测的正好相反,好加强他的期待感,或者让他先讲一遍他猜测的内容,然后妈妈再胡诌。

甜妞也是一个很好的听众,她也经常插话,有时还会给故事里的角色起名字,或者奇奇怪怪地加一段情节,妈妈和哥哥都表现得比较有涵养,每次允许她把话说完。不过更多时候是故事讲到一半,她申请“闭着眼睛听故事”,于是一分钟不到她就香甜地睡着了。

故事讲了一个多月了,俩小人听得津津有味,有几天下午很热,讲故事竟然成了让他们睡午觉的杀手锏。终于把蝴蝶和小马的故事收尾了,童一说:“妈妈,明天你得想新故事给我们讲了。”

孩子对角色的理解简单明了,所以基本上故事里只需要一个反面人物,其他的就都是好人。情节里一定多出现些“坏蛋倒霉”的镜头,可以讲述得好玩有趣,例如老巫婆逃跑时,我们会让她踩到狗屎、手被划破,或者撞到鼻子、摔个跟头、小鸟在她头上拉屎等,这些简单的情节很能激发童一的形象思维,他每次都好像“看到”了那个倒霉的老巫婆。

有些情节童一会自己编,或者给出现的人物起名字,或者猜测进一步的情节发展,妈妈要及时表扬他的表现,激发他更多的热情和积极性。孩子的情绪其实很容易调动,家长只要稍微观察,就能发现他的兴趣点。

快乐很简单,找到快乐也很容易。

  童年小贴士:
  1.
除了睡前读书,偶尔给孩子们讲故事,更容易和孩子互动。
  2.
讲故事可以根据小朋友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内容,重点是孩子要对故事有兴趣。
  3.
每次讲完故事,可以给小朋友留个话题,引发孩子的思考热情。
  4.
讲故事尽量使用孩子们喜欢的语言,可以有更多的口语表达。

5.多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合适的情节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