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从容面世,处变不惊
  人生总是起起落落、反反复复的,面对世间的风云变幻,只有做到从容面对、处变不惊,才能不致迷失方向,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既然惶恐度日无以为解,为何不去从容应对呢?
  人生变幻莫测,让我们以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心境,从从容容地去面对。这就是一个人的气度、风范。
  传说在古罗马时期,有位皇帝常常从死囚中选拔将军。在把囚犯们送进斗兽场的前一天晚上,他会派人去观察这些人在死前的表现。如果谁能在恓恓惶惶的犯人中面不改色地呼呼大睡,便在第二天早上释放他,并把他训练成带兵打仗的猛将。
  无独有偶,据说中国也有这样一位君王。他在接见新上任的臣子时,总是故意让他们在宫外等待,而迟迟不予理睬。如果这个臣子能够悠然自得,且毫无焦躁之容,那么他必会受到重用。
  一个人的胸怀、气度、风范,总是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体现出来。古罗马的那位皇帝和中国的那位君王,之所以会对死囚和新臣委以重任,就是因为他们有处变不惊、遇事不乱的从容,这正反映了一个人的气度和潜质。
  从容就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傲松之于严冬;从容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义士之于刑枷;从容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智者之于声色利诱。从容,是一种理性,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从容,才能临危不乱;从容,才能举子若定;从容,才能化险为夷。
  三国故事里,诸葛亮以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他那过人的胆略和超常的镇定与从容,被传为千古佳话。因此,我们只有从容地面对人生的选择,不惧怕危难,才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在瞬息万变、诱惑四伏的现实社会里,更需要我们保持从容与沉稳的心态。远离浮躁,从容选择,已成为当代人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要求。
  心灵物语
  怨天尤人、灰心丧气者终会被三振出局,而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者必将得到提升。逆境,抑或是突如其来的变故,都是检验我们生活能力的试金石,能应对自如者就是生活的强者,终会胜出;而悲观失意逆来顺受者,必将被淘汰。
  永不丢失源于物欲的平静
  在一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里,能对金钱的诱惑心如止水的,有几人?心平则欲止。当一个人能做到对任何物质诱惑都心静如水,他便不会丧失自己心灵中的那份宁静与质朴、快乐与轻松。
  一对夫妻都是江南水乡一所中学的教师,已从教二十多年,他们观念不陈旧,物质生活不是很富裕,但是也不差。最让人钦佩的,是那种从未有过一丝改变的质朴。
  水乡美景自然不同别处,为了一饱眼福,我们一帮亲戚朋友五一假期都聚到了他们家。女主人的侄女刚大学毕业,在一家银行工作。在我们到达的当天,她的侄女正打算告辞,临走才发现自己新买的那枚白金戒指不见了,屋里屋外找了个遍,却怎么也没有找着。怕她误了班车,女主人说:“你先走好了,我来帮你找吧。”
  侄女走后,主人夫妇就陪我们撑着小船过小桥穿小巷,晃晃悠悠玩了一天,直到天黑才回家。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地吃完晚饭,才想起戒指的事情。夫妻两人在床底下、沙发缝里、食品柜角落都找了个遍,还是没有。女主人又想起上午侄女曾帮着择芹菜,可芹菜叶已被倒掉了,她便一手提着节能灯,一手拿着根棍子来到楼下,把垃圾箱翻了个遍,仍没有找到。
  正折腾着,侄女来电话了,没顾得上说什么,开口就焦急地询问戒指的下落。女主人说:“别担心,肯定在的。”并问能值几个钱。侄女说了个大概价钱,我们这些客人都开始有些不自在起来。
  女主人不紧不慢地说:“在我这儿,不会丢的。”
  电话挂断后,大伙都自告奋勇地要帮着彻底寻找,女主人却不以为然地笑着说:“没事的,大家都累了,先休息吧,明天再找。”
  次日早起,女主人一边慢慢地梳理头发,一边说着话。无意中她想起了什么,拉开放针线杂物的小抽屉,一会儿就捣鼓出一样小东西,问众人:“她说的,莫非是这个呀?”
  众人凑近一看,只见一个简单的小箍,一粒小小的钻石,式样毫不起眼,却正是侄女所说的那枚昂贵的白金戒指。
  女主人顿时双颊飞红,笑了起来:“昨天我还以为是个窗帘上脱落的旧箍呢,就这么随手给扔进抽屉了,不好意思,害得大家虚惊一场。”她带着歉意对大家说。
  这真令人羡慕,她说不会丢,就真的不会丢失。即使一时找不着,她也坚信不会丢失。永不丢失的,恰是她对物欲的淡然。
  心灵物语
  如果能做到内心深处的平静,有什么利欲可以打动一个人呢?又有什么可以让一个人烦恼呢?知足者常乐。物欲的膨胀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永远都在“干渴”。
  没有对手同样很孤独
  一只没有对手的动物,一定是死气沉沉的动物;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组织如果没有对手,也一定会走向怠惰和没落。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心中没有竞争的对手,必定不思进取,走向衰败。因此,对手对于我们不仅仅是对手,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有一只生活在秘鲁国家动物园里的美洲虎,是现在世界上仅存的十七只美洲虎之一。由于这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所以这只虎备受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护这只美洲虎,秘鲁人特意从大自然里单独圈出了一块地,以作为它的家园,让它免受外界的伤害,在这里自由地生存。所有来参观过虎园的人都说,这里可是虎的天堂,园里面山水俱全,山上花木葱茏,山下溪水潺潺。这里没有污染,美洲虎也不会受到任何惊吓。六十平方公里的草地上,有成群的牛、羊、鹿、兔供老虎享用。然而,奇怪的是,从没有人见过这只美洲虎捕捉这些动物,也没有人见过它威风凛凛地从山上冲下来,或是长啸一声。人们唯一见到的情景,就是它躺在装有空调的虎房里,吃着饲养员送来的食物,吃饱了就去睡大觉。这哪像是一只虎的生活啊!
  有些市民认为这是因为它生活得太孤独了。理由是,一只虎没有爱情,更没有伴侣,怎么能有精神呢?于是大家自愿集资,通过各种外交渠道,与哥伦比亚和巴拉圭达成协议,定期从它们那儿租一只雌虎来陪伴它生活。
  然而,这项人道之举,却没有给它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观。这只美洲虎最多也就是陪着外来“女友”走出虎房,到阳光下站一站,很快就又回到它卧着的地方。人们一直想不通,这只虎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它还需要什么。
  一天,一位研究动物的人来此参观,他说:“它怎么能不懒洋洋的呢?虎是林中之王,在它的生活圈内只有一群只知道吃草的小动物,当然不会提起它的兴趣了。这么大的一个老虎保护区,至少应该放上几只狼,要么放上一只豹子也可以。”人们也觉得有理,就捉了三只美洲豹投进了虎园。
  还别说,这一招果然灵验。自从三只豹子进了虎园,美洲虎就再也不回虎房了,它一下子精神了许多。它不是站在山顶眺望长啸,就是冲下山去,在草地上来回地游荡。它不再只是睡觉,而是显得很有警觉性,也开始为自己捕食了。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没多久,那只巴拉圭雌虎还为它生下了一只小虎崽。
  心灵物语
  有一个很有名气的“鲶鱼效应”,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没有竞争,也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也就没有了能力。
  梦想离现实有多远
  梦想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不论别人对我们的梦想多么没信心,我们自己都要拿定主意,去努力追求。任何时候,都不要让生活改变我们,而是我们去改变生活。
  我常借用蒙提?罗伯兹宽敞的住宅,帮助青少年筹备基金,举办募款活动。因为他在圣思特多罗的这座牧马场很漂亮。
  在一次活动中,他在致辞中提道:我让杰克借用住宅是有原因的。这个故事和一个小男孩有关,我一定要讲给大家听。这个男孩的父亲是一位马术师,所以他从小就跟着父亲东奔西跑,几乎所有的生活都是在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一个农场接着一个农场里度过的。由于经常四处奔波,小男孩的求学过程很不顺利,很晚才进了中学。有一次,老师要求每位同学都写一份报告,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
  那晚,这个男孩洋洋洒洒地写了七张纸,他从来都没有这么卖力地写过。他在文中描述了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仔细地画了一张农场的设计图,还在上面标出了马厩、跑道等位置,然后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四千平方英尺的豪宅。
  他着实为自己的报告高兴,因为它花费了他很大的心血。第二天,他把报告交给了老师,两天后他的报告被退了回来,在第一页上赫然出现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
  脑中充满幻想的男孩下课后带着报告去找老师,问:“为什么您给我的是不及格?”
  老师回答说:“你年纪轻轻,就不要做这个白日梦了。你知道,你没有钱,也没有家庭背景,你什么都没有。而要盖一座农场,那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马匹并照顾它们。你想,你可能做到吗?”老师接着又说,“回去吧,假如你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重给你打分数的。”
  这个男孩回家后反复思量了好久,最后决定去征求父亲的意见。他的父亲想了想说:“儿子,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要拿定主意。”
  经过再三考虑,好几天之后,他决定原稿交回,并且一个字都没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F,我也不能改,因为这是我的梦想。”
  蒙提此时向众人表示:“我之所以要提起这个故事,是因为各位现在正坐在二百英亩的农场内,也正坐在占地四千平方英尺的豪华住宅中。同时,那份中学时写的报告我还保留着。”他顿了一下又说,“两年前的一个夏天,那位老师带了一些学生来这座农场露营一个星期。离开时,他对我说:‘我很惭愧,在你上学时泼了你冷水。这些年来,我也对不少学生说过类似的话。幸亏你有毅力坚持自己的梦想。’”
  心灵物语
  我们不怕生活多么艰辛,也不怕离梦想多么遥远,就怕失去梦想,那我们就不可能有机会了。因为,没有什么比不思进取这个敌人更强大了。
  有一种可贵是诚信
  诚信是金。人之所以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是因为自己能信守做出的承诺。遵守自己的诺言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人格的肯定。
  如果还不知道诚实守信是什么,那就看看下面这两则故事吧,也许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闪光的东西。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巴黎公社起义失败之后。一位十六岁的少年要被处死,他已被带上了刑场。这一处决将由一名军官和十二名枪手执行。
  临被枪决时,这个少年忽然想起了什么,他对监刑官说:“我的母亲就在附近,她很穷,我这里有一块金表,请让我先把金表送给她,然后再回来受死。”这位监刑官被这个少年在临死之前还有这样的孝心所感动,就答应了少年的请求。望着少年跑走的背影,所有人都坚信,少年肯定是不可能再返回来了。监刑官心想,一个毛孩子,放了就放了吧。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一刻钟之后,这个少年回来了。他对监刑官说:“很感谢您,先生,我把金表送到了,我想它会对我的母亲有很大的帮助。现在可以了,来吧。”
  整个刑场一片死寂,监刑官愣了很久,他希望这里站着的不是自己。他缓缓地、艰难地举起手臂,跟着,十二名枪手颤抖着手举起了枪……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一位女佣一直在地主老财家里伺候一位姨太太,后来地主一家决定逃往台湾。临走之前,姨太太将一个小檀木匣子悄悄地托付给女佣保管,希望在以后相见时能原物还给她。女佣说:“你放心,只要有我在,木匣就丢不了!”
  新中国成立后,女佣成了家,她男人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珍藏的小檀木匣,疑心里面藏有浮财,便要把它打开。女佣说:“我答应过人家,你不要动它。如果你再这样,我就去上吊。”
  自然灾害那些年,人们都在饥饿中挣扎,自然,女佣一家也不会好过,他们都饿得奄奄一息。出于无奈,男人又打起了木匣的主意,却再次被女佣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后来,女佣患了癌症,家里穷得一分钱也拿不出来,病情一天天加重,却没钱去住院。男人再一次与女佣商量,是不是可以将木匣打开,如果能找到点什么值钱的东西,兴许能救她一命,可是女佣还是断然拒绝了。
  数十载后,白发苍苍的姨太太回到了家乡,女佣鳏居多年的男人遵照女佣临终的遗言,郑重地将小檀木匣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她。木匣终于被打开了,匣内只有一大摞信笺以及几件姨太太旧时相好所送的信物——贝壳手镯、雨花石、木雕饰物、竹笛……没有一样是值钱的东西。
  心灵物语
  有些真诚会让每个人的灵魂都跟着震颤,因为,它有比灵魂更强大的魅力!